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艰难回归

2012-04-29 00:44:03
商周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外资长三角实体

长三角的回归,或许是中国回归实体经济的一个信号。但回归实体经济已然成为世界潮流。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实体经济的扩张行动,将使中国传统制造行业遭逢强劲对手。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实体经济面临要素流失与市场萎缩双重夹击,产业面临空心化潜在风险。只有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加坚实,才能摆脱危机,赢得未来。”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近日在“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对话世界500强财富论坛”上说。

当下,稳增长的关键是提振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共识。我国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提振实体经济,并提出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但重振实体经济是个缓慢的过程,最新数字显示,6月份制造业扩张速度降至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实体经济仍未见反弹迹象。

这正是考验政府决策的时刻。

有“急功近利”的观点认为,为了尽快见效益,应该采取政策刺激的办法,也就是重启四万亿投资和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这两种“打强心剂”式的“西医疗法”,尽管确实能让经济短暂地强劲复苏,但将来则要承担更大的苦果。

近日,外界突然发现长三角各地政府都在回头重提实体经济,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样板间,长三角的回归,或许是中国回归实体经济的一个信号。但回归实体经济已然成为世界潮流。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实体经济的扩张行动,将使中国传统制造行业遭逢强劲对手。

长三角重提实体经济

“失去的实体经济产能永远地失去了,而新的又没有产生,”浙江省政协委员郭胜华的一份提案如是写道,“传统优势产业是国民经济之本,是一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泉,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赖以成长的土壤。”

近日,人们发现,长三角各地政府都在回头重提实体经济。而此前有一段时间,长三角各地频繁喊出总部经济等口号,纷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仿佛制造业失去了立足之地。

6月26日上午,浙江丽水市举行总投资127亿元的56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浙江省省长夏宝龙强调要加大工业有效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工业是基础这点不能丢。”浙江省发改委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浙江实体经济的思路是“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实服务业”。

今年浙江省发改委已经将2009年至今,国家和省级各部门出台的实体经济鼓励政策中涉及要素保障、税赋减免等“实”的政策汇编成书,共900多条,发到各相关部门及相关企业。

这些政策之外,是浙江省舟山海洋经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温州金融改革三大国家战略所创造的新经济增长点,以及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和全省民营经济大会基础上的“引浙商回归”。

夏宝龙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未来三年浙江省将引导150家左右的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创建“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五类实业企业。

老工业基地南京则把重心放在了软件上,建立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围绕“1+8”创新创业政策链展开,“政府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将引导重工业往软件行业发展。”南京市科委副主任刘小斌对媒体如是说。

目前南京已吸引了IBM中国软件授权培训中心、中科院软件所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等项目落户。据统计,2011年南京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520亿元。

作为配套,立足于本地的高校资源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是南京最大的优势。中国(南京)软件谷的政策是,对获评杰出人才等的给予一次性高达30万元的奖励。

不同于江浙两地的是,上海的特色在总部经济,“这么高的综合成本下,一般制造业基地不可能放在上海,外迁是客观规律,但制造业依旧是基础,上海的制造业重点应放在精度高的装备机械类上。”上海市社科院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维指出。

5月底召开的上海金融支持实体产业经济发展会议上,12家银行正式与上海签约,自今年起连续三年为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实体产业滚动提供总额6600亿元融资支持。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在会上指出,这么做的目的在于,确保上海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发展。

事实上,上海两个中心方案获批后,曾经上海个别官员认为上海建设金融和贸易中心,制造业似乎将远离上海,但如今张江、金桥等开发区地位重新受到重视凸显了制造业亦回归到上海。

“与其说回归实体经济,不如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加快提升制造业。”陈维指出,造成长三角实体经济困境主要在于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本身制造业水平低。“但核心还是在打破垄断,允许民资进入高端制造业。因为没有一个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发达的服务业,回归实体经济的重点应该提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的分工细化。”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低迷,国内房地产调控和投资增速回落的压力,“出口导向”的长三角经济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

发达国家的“制造扩张”

不仅是中国在回归实体经济。金融危机之后,不少人注意到一度将制造环节“扔”向海外的发达国家,开始重拾制造。最新数据似乎表明,这些国家重拾制造的方式并不是将制造环节收缩至国内,而是采取了以攻为守海外并购的方式。

这一点,在中国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中国传统制造行业遭逢强劲对手。

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市场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并购案例数量和交易金额双双回落。发生在中国市场的并购,无论是国内并购或是外资并购,均呈现回落态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资本对中国的传统制造行业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的传统行业受外国公司青睐,机械制造一枝独秀,共完成8起并购交易,涉及金额10.31亿美元,占外资并购交易总额的61.6%。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周倜如表示,在中国市场,去年同期机械制造方面的外资并购有两起,今年上半年外资并购则有8起。由两起到8起,外资并购的同比增速之高集中反映出其兴趣点的重新聚集。

影响仍在延续的金融危机给全世界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这堂课尤其令不少长期倚重金融发展的发达国家印象深刻。因此,金融危机之后,它们在第一时间就重拾了对制造环节的关注。

在专家看来,外资在并购市场表现出的对传统制造业的特别关注,恰恰是这些国家希望能够重新夯实制造的反映之一。

“在没有稳固的实业作为支撑的情况下,繁荣的金融市场只是空中楼阁。”周倜如指出,外资收购是西方国家发展制造业的一种表现,可视为其看中制造业和中国市场的未来,以及扩大版图、丰富产业结构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实体经济才是发展的根本,实体经济的兴衰,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项凯标指出,西方各国准备要重新发展实体经济,回归经济发展的本体,这种发展方式也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规律的。

不过,周倜如特别指出,与其将外资喜好的新改变解读为“重拾制造”,将其解读为更具攻击力的“制造扩张”更贴切。

“目前西方国家国内失业率过高,将增加就业的希望寄托在振兴制造业上,重拾说法应运而生。但是,面对高额的人工成本、厂房成本等,个人认为,让资本家重拾制造环节是难上加难的。所以重拾这种说法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基本不可能。从全球角度讲,从制造业的需求长远来讲是会呈增长趋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实力雄厚的国外公司在海外扩张是发展的趋势。”周倜如指出。

与此同时,一向以制造见长的中国企业也并未放松对这个领域的关注。看来,中国企业正在遭逢强劲对手。

清科数据显示,去年同期机械制造方面的并购交易共35起。其中,国内并购29起,海外并购4起,外资并购2起。今年上半年并购交易共50起,同比增长约42.9%。其中,国内并购31起,海外并购11起,外资并购8起。

周倜如表示,“不难看出这个领域在中国并购市场越发活跃。未来几年,产业将优化和调整、机械制造行业的并购预计还会增加。”

“中国的着眼点正在逐渐向高新产业发展,但是并不代表中国从传统行业移开。中国传统行业的历史悠久,但是核心技术的占有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产业升级是必然的,是海外并购给企业产业升级的一种新思路。”周倜如表示。

“目前外资比较青睐于投资实体经济,这是一种信号,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实体经济发展将会是各国竞争的焦点。”项凯标提醒,真正完成产业升级,才能在下一轮实体经济发展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外资长三角实体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2:00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6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诗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4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0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