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敏
摘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是要发展每个教师、成就每个学生、幸福每个家庭。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家校合作机制建构,不仅可以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家庭掉队”的目标,也是“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习惯养成;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6-0053-04
习惯养成教育是增进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1]。研究表明,习惯养成教育能有效规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形成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辐射效应[2]。习惯养成教育又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陶行知认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之贯穿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机械的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完全符合组织的管理目标,对人的管理就可以“终结”了[4]。换言之,习惯养成教育做好了,就可以让教师省事、家长省心、学生省力。
谈到家庭教育的任务,陈鹤琴认为,除了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外,“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5]。2010年2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中央7部委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大纲》提出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中,有13处提及“习惯”,其中分别有3次提及“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各有1次提及“交往”、“饮食”、“作息”和“适度花费”习惯[6]。2009年5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等3部门颁布的《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试行)中,更有54处提及“习惯”[7]。养成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但权威研究表明,“只重视孩子分数忽视品德培养,重养轻教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之一[8]。更有研究者明确指出,“重视智力开发,而相对忽视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是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首要问题[9]。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指导内容及要求”是从“新婚期及孕期”开始设定的,这意味着对“胎教”有效性的认同。亲子之爱,是在孩子还处于胚胎时就已经形成了。同在一个屋檐下,亲子间的关系不是靠行政命令组合的,而是建立在最亲密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是靠情感纽带维持的,具有非正式性、随意性的特点。亲子间的交往是面对面的、全方位的,就其内容来说,它囊括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其方式来讲,它绝不仅仅是言语交流,而更多的是非言语交流,尤其是亲密的身体接触和目光交流。人们一般认为,家庭教育具有亲情优势、早期性优势、灵活性优势、连续性优势、生活化优势和个别化优势[10]。人们同样认为,养成教育要坚持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要坚持长期不断地重复进行相似激活、相似匹配、相似运动,要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序列[11]。家庭教育的优势,恰恰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必备条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12]习惯养成教育当然也是学校的责任,但学校教育显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假如学生在学校受到的5天积极教育,在双休日两天消极的家庭教育中全部化为泡影,甚至呈负值,形成“5+2<0”的结果,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就会功亏一篑。所以,叶圣陶还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13]
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提高家长的认识,提升家长的能力,吸引家长的参与,是实施未成年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路径,也是成功的保障。
一、提升境界,唤醒家长意识
为了切实了解学生习惯养成现状,2010年初,我们在全县发放了160000余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联系卡》,从生活、学习、交往3个方面列举了中小学生应该养成的、最基本的20个良好习惯①,要求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剔除大量无效数据,对53194份数据有效的《联系卡》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习惯养成平均得分仅为50.56,低于“及格”水平,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各类习惯中,交往习惯最好,生活习惯次之,学习习惯最差。交往习惯中,“热爱自然”最好,“自信自强”最差。生活习惯中,“锻炼身体”最好,“科学饮食”最差。学习习惯中,除“严格作息”略好,其余均较差,“学习主动”最差。研究结果还表明,初中生、小学生差别不大,但男生相对优于女生,农村学生普遍优于城镇学生。我们特别忧虑的是,因为绝大多数家长对养成教育的漠视,这次调查的数据有效率仅为33.25%。
2001年1月,美国发布了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计划,2008年2月,日本颁布了被誉为“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针对指导不力教师的人事管理系统指南》。着眼于“不让一个家庭掉队”的目标,着眼于提高广大家长“为国教子”的意识,让更多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10月,我们联合县妇联、文明办等6个部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家长学校工作的意见》,并联合成立了家长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全县成立了具有独立编制、20多位专职人员的家长学校总校,各局直单位、各镇建立了30所分校。
两年来,海安家长学校多次组织了大型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接待家长10000多人次,免费赠阅家庭教育书籍10000多册、家庭教育资料10000多份,发放习惯养成教育系列宣传材料2000多份。2010年和2011年暑期,我们组织10多名优秀学生和家长现身说法,在全县举行了6次习惯养成教育经验巡回报告会。总校成立了包括县教育局全体负责人参加的家庭教育宣讲团,在全县各地举办了7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到场家长10000多人次。各分校也举办各类家庭教育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家长20多万人次,家长受教育率达95%以上。我们还邀请孙云晓等知名专家来我县讲学,为全县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最新动态、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家长教子成才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家长是孩子获得教养的途径。我们充分尊重家长的主体性,在满足家长了解孩子学校学习、生活的同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争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理解与合作。(1)站点服务。家长学校总校和分校都建立了服务站,设图书借阅、心理咨询、视频演播等专门服务项目,为全县家长和学生提供零距离、一对一、互动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接受家长教育政策、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来访和咨询,向家长推介家庭教育优秀书籍和电子读物。(2)短信服务。总校和分校定期发布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学生成长情况、教育政策动态、学校工作举措、政务校务公开等各类公共信息,学校教师根据需要发布作业提醒、教师留言、班级通知、学习状况等个性信息。家长可登录班级网络空间,查看孩子的成长记录和所在班级的信息;通过短信,与全县优秀教师进行互动交流。(3)在线服务。在县教研室的支持下,家长学校总校建立了700多人的“名师在线”队伍,通过热线电话和服务站点咨询,随时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
总校还建有网站,设有父母学堂、教育动态、行风建设等栏目。各分校、各基层学校,直至各年级、各班级都有自己的站点,班主任通过“班级记事”,科任教师通过“学科记事”与家长沟通。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尤其是留守儿童家长,即使远隔千里,同样可以即时了解到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增进与孩子的亲情沟通。仅2011年上半年,全县教师就发布“班级记事”55640条,“学科记事”81263条。
二、研发资源,确保家长参与
促进习惯养成教育有目标、有计划、有保障地开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进入课堂,使之成为学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同样,即使思想重视、组织健全,没有丰富的活动,家长学校工作也很难见成效。所以,教育资源研发与教育力量整合,是建构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家校合作机制的两个重要关键点。
1.教育资源研发
习惯养成教育应该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就应该具有后现代课程的特点。这是“一个没有‘顶点或‘底部,没有起点(就奠基的角度而言)和终点(就终结的角度而言)的模体”[14]。这样的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不能因袭学科课程的规划和实施方式,不能“用”教材教,而应该“编”教材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解决课程开发要求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矛盾的捷径,就是研发、建立习惯养成教育资源库,为广大基层学校、教师实施习惯养成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首先组织编写了两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研发了两套学生寒暑假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又先后两次在全县征集了427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设计,并对其中107个活动设计组织了县级打磨,提供给全县各学校选用。从2010年12月起,我们又组织全县近100名骨干教师,历时10个月,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近18万字的3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及配套的《家校联系手册》编写工作,并将其作为免费循环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印发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手中。
2.教育力量整合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是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也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设计”中,我们十分重视引进家长参与的环节,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在教育主题中,设计若干家长参与的环节并非难事。为了唤起家长对习惯养成教育的关注,吸引家长参与到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来,在其他教育主题的活动设计中,我们也都会努力加入家长参与的环节,努力使家长参与成为活动的“必须”。
三、构建机制,争取家长合作
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是推进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条件。适时、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加速良好习惯养成的进程。我们专门设计了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每个教育专题配套的《家校联系手册》,每册都有与21个学习专题配套的评价表。《家校联系手册》编写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倡导全程评价、情境评价、积极评价和多元评价。
⒈全程评价
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15]。为此,我们将每个教育专题的实施时间安排为4~5周,要求家长、教师从每个专题教育的起始阶段就开始使用《家校联系手册》,以确保评价的即时性、发展性。家长、教师可以与孩子一起,对照某个评价表中列举的具体学习要求,用画星星的办法,逐周评价孩子某个习惯养成的情况。“优秀”可以记成“★★★”,“良好”可以记成“★★”,“一般”可以记成“★”。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对照《手册》要求不断反思自我,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情境评价
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家校合作机制建构的理论基点,可以简述为“习惯养成的情境教育原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特定的智能只能在相应的情境中用具体、直接的方式进行观察和描述。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能够言说的。所以,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评价应该“考虑到当前情境的复杂性,以及我们对待这一复杂性的个人与社区观点”,“不仅注意作为要跑的跑道的课程而注意跑在跑道上的我们以及我们跑的方式”[16]。习惯是情境性的,养成教育是情境性的,习惯养成教育的评价也应该是情境性的。
首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要让学生围绕各阶段学习目标,用简洁的语言将学习的经历、体会记录下来,“我的感想”就是要做出学习的情境记录和反思。家长、老师,也要通过“家长的话”、“老师的话”,给孩子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还要求特别注意延伸活动的设计,就是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习惯养成教育的“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并要求学生自己、家长、教师都对“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延伸活动既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评价。
3.积极评价
这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采用语言激励、分层激励和情感激励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使学生的态度、情感、人格处于并保持积极、活跃、协调状态,增强成功的愿望,调动学习积极性。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评价时,既要实事求是,如实评价,又要着眼于发展,着重于鼓励。这也是家长、老师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学生年级越低,教师越要重视予以积极评价(正强化激励),慎用、少用、不用消极评价(负强化矫正)。
4.多元评价
儿童的习惯养成离不开家庭情境,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习惯养成教育的评价也离不开家庭这一特定的情境,同样需要家长的合作。家庭是最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场境,也是实施习惯养成教育评价必备的场境之一。《家校联系手册》中设计了“我的感想”、“家长的话”、“老师的话”3个栏目,使学生本人、家长、教师都成为评价主体,既尊重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是为了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实现习惯养成的家校共育。
注释:
①生活类习惯含:按时起居、科学饮食、锻炼身体、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热爱劳动;学习类习惯含:严格作息、学习主动、学会倾听、善于思考、热爱阅读、认真书写、积极探究;交往类习惯含: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自信自强、懂得感恩、遵守秩序、热爱自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03-23.
[2]李兰芬,马维杰.论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道德价值与心智历程[J].道德与文明,2005(1).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赵振杰.习惯的养成与学生行为管理的“终结”[J].教学与管理,2004(5).
[5]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华书店,1943.
[6]全国妇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通知[EB/OL].http://www.women.org.cn/wenjianku/admin/uplo-ad/file_2010_02_11_10_59_20.doc,2010-2-11.
[7]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9-06/26/195737/,2009-06-26.
[8]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家庭教育文献研究综述与家庭教育现状评述(摘要)[EB/OL].http://www.haomahaoba.com/qgwx/Docs/news/1/html/1372983/20101025004015078.shtml,2010-10-25.
[9]王玲.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10(12).
[10]夏可树.谈家庭教育的优势[N].济宁日报,2009-05-10.
[11]朱永新,赵振杰.习惯——教育学意义上的重新解读[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9).
[1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3]叶圣陶.两种习惯养成不得[EB/OL].http://www.sxczsz.com/news_view.asp?newsid=659,2009-03-13.
[14]有宝华.课程开发范式的转型——解读《后现代课程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0(12).
[15]孙云晓.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N].中国教育报,2010-05-31.
[16]【美】多尔.后现代思想与后现代课程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