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平
一、 公司概况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股份)是专业从事非公路自卸车及相关工程机械的研发与生产的中外合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方股份是由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制造商——特雷克斯(TEREX)集团公司于1988年合资成立的,2000年6月在沪上市。
公司集军工、央企、合资、上市特色于一体,是中国非公路矿用车行业的龙头企业,我国军转民企业的成功典范!公司遵循“忠毅严和、惟恒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秉持“做强矿车主业、丰富矿车产业、领先矿车行业、成就矿车伟业”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国内外矿用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产品发展趋势,依靠公司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技术优势,不断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客户急需的高新技术产品。公司拥有北方股份科技园、北方股份矿用汽车工业园、北方股份工程机械产业园三个园区,占地1000余亩。拥有矿用自卸车、旋挖钻机、液压缸及备件、液压挖掘机四大产业板块,其中矿用车产品拥有25—100吨机械传动自卸车、120—360吨电动轮自卸车、23—42吨铰接自卸车及变型车20多个品种,成为当前世界上惟一能够在同一工厂、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全部矿车系列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北方股份为国内著名矿业集团、建材巨头和国外52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产品遍布于冶金、煤炭、有色、化工、建材、水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300多个大型矿山和重点水利水电工地,特别是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电工程、北京奥运会场馆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每年出口产品占总产品30%以上,产销量在世界上居第三位。
二、产业特征
北方股份研发生产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该产品属于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制造业,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是技术水平符合标准:产业在技术上有一定基础,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可能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二是效益效率符合标准:该产业的增加值率较高、资源能源消耗水平较低;三是增长潜力符合标准:行业增长速度显著超过GDP增速并保持持续增长,属于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行业。
从国家层面上讲:国家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主要任务中有一项是“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其中指出以平朔东、胜利东二号、白音华、朝阳等10个千万吨级大型露天煤矿以及大型金属矿为依托,重点实现大型电动轮自卸车等设备的国内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中也将“矿用电动轮自卸车(载重≥220t)”列入其中。可见该类产品属于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品;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和国资委联合发布《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 (2012年版)也将大吨位矿用车列入其中。
《内蒙古“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及重点》中包括了八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是其中之一。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提出了“工程机械示范工程”,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全新系列矿用自卸车等装备的技术性能,发展智能化工程机械,全新系列矿用自卸车年产量达到1000台。
三、 产业发展目标
(一)发展方向
贯彻“做强矿车主业,领先矿车行业,丰富矿车产业,成就矿车伟业”的发展战略思想,坚持产品的高性能经营战略,不断改进产品结构,提升档次,引领中国矿用车的发展,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把北方股份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跻身世界前列的矿用自卸车和相关工程机械研发、制造的集团化企业,进入世界矿用车研发和生产的第一阵营。
(二)发展总目标
瞄准国际上非公路矿用车的先进水平,以国际矿用车领域最高标准为目标,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特别是在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电子控制智能化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世界一流的矿用车产品。到2015年实现矿车产品销售1000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三)“十二五”近期目标及2020年中期目标
1.“十二五”近期目标
(1)将技术中心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成为国家级创新平台。能够承担国家、地方和行业下达的开发和工程化研究任务。
(2)完成4种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车的开发,并使其具备产业化条件,为国家重点工程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设备保证。
(3)着力解决几项矿用车领域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和新技术的集成应用。
(4)加快研发条件建设,在今后3年内初步建立起矿用车试验检测中心,建立试制车间和一整套的试制和试验办法和程序。
(5)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技术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成为本行业标准制定的领头羊。
2.2020年中期目标
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大吨位系列电动轮矿用车,在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电子控制智能化等方面要走在世界前沿。该系列车型的研制将极大地提高矿山的技术装备水平,从而促进行业内的科技进步,对国家产业的发展、结构调整有很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市场将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极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措施保障
(一)研发平台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研发平台的建设。已经建成的北方股份矿用自卸车工业园,占地24万平方米,基本满足产业化条件。在此基础上,以“重型非公路矿用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建设新产品试制车间、建设试验检测中心、扩建整车试验场。试验检测中心主要包括整车性能试验室、材料与焊接试验室、大型电动轮用液压缸试验室、液压综合试验室、电气元件智能检测试验室、振动台架试验室、制动器试验室、动力传动性能试验室、FOPS/ROPS结构检测试验室等。
加强技术中心的建设,引进或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创新研发人才达到150人左右,满足新产品持续研发的需要。按照国家级研发中心的建设要求,提升各方面的工作,使研发平台大大加强。
实施新的PLM系统提高研发手段,使CAD、CAE、CAPP功能技术和PDM系统有机集成,形成三维数字化设计环境,通过构建产品数字样机,开展产品结构、功能、性能的仿真与分析,实现产品的优化设计。
(二)产学研和国际合作
充分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对外借助合作的各级重点实验室的实验、研发能力,对内充分发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研发和合作上的优势,结合产学研合作,将自身能力发挥到最大。进一步借助各级政府科技部门的扶持和资助,以各类科技项目为契机,促进整体创新条件平台的全面建设。与美国GE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派克汉尼芬公司、力士乐公司、澳大利亚QMW公司等进行电动轮矿用车的电控系统、传动系统、液压系统、驾驶室安全技术进行深度合作,开发系列产品;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洛阳国家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等院校和检测研究机构在矿用车试验检测、新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提升北方股份矿用车研发的整体水平。
(三)科技投入
公司按规划目标拨出科技发展经费,将这部分费用做到每年的财务预算中,特别是产品研发投入要按照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保证足量使用,公司财务部要优先保证科技经费的使用,保证科技经费的足量投入。
在每年正常的研发投入之外,公司要在“十二五”期间投资上亿元建成“重型非公路矿用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到时将大大提升科技发展的能力。
(四)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人力资源部要做好人才资源的保障工作,利用各种方式吸纳人才。除执行好各类人才激励制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继续做好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工作。培养出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鼓励技术人才钻研专业技术的积极性,对稳定高级人才、对团队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大意义。
制定科技人才战略,坚持“人才先行”的理念,以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为重点,进行创新团队的建设。“十二五”期间计划吸纳2~3名行业领域高端人才,每年从重点院校招收5~8名研究生或优秀本科生,充实科研队伍,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分析时局,沉着应对
近几年来我们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兴建了世界产能规模最大的矿用车生产基地,成功研发出了多台自主品牌电动轮矿用车,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销售规模的稳步提升。但是,我们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要看到世界矿车巨头纷纷将目标转入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分界被完全打破,国内市场国际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内外矿车企业加紧了对中国及周边市场的竞夺。一边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呈现下行趋势,矿车市场整体需求不旺,一边是强劲对手不断增多。可以说,今明两年对于北方股份来说意义非凡,我们能不能顶住压力、能不能实现预期经营目标,这关系到“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理性看待当前市场形势,又要准确定位自身发展实力,既不盲目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性能,持续自主创新,不断锤炼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 资金保障问题
“十二五”期间北方股份调整产品结构,将大型电动轮产品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继NTE260产品成功问世以后,北方股份还将陆续研制NTE150、NTE240、NTE330等电动轮新产品,这些新产品技术门槛比较高,研制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骨干、科研经费,需要上亿元的研发投入。批量生产也需要投入厂房、工装、检测装备以及配套件采购等,都需占用大笔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十二五”期还要建设“重型非公路矿用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系统和部件试验检测中心。这些工作都需要充实的资金做保障。
(三) 研发人才问题
高水平人才的缺乏。包括技术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我公司地处西北边陲的包头市,虽然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公司也在行业内做成了第一,但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工作、生活环境及待遇方面较大都市和发达地区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主导产品持续提升对人才的需求。希望各级政府在培养、引进和选拔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人给予大力支持。
(作者系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