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4-29 14:11黄刚
考试周刊 2012年19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教育

黄刚

摘要: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就业成为困扰众多高校毕业生的难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扩展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创业环境的基础上,探寻高校毕业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1.引言

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逐年增多的高层次劳动者进入劳动、人才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使得就业成为现如今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创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选择。创业能够创造高水平的就业,因此,探索实施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在创造新财富的同时创造就业机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找到一条出路,并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2.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换,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1%以上。高等教育大局和态势的急剧变化为数百万原本无望接受大学教育的学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呈跃进式增长,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日益凸显。2004—2008年,当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分别为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6万、560万,年均增长率达27.3%,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介绍:“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即是说2008年约有150万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比2008年同期增加52万,虽然相对于2008年增幅有所降低,但是实际人数却有所上涨,再加上2008年毕业未就业的100万人,总计719万人。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较去年同期下降三个百分点,2010年,受前几年增幅下跌的影响,该年毕业生增幅大幅度下降,但就业率较上年却下降了将近8个百分点。(具体人数和增幅见表1)

与此相反,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力却严重不足。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和问题分析

3.1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实现创业者的自我价值,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1999年第二届清华大学创业设计大赛开始,多个创业小组在清华科技园注册了公司,随之,全国各地的创业计划大赛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计划大赛中。各地政府和高校相继推出了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措施,如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据统计,截至2000年2月,在上海徐汇区,仅上海交大等5所大学,由师生创办的企业就达101家。然而,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却并不理想。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或卖或并,一半以上的公司由于资金问题根本无法投产。本科生创业成功率不到1%,研究生创业的成功率也仅5%。这其中,除了“经济基础”之外,“实践经验”、“政策支持”等是困扰大学生创业的难题。另外,这也与高校大学的创业教育欠缺有关,高校创业教育还未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十分缺乏。

在“2006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建对外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全球创业观察(GEM)2005中国报告”。“全球创业观察”是清华大学承担的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项目,已连续三年对全球35个国家的创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报告显示,从学历层次看,中国创业者的学历以高中为主体;总体来看,中国创业活跃程度较高,排在第五位,但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生存型”创业排名第2位,而基于发展的“机会型”创业则排名第12位。相关资料显示,美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达23%至25%,而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低于1%。[2]

在美国大学,创业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斯坦福大学现任校长亨利希教授1981年曾带领学生在斯坦福开展MIPS项目的研究,该项目1984年完成以后,他请假离开大学1年,与人合伙建立了MIPS计算机系统公司(现MIPS技术公司),开发出最早的商用RISC微处理器。据估计,硅谷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1988—1996年硅谷总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拉里·佩奇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3]

3.2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支持,有效地激励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特别是国际创业浪潮的兴起,更增强了这种激励效应,如比尔·盖茨等创业“英雄”对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杨致远、张朝阳等人的创业“神话”在大学生创业潮流中产生了广泛的“明星效应”。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创业的冲动和热情,但是,最后真正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却很少。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5所高校的学生做了自主创业的调查,就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很高,77.6%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自己创业,但最终下定决心走上这条路的却不足2%。即使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在不少学生的身上也显示出被动性、片面性和盲目性等缺陷。

3.2.1被动性。目前,在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很少有人把创业作为一种理想的职业选择。许多大学生之所以自主创业,往往是在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一份有关的创业调查报告分析指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普遍表现为“生存型”,而不是“机会型”。“机会型”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体现为抓住市场机遇和主动占领市场,而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3.2.2片面性。不少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也并不尽如人意,或把创业看得高高在上,认为只有高科技、高资本才能托起创业的朝阳;或把创业看得一文不值,认为是下岗工人才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或把创业同各种素质锻炼混为一谈,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3.2.3盲目性。对市场和自我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盲目追赶创业的潮流,成为大学生的又一个时髦。一方面,他们把创业作为互相攀比、竞争的手段,而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或是否具备了创业的成熟条件,“赶鸭子上架”。另一方面,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他们缺少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分析,一味追求热门行业,例如在谈及创业意向时,80%的学生选择了IT业。

3.3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优势。

3.3.1从宏观政策上来讲,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实行了创新工程,进行了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继出台了多种政策和措施,支持和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欢迎出国留学生回国创业,这些举措为大学生投身创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

3.3.2从学校方面的鼓励来讲,我国各所高校相继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创业活动、课外科技发明大赛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3大学生群体创业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如果他们能将所学专业技术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在技术创新上肯定能独树一帜。

3.3.4富有激情,大学生群体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很高,冲劲足。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激情。

4.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对策及建议

创业要成功,需要一个扎扎实实的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需要进行周全的准备,再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判断和付诸实践,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的支持、政府的扶持和老师的指导。

4.1转变社会观念,建立和完善创业激励机制。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帮助。我们要敢于打破那些认为去政府机关、大公司的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创业过程中,父母要关心他们的创业,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各级政府和高校除了在政策上和精神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还应建立一套与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成功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表彰与奖励,并提供一定的社会舆论导向,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向社会广泛宣传,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4.2借鉴国外成功创业经验,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所以,针对这一现状,高校首先应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及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的能力,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盲目性。1999年,美国已有1100所高等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据调查: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23.7%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38.7%的大学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2005年8月,《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公布了全美最好的创业教育本科课程排名,前五名依次为百森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尔州立大学。其次要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或组织学生创业实践,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一方面,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和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锻炼自主创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把大赛中比较优秀的计划付诸实际。再次要针对创业意向进行个性化辅导与开业跟踪扶持,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最后,应大胆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将知识的理论讲解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将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树立起一种社会和学生需要什么就传授什么的意识理念,真正将高校教育和学生的实践工作接轨。最终培养其一批不仅敢于自主创业而且善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树立起一批成功的范例。

4.3明确创业的方向,在学习期间尽量获取所需技能。

虽然如今创业市场商机无限,但是对资金、能力、经验都十分有限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情况并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者应根据自身特点,尽量选择自己熟悉或与专业相关的方向。具体来说,目前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高科技领域。那些技术功底扎实、学科成绩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在这一领域成功的希望非常大。该类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吸引风险投资进行创业实践。如:软件开发、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2)智力服务领域。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的成本较低,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即可。同时,智力是大学生创业最先掌握的资本,对于大学生来说,提供智力服务游刃有余。例如: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3)连锁加盟领域。大学生的创业资源非常有限,相对于个人创业来说,连锁加盟更适合大学生创业。如: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4)校园周边开店。随着校园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校园周边开店,这不仅仅因为学校附近有大量的教职工及学生顾客资源,更是由于熟悉大学生的消费喜好、消费能力。因此,选择校园周边开店较容易成功。如:高校内部或周边地区的餐厅、咖啡屋、美发屋、文具店、书店等。

4.4选取合适的创业项目并且进行详细考察。

一个好的创业项目,能够有效减少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成功的筹码。因此,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找寻创业项目时,应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抓住创业机会:(1)关注政策变化。明确哪些行业是鼓励发展的,哪些是加以限制的。当前,各地发展政策的变化是比较频繁的,这就要求有创业动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收集这方面的信息,找寻适合自己的机会顺利起步创业。(2)对所选项目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对所选项目进行评估、测算和抉择,才能更有效地挖掘市场空白。(3)发挥技能专长。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和专业入手,不盲目追崇热门行业和热门专业,使创业项目与技能的运用密切相关,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更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风险小、投资少、创业门槛比较低的项目。如:(1)科研试验及研究成果。(2)各高校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项目。(3)大学生自己的发明专利。

参考文献:

[1]张莉.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8,(2).

[2]冒险精神待回归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低于1%[EB/OL].http://www.hsm.com.cn.

[3]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EB/OL].http://www.edu.cn.

[4]郑秀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教师.

[5]王锐,刘杰.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8,(5).

[6]高志慧.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J].科学时代,2009,(2).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教育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