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琳
一、背景
近日,人们关心日本地震、海啸的相关消息。打开电视机,不时地就有巨大的海浪吞噬城镇、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中紧张搜救、幸存者寻找亲人等画面,惨痛画面触目惊心。家长请不要忽视身旁孩子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二、主题
心理地震、恐惧。
三、事件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课堂上彤彤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学习心不在焉,时常遗忘东西。下课也是一个人独处,不与同学玩耍。学校举行安全疏散演练时,她表现得更为惶恐,情绪异常紧张。我把这事反映给她妈妈,她妈妈才跟我讲彤彤出现这种情况有一段时间了。据她妈妈介绍,彤彤经常与大人一同观看电视,在大地震的那段日子,电视里经常播放震后的抢救场面,看到那些血淋淋的画面,彤彤变得异常恐惧,晚上睡觉也不脱外衣,眼睛总是盯着天花板,害怕地震真的来临,做母亲的更是寝食难安,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四、综合分析与诊断
经过初步诊断,彤彤的情况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儿童而言,这是一种容易被忽视却又不容忽视的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通常是指人们在遭受了异常重大的威胁或者灾难事件后,在一段时间后或者持续不断地出现一些精神障碍。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媒体上各种画面、家长们不经意间的言谈,都会构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应激源。因为对于儿童来说,即使不是亲历创伤性事件,也可能损害他们心中对安全与控制的概念,一些在成人看来并不是那么严重的生活事件和精神创伤却可以引起儿童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观看大量的残暴画面,容易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现象的出现。
受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限制,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在行为上或转化为非器质性的躯体问题,如容易受惊吓,不能入睡,做噩梦;木然、注意力分散,爱哭,易发脾气,对以前喜欢的活动没有兴趣;变得过于乖,甚至表现得超出自己年龄的懂事;出现退行,年幼时的一些常见行为会重新出现,例如尿床、吸吮手指、紧紧依附着父母或害怕陌生人等;有些儿童则透过某些身体症候来显现他们的恐惧,例如腹痛、头痛或感觉“生病”。有些孩子会在意外发生过一段时间后才有这些行为,有些孩子只会出现其中的某几种行为,较小的孩子常常在一些游戏中,如绘画或角色扮演游戏中再现创伤情境。
五、如何克服这种恐慌情绪
(一)思想上
1.把恐惧视为身心自然的反应,要设法纾解而不是压抑。
2.要避免把自己的害怕和不安的想象,传输给孩子,而加深其惧怕的心理。
3.引导孩子表达恐惧和不安,对他同理的支持,进而引导孩子认清过度不安的不合理,让惧怕得到缓解。
4.教孩子面对现实,越能了解真实,越不容易受制于非理性的惧怕。
5.关怀孩子,愿意聆听他们的忧虑、不安和困扰,并设法解释和安慰。
6.正确的行动会带来积极的想法,也引发好的情绪反应。
(二)行动上
在行动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指导。
第一步:把能引起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细节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象上面的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些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下来不再想象,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象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则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象,都要以你在想象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紧张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象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紧张,则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对抗,直至不再恐惧、紧张为止。
按上述方法进行练习,直到感觉心情舒畅为止。后来,彤彤做了几次心理治疗,内心的恐惧心理得以缓解,身体也恢复了正常。
六、反思
不同的孩子,人格发展水平不一样,面对同样的刺激信息会有不同的反应,所以要一一识别哪些信息对孩子有影响是很困难的。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安全的感觉,用语言安慰或身体接触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最好陪同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边看边观察孩子的表情、神态,遇到让孩子紧张的情节立即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感觉,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陪伴孩子玩游戏,用写作、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恐惧治愈创伤。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那些会勾起创伤记忆的电视节目或充满恐怖画面的媒体报道。如果孩子表现出恐惧胆小、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攻击或退缩行为等症状,以及查不出器质性问题的疼痛、呕吐,等等,且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就要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情绪疏导。
需要提醒的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危机并不仅仅指的是天灾。生活中,许多负面事件,如父母离异、亲人亡故,甚至孩子心爱的宠物离开,等等,如果无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就会成为孩子心理危机的来源。但家长们也不必谈“机”色变,危机中常常包含着成长的种子和改变的动力,如果家长引领得当,危机往往就能够变为成长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