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苓峰
之前我们记录主要靠文字,智能手机和宽带移动互联网起来后,图片和音视频的随时随地记录就容易了很多。文字+图像+音像+地点+时间的综合的记录更丰富,更接近于人的大脑存储信息的方式。
当我们想起某个事情、某个人物、甚至某个观点时,一般都是一个立体的场景。据说大脑有70%的处理能力是用于视觉的处理,而视觉一定是立体的。在Evernote之前,各种网络工具还是把文字、图片、音频等等分开来记录,而Evernote第一次把这些碎片的不同种类的信息放在一起了。
单纯文字的表达不是不能表达图像甚至音声,但那是通过文字的含义刺激大脑产生相应的图景和声音的想象,我们也许在阅读金庸的小说时都曾有过这个感受。
这种表现是间接的,大多数人也许不具备这么强大的想象能力。Evernote把“文字+图像+音像”这一综合表达方式的门槛降到了最低。其创始人把Evernote看作是第二大脑,我觉得更适合说成是大脑的备份,之前的文字记录充其量是逻辑的备份。
在电脑和键盘的配合之下,微软的Office是之前我们记录的主要工具。后来有人说Office会被在线的Google Doc所替代,显然这个想法太机械和原始了。Evernote才是替代者,因为它动用了所有新鲜的工具并且把它们整合到了一起,在能touch、能拍照、能录音、能随时随地使用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配合之下。而电脑和键盘的组合相比之下就太原始了。
还需要特意强调的是,Evernote还整合进了互联网时代最伟大的工具之一:搜索。使用Evernote的方便之处在于随时随地地记录产生海量的内容,而如何寻找这些内容就成为你再利用这些内容的瓶颈。
有幸搜索先驱Google们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技术。你可以搜索标签、地点、时间、关键词来把内容找出来。你如果想寻找一个内容,但只想起其中一张照片里有“星巴克”的招牌,搜索星巴克这三个字居然也能找到这个内容。
当然你会紧接着问,搜索有了,那社交呢?这是个好问题。正因为Evernote上都是碎片化的信息,所以在朋友间的协作、补充和重组就是一个挺容易的事情,因为足够碎片和异步,别人可以方便地进来穿插和改进。
Evernote也已经开放了接口,把内容同步到Facebook和Twitter上去。甚至硅谷的科技博客已经习惯把文字、图片、音频按照一定次序排序的一个Evernote在采访现场就一键发布到博客发布器WordPress上去,然后瞬间就生成了一个原生态的丰满的报道。
但听说创始人对Evernote的社交特性并不太重视,他认为大脑这个东西,更多是个人的而不是社交的。但我觉得,这个工作完全可以交给用户去发挥。
最近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查看朋友们用手机发送的生活信息,简短文字、图片、和MP3音频混杂在一起,看起来有点Evernote的意思了。你知道开放是互联网最大的力量源泉,既然Evernote已经开放了,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在干活,如果他们不同意Evernote创始人“大脑更多是个人而不是社交”的说法,他们会用产品来证明。
所以,把Evernote说成是互联网时代人类记录方式的集大成者,不算夸张吧?
有趣的是,Evernote在发源地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居然是在我印象中古板谨慎的日本。有人说日本人喜欢Evernote是因为他们喜欢贴标签,把事物分门别类;喜欢看漫画,用图片来表达和理解。这提醒了我,在拥有任天堂的这个国家,严谨和想象力是并重的。
对于Evernote的未来,我想说两点。第一,传统的社会化媒体要开始考虑自己的形态了。比如微博,是不是要让Evernote的内容能够一键导入发布。像记者这样的创意人群一定会喜欢。比如社会化问答网站像知乎,是不是可以考虑用Evernote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很多事情几百字说不清楚,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一个视频也许就能引爆流行了。
第二,是Evernote创始人自己寄予厚望的,把海量内容结构化。只有结构化了才有体系,才是知识。这似乎进入了大数据的范畴,就此打住。
结尾,我写这篇文章的遗憾是,居然还是在Word里敲字来描述对一个Word会被Evernote淘汰的憧憬。这就是知易行难,习惯转变需要时间。我们几十年用文字来表达的惯性会不会再用几十年才能扭转。所以我相信,创新潮流永远是没有包袱的年轻人带动的。我们要向他们靠拢。这对于Office却是一个好消息,老伙计,我会陪着你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