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2-04-29 11:54崔炳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院校职业

崔炳辉

摘要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的重要任务。强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八大关系。即为教而教与为学而教的关系;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关系;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质量监控与质量标准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31-02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也是高职院校存在的最根本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更是凸显。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我国产业人员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技术工人严重匮乏。最近几年,改革之势愈加全面深入与完善。

宏观方面,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高等教育规律,二是职业教育规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要求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一定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规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高”的特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依据行业职业企业的相关属性,突出职业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现代职场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微观方面,笔者认为,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八大关系。

一、为教而教与为学而教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同样道理,教育观念决定和制约着教育行为,为教而教与为学而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一些教师为教而教,把从事教育事业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上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挣钱而已,他们不研究社会经济对教育的需求,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材,不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没有针对性,所以,一些教师思想陈旧,不思进取,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凭自己仅有的那点本领,以“不变应万变”,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这种为教而教的行为,是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人、是教与学的主体,由学定教;教师的教不是为自己的教而教,而应该是为学生的学而教。

为学而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教,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去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的;二是为学生发展而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三是为学校的发展而教,师生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不断发展与成功才能满足人们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才会有生命力。

二、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关系

“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量”。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支配和管理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中心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有效实现其自身的最大价值。回顾我们的教改,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是很大进步,因为以知识本位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以及系统性知识的获取,忽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偏低,培养的学生“有想法没办法”、“有知识没能力”,这样的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也是违背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而由于我们的大部分教师接受的是 “知识本位型”教育,本身实践能力就不足,“能力本位型”思想意识淡薄,造成了在实际的工作中教育与训练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严重缺失。所以,教改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各种学习、培训等途径,首先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动手能力,确立“能力本位”的基本教育理念,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有所成效。

三、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紧密相联的。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反过来影响培养目标。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又对教师提出要求。此外,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要通过毕业生与企业行业需求发生联系,教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企业行业需求四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企业行业需求是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前提,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容与保障。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课程设置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最为突出的问题。所谓“脱节”,是指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吻合。原因之一是因人设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所谓因人设课,是指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来选择课程。原因之二是对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选择就会盲目,不但会使内容选择与目标脱节,往往还会造成重复与浪费,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原因之三是课程内容陈旧。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适合高职需要的教材建设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需要。教材多年一贯制的情况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四、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关系

专业能力的高低是高职院校校学生走向职场的敲门砖,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如今校园内的大学生勤奋学习的少了,睡懒觉的多了;上图书馆的少了,去网吧和逛街的多了。缺乏吃苦耐劳与进取争先精神、责任心弱,因此高职院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注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此外,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育教学组织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积蓄“后劲”。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走出校门时能够有一个饭碗,而且要使学生手中的饭碗能够越端越好,不仅要让他走出校门时取得职业资格,而且要让他在未来的人生职业生涯中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选择,并在自己人生奋斗的领域“自由飞翔”。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就业前的岗位培训,而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类型的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文化知识,对于专业技能不仅要求知其然,而且要求知其所以然。因此,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切实保证理论教学时间和内容,完善学生“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评价体系,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知识面和理论功底。同时,高职教育也是一种就业创业教育,即为学生毕业直接进入专业岗位或创业做准备。因此,必须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践实训教育教学来实现培养能力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须做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提高领悟与探索能力,即带着理论问题进入实践教学环节,而实践中的问题除了在实践中解决外,还应该在理论上找到依据,或者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诠释。

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目前我们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那就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行动导向的现代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才能使我们学校健康科学发展。之所以要把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主要目标,是因为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进程中稳定的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中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引起教学过程的根本改变,也将导致教与学理论的深刻变革。所以,它比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重大,当然也困难得多。

七、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

评价是对行为的价值判断,它所揭示的是行为、行为过程与行为结果的相关性。但是长期以来,教学评价所承载的是对教学结果的考评职能,并不太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善,最多是为过程提供一种意义不大的反馈。随着教育的发展,最近几年教学评价逐渐改变了不重过程只重结果以及以目标为主的评价模式,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结果规范过程。教学过程是有目的的双边活动,为实现目标,教师作为“产生结果的过程指导者”,应有预见行为结果的能力。当教师发现学生行为的结果符合预期目标时,就要及时鼓励这种行为,促进结果的产生;相反,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防止不良结果的产生。另一方面,过程孕育结果。教学过程中学生每一个行为的转变都是一种结果,教师应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价与指导,只有这样教学的过程才有意义,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可以说过程性评价就是始终对活动过程的结果性评价。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评动不评静,就是评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要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看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实力。

八、质量监控与质量标准的关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对教学质量的监控,理所当然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很多高职院在这方面工作成果颇丰,但是在质量标准的制定上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现在执行的质量标准是“大一统”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太笼统。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标准,并且标准要具体化、细致化,可以测量、能够操作,在此标准基础上实施的质量监控才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此外,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还需不断调整标准,从而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时俱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丽生,刘亚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6).

[2]唐冰军.边城高级中学“为学而教”教学理念探究[J]. 基础教育参考,2009,(7).

[3] 彭贻海等.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

(责任编辑贺蕾蕾)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职业写作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院校传真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