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鑫陶
策划前言
费孝通关于区域经济的“口腹论”认为,一个地区要想协调快速地发展,离不开口、腹、心三要素。“口”是口岸,能够吞吐吸纳;“腹”是腹地,幅员要辽阔,物产要丰厚;“心”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要强。
从北到南,我国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覆盖了整个东部沿海。对于要建设经济强省的东部沿海省份而言,他们的目光正锁定在“新区”这个集纳“口、腹、心”三要素的字眼上。新区是否将改变中国的未来,是否会成为我国发展模式变化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探讨愈来愈热烈。
据悉,在全球35个国际化城市中,31个城市是因为港口发展起来的,全球财富的50%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海洋和港口的战略意义,也正是当下沿海城市新区建设的最大倚重。
《孟子·公孙丑》里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抓住时机,有时候比拥有“链基”更有利。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明确建设的新区,拥有“鎡基”的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如果抓住了这一轮沿海开发的机遇,它的前路便可预示。
东经120度,北纬36度,这是青岛市黄岛区和胶南市的交汇点,是我国东西、南北最长的两条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和青红高速的唯一交汇点,也正是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坐标。
临近北纬36度的城市还包括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釜山和美国的旧金山,这些国际知名的城市既是所在国的港口城市,拥有不冻港,还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湾区城市。以海域作为城市主城区,是湾区城市与传统意义上的沿海城市和海滨城市的重要区别。
胶州湾见证了青岛的崛起,桥隧开通也使得青岛建设湾区城市的战略构想成为可能。对于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以下简称“西海岸新区”),它扮演的角色也由此愈发鲜明。
西海岸的前世今生
“160多年前,一片荒芜的泥滩上,出现了第一座洋房。从泥滩到外滩。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开始的呢……”纪录片《外滩》讲述了从一处不起眼的泥滩到世界瞩目的外滩的曲折历史。
与外滩16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相比,“西海岸”是一个新鲜的词汇。新鲜到几个时间点就可以定格它的前世今生。在青岛获批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1984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胶州湾西海岸埋下了它梦想的种子;1995年,西海岸作为“辅城”,第一次打破了胶州湾的阻隔;2001年之后,青岛经济重心西移,“挺近西海岸”战略让十几年前埋下的种子开始迎来春天的希望;2011年,借助国家战略的机遇,西海岸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的新区。
从当初的一片小渔村,到辅城的角色,再到如今的新城;从一块试验田到工业区,再到现在规划中的经济新区,西海岸新区走过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新区建设相似的道路。
如今的西海岸新区也“拷贝”着其他新区建设相似的繁忙景象:络绎不绝的进出保税港区的车辆,码头上起落的集装箱,规划中的生态城,建设中的信息谷
这一切展现着一个新区应该有的忙碌和新貌。
细数我国已布局的各个新区规划,多数都遵循了类似于西海岸新区“一核双港、九湾六区”的“一核”带动的空间开发布局。大连金州新区就是以金州城区和开发区建成区为依托,通过打造金州新区城市核心标志区,确立了“一核两带、十区联动”的空间开发策略;天津滨海新区则以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开发区商务及生活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组成的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作为“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中的“一核”。
核心区的带动,离不开两翼的辅助,西海岸的两翼就是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从前湾港到董家口港,直线距离只有约70公里,从北到南却布局了前湾、海西湾、唐岛湾、灵山湾、古镇口湾、龙湾、琅琊台湾、月亮湾和棋子湾9个海湾,湾湾相连,所勾勒出的正是西海岸的曲折线条。
作为一个装卸港,前湾港货物的集散和运输,虽然可以以较小的面积周转较大的量,但是空间不足的限制,使得I临港的资源配置和战略物资的储运功能相对较弱,而且无法形成大型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事实上,受传统港口长期“一装一卸”运输模式的影响,青岛港口发展仍局限于“吞吐量为王”的传统理念,由于现代航运产业链尚未形成,与港口3亿多吨的吞吐量相比,青岛航运服务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发展环境上都与先进港口差距较大,发展层次低,船舶注册、船舶代理等低端服务业比较多,航运金融、保险、信息等高端服务业比较少。
2011年,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航运研究中心曾发布“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报告,青岛全球排名47位,亚洲排名31位,不仅远落后于东京、釜山等国外重要港口城市,与天津、大连、宁波等国内港口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拉大。
作为第四代港的董家口港,不再只是一个装卸港,而将是一个以大宗物资交易为核心,以发展现代物流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汇集国内外客货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区域经济中心。以前湾港为主体的青岛港和董家口港的总吞吐能力未来将超过7亿吨,但港口的裂变效应所释放的能量却远不止这些,由港口裂变所形成的临港物流、贸易、金融支撑的国家重要能源和资源的保障配送,使得“在董家口再建一个青岛港,不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且新兴的董家口港更容易以其后发优势实现转型。
“在西海岸打造一个经济和区域城市发展的引擎,港口既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实现跨越的先头部队。没有董家口港口和港区的规划和发展,就难以形成西海岸经济新区今天的发展布局,也难以在城市西部拓展出如此大的一个空间。”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大勇看来,港口裂变带来了城市发展空间的突破,为“浅蓝”向“深蓝”的跨越提供了平台,而“‘一核双港、九湾六区正是蓝色跨越在西海岸的生动体现。”
再造一个青岛的经济总量
2011年,青岛实现生产总值6615.60亿元。拥有约140万常住人口的西海岸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1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56亿元,分别占青岛的27.6%、18%、34.2%和24.4%。
简单的数字占比所呈现的,也许是目前西海岸新区并不傲人的经济实力,但作为一个开发建设刚刚启动的新区,西海岸新区所制定的使命却显然要宏大许多。“西海岸的使命是三个再造:一是再造一个青岛港,二是再造青岛的主城区,三是再造一个青岛的经济总量。”张大勇认为这一使命的完成离不开“东西(海岸)统筹、海陆统筹、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统筹有什么好处?一是新区可以不断从城市母体中汲取人才、技术、资金等资产;二是避免了原区域发展中的小而全、同质化的不合理布局,以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发展纳入到城市更大的发展格局之中。”
作为山东半岛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目前西海岸新区布局的主要是以青岛炼化、丽东化工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以海尔、海信为龙头的家电电子,以上汽通用五菱、福田雷沃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以明月海藻、康大集团为龙头的海洋生物及食品,以中海油、北船重工为龙头的船舶海工,以赛轮公司、双星轮胎为龙头的橡胶轮胎,以东佳集团、环球集团为龙头的纺织机械,以港洲实业、中远集团为龙头的仓储物流业等8大临港产业集群。
2011年,这8大临港产业集群所实现的产值为3042亿元,占了工业总产值的58.4%,但产业发展的集聚水平并不高。据悉,西海岸新区已经形成的优势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只有8个,五年内产能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也只有4个,且缺少大型战略性龙头企业项目带动,传统产业比重较高,主要产业集群配套率比较低(其中造船、家电、汽车产业的配套率分别是30%、40%、50%,而成熟的产业集群配套率则在60%以上)。
青岛市社科院科技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隋映辉认为,从开发区到黄岛区,再到西海岸经济新区,虽然实现了区域概念上的“三级跳”,但临港先进制造业仍然不强,缺少高附加值、高科技、高市场占有率的产业,空间布局在跳跃,但产业集群和发展质量并没有实现同步跳跃。
对于要在2015年,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西海岸新区而言,隋映辉同样对其服务业和蓝色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着重在‘现代二字上,强调的是生产服务、创新服务、投资服务,服务业不是什么都往里放。同样,我们的蓝色经济呢,有多少是真正的蓝色?”
在蓝色经济的布局上,西海岸新区提出要构建“531”海洋特色产业体系,通过做强海洋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海洋高端石油化工产业、航空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等五大临港先进制造业,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涉海金融服务业等三大海洋服务业,以及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由“浅蓝”走向“深蓝”。
就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有着“井喷”表现的服务外包而言,西海岸新区的服务外包相对于国内已经有过十几年发展的大连等城市的发展而言,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承接的业务质量,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现代服务业依然是其“短腿”。
据悉,2011年,大连离岸外包合同金额13.16亿美元,执行金额10.84亿美元,专业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的企业共964家,从业人员突破11万人。而2011年青岛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为4.42亿美元,执行额3.22亿美元,注册登记服务外包企业为220家。
“青岛首先要有龙头企业的牵引,大连早年所依靠的正是东软和GE·capital这一中一外两大企业的引领和集聚。其次要保证充足的人才供应。早年大连发展服务外包,正是得益于大连理工大学和东软信息学院的人才供应。第三要狠抓自己的目标市场,确立是以韩资企业作为突破口,还是日资企业,抑或其他。第四是青岛应独辟蹊径,尝试开启新的国内市场。比如,服务本地的海尔、海信等企业。”曾担任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的靳国卫在之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对青岛发展服务外包提出过四点建议。他认为,“两座城市有很高的相似度,大连能做好的东西,青岛也一定能做好。”
目前,集中布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青岛信息谷,是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青岛市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示范区。青岛光谷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彭刚向记者介绍,青岛信息谷作为青岛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东园、西谷、北城”的西谷,将规划建设260万平方米的信息服务业载体,也已引进了总投资12.6亿元的简柏特、总投资50亿元的毅昌设计等大项目。
服务外包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青岛的产业转调同样需要西海岸新区的调整和引领。再造一个青岛的经济总量,对于目前的西海岸新区而言,也许还只是一个目标的激励,但对于未来而言,却不是一个梦想。
对标天津滨海新区
今年年初,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之后,曾赴苏浙等地学习考察,达成的共识是西海岸新区要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标杆。作为我国第二个行政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于2009年11月获得国务院批复,随后,东部沿海的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目前,我国已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西咸新区、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多个经济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舟山群岛新区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功能定位不同,因为并未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所以包括西海岸新区在内的部分经济新区的设立,其目的更在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如果就经济数据而言,目前的西海岸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并不在同一发展水平线上。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天津滨海新区,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206.9亿元,而面积2096平方公里的西海岸新区的生产总值仅为1823亿元。所以在隋映辉看来,“目前,我们跟天津滨海新区不能相提并论,我们跟苏锡常的差距也至少在5年,我们更应该瞄准的不是天津,而是像苏州这样的同类城市。”
因为是国家级经济新区,所以天津滨海新区在功能定位及优惠政策上享有比其他新区更大的优势,这也是西海岸新区无法与之相比的。所以,西海岸新区除了要抓住上升为国家级经济新区的发展机遇,更应该在管理体制、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学习和借鉴。
除了青岛保税港区享有的特殊政策优势,以及董家口港区所带来的港口裂变效应,目前西海岸新区正规划建设的中德生态园也被认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意义。中德生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德生态园建成后的万元GDP能耗为0.23吨标准煤,这比国家标准的三分之一还要低。
“中德生态园是双方精心培育的利益共同体,将集中展示德国节能环保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和产品,并对两国节能环保合作发挥示范作用。”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汉诺威出席中德工商峰会时所讲的这句话,点明的正是作为西海岸新区六大功能区之一的中德生态园的建设初衷。
2012年5月13日,中日韩在北京签署了中日韩投资协定,我国倡议在山东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和示范区。在全世界1200个自由贸易区中,中日韩是最后的空白点。虽然一切远未尘埃落定,但青岛似乎已是三国谈判绕不开的城市。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部主任王泺就认为:“青岛可以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提供第一手的丰富的基础材料,为谈判提供鲜活素材,甚至一些解决方案。”
如果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最终落户青岛,那么无疑将更加照亮西海岸的前路。
延伸阅读
国内部分经济新区比较
上海浦东新区
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经济发展环境急剧变化。在经济特区、农村等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上海充当的是改革“后卫”的角色,即主要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改革探索提供财力、人力、物力的支持。改革开放使其他省市尤其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在总体经济实力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巨大的体制和政策落差,使上海同其他省市发展出现明显的反差。上海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城市自身发展看,浦东新区的开发是上海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有城市空间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开辟新的用地空间,以解决城市多方位目标发展的需要。城市自身发展需要与国家战略机遇的结合,造就了浦东新区战略的出台。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面积121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504.44万,经济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以上。2011年生产总值548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0亿元。浦东新区将努力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
天津滨海新区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天津作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显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天津的经济发展开始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在环渤海乃至中国北方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同时天津老城区也同样面临着诸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为加快发展步伐,天津市于1994年3月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阶段性目标。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驻人口248.21万。2011年生产总值6206.9亿元,增长23.8%。
通过滨海新区九个功能区的产业布局调整、空间整合,滨海新区将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东港口、南重化、西高新、北旅游、中服务”的产业发展格局。
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滨海新区,将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重庆两江新区
2007年3月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的时候提出了“314”部署:明确了三大定位——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提出了一大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及重庆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两江工业园区等功能经济区的重庆两江新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2011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380.18亿元,增长23.6%。预计2020年将超过6000亿元。
舟山群岛新区
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建设浙江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并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大改革试验之一。同年7月,国家正式启动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浙江省是三个试点省之一,其中以舟山群岛为重点的海岛开发开放列为重中之重。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规划区域为舟山全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的舟山群岛新区,2011年常住人口114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亿元。按照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功能定位,将推动国家和省级重大海洋产业落户,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海洋支柱产业、提升改造海洋传统产业,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产业、船舶与临港装备产业、临港石化产业、海洋旅游产业、现代渔业产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海洋生物产业、大宗物资加工产业、海洋能源产业。
陕西西咸新区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成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区区域定位为门户新区即依托西安成阳国际机场,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国际性空港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西部地区国际经济交流的平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增长极和助推器。
功能定位为科技新区,即根据国家赋予西安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基地的要求,利用陕西科研资源的优势,建设成为西部乃至中国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西北内陆地区以外向型高端知识创新职能为特征的产业新区。
成渝经济区
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编制工作会,会议初步讨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包括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的成渝经济区,预计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3.2万元。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是在福建省原有发展战略,尤其是在海峡西岸繁荣带战略基础上提出的,它既是原有战略的继续,又是原有战略的升华。这个概念在2004年1月初举行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被完整、公开地提出。2006年两会期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字样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计划通过10年-15年的努力,海峡西岸将形成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扩张,包括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南平、宁德以及福建周边的浙江温州、丽水、衢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揭阳共计20市。
未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也将会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