浦东启示

2012-04-29 16:38宋鑫陶
商周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浦东

宋鑫陶

新区的“新”,不是一种简单的先后概念,除了它的先行先试,还在于它对新产业的集聚和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

2012年5月16日,位于浦东小陆家嘴核心区的上海中心钢结构工程突破300米,这个建成后高达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将在两年后成为仅次于迪拜828米的哈利法塔的世界第二高建筑。

如果退回到30年前的浦东,这一切是不可想象的。上世纪80年代,因黄浦江隔开的浦东和浦西存在着天壤之别,代表了上海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生态。“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对当时浦东最真实的写照。那个时候外滩是上海的象征,占据上海第一高度近半个世纪的国际饭店,刚刚被上海宾馆超过。如果说上海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未来,那么在建筑物的象征意义早已超越它的实用价值的现代社会,拥有着未来“中国第一高楼”的浦东新区所代表的则是上海的未来。

对于浦东而言,1990年4月18日是一个转折点,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过20多年脱胎换骨的变化,如今的浦东新区早已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回顾2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的许多发展思路、管理体制都为人称道,也理应为新设立的沿海新区的未来发展所借鉴。

2001年,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今六轮改革过后,浦东的社会类行政审批事项已从2001年的724项减为现在的242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则从法定22个工作日压缩到如今的8.4个工作日,其行政审批事项和整体审批效率领先于全国,人们称之为“浦东速度”。

国家级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也许是其他新区无法与之相比的,但过度依赖政策而缺乏对政策优势的变现,就会大打折扣其先行先试的优势。行政审批手续的繁琐、审批效率的低下,一直以来为民众所诟病。对于刚设立不久,面临着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新区而言,项目审批的繁琐和效率的低下,挫伤的不仅是投资商的积极性,还有人们对新区的信心。一个没有效率的政府,如何许给新区一个快速发展的未来?

事实上,中央给予浦东的“最大特权”不是资金,不是大项目,也不是多么优惠的财税政策,而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浦东新区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就是“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而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也正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题中之义。

翻阅当下获批的众多沿海新区的发展规划,最显眼和最不可或缺的词汇就是“先行先试”,一个共同的词汇被不断拿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但却搞不明白哪些先行,哪些先试。

新区的“新”,不是一种简单的先后概念,除了它的先行先试,还在于它对新产业的集聚和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在GDP的概念之外,新区更应注重产业集聚的质量,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对于生态、绿色、低碳、宜居的倡导。

20多年的开发之后,浦东新区也需要“腾笼换鸟”,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腾出发展的空间,转移低效和低端产业,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但20多年的浦东开发却也一直遵循着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并没有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所以,人们感叹如今的浦东依然如20多年前一样天蓝、水清、鸟语花香。

浦东新区开放开发的脚步未曾停止,但如今的浦东新区却已被天津滨海新区赶上并超过。2011年,上海浦东新区实现生产总值5484.4亿元,天津滨海新区为6206.9亿元。七年前,天津报批滨海新区时,浦东的代表性观点是“滨海新区拿什么跟我们比”。七年之后,浦东却不得不承认滨海新区的潜力和速度。

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就像一个孩子在不断成长,这期间就要不断地换衣服,从小号到中号再到大号,所谓小孩穿小衣服,大人穿大衣服,如果等到了而立之年,还是小时候的衣服,显然就已经不合身了。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冲击,使得沿海地区必须实现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浦东要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就必须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提高服务国内经济发展的能力。

新区的“新”还在于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除了“给政策不给钱”的国家级新区的同等待遇,滨海新区的崛起在借鉴浦东新区发展经验的同时,在吸引资金的做法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人总结滨海新区吸引资金的做法不外乎三个:国家政策、内引外联、上门迎客。从某种意义上说,求“新”也许才是一个新区最大的优势。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浦东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三十年的浦东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
浦东新区防台风避险人员转移安置的探讨
绿色技术在浦东新区世博配套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