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赶超战略的反思

2012-04-29 11:37黄文正
时代金融 2012年17期
关键词:工业化苏联战略

【摘要】通过对前苏联赶超战略的历史渊源、主要特征和经验教训分析,赶超战略通过扭曲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以动员资源和降低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成本,并建立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体系和剥夺企业自主权以保证资源优先配置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样,赶超战略与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结构的内在冲突性,难以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从而不可能使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前苏联工业化的历史事实反映赶超战略的实践是不成功的。

【关键词】赶超战略反思

一、前苏联赶超战略的历史渊源

俄国从彼得一世起,在认识到与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便提出要搞工业化,其主要目的是为对外扩张服务。这一发展经济与搞工业化的政策延续到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后的最初时期,列宁提出并实施经济革命改造的设想与政策,后来因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被迫终止,转入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战争结束后,列宁在总结军事共产主义经验教训基础上施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由于施行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基本上完成经济的恢复工作,1925年农业基本上达到战前水平,但并没有改变经济严重落后的局面。为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苏联施行赶超战略(即赶超技术发展经济)代替新经济政策加速工业化,“当它(指新经济政策)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1]力图尽快在经济上赶上乃至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实际情况而言,苏联工业化是用三个五年计划(共13年)完成的。为了解苏联工业化的水平,对1940年的部分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列表显示。

二、前苏联赶超战略的主要特征

苏联工业化的实质是施行赶超战略。这种赶超战略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它是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实施的赶超战略。为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当时苏联从上到下存在着强烈的工业化快速发展冲动,苏联政府施行赶超战略推行工业化,追求工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政府的首要目标。为动员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推动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宏观层面上,以提高积累率筹集资金;在微观层面上,对产量、投入和存货实行严格的计划。在此体制下,企业只是被动接受计划指令的行政附属物,缺乏经营自主权,劳动者也没有职业选择权,大部分消费品实行定额供应,价格起核算工具的作用,市场机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发挥调节经济作用。为筹集所需的建设资金,苏联政府一方面通过人为地压低消费,提高积累率,实行有利于加快工业化速度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农业部门为工业的发展供给积累资金。计划部门再根据工业部门发展的优先顺序重新分配由政府筹集的经济资源,以实现既定的工业发展目标。

第二,它是经济结构倾斜型的赶超战略。赶超战略凭借集中使用经济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快速发展所要求的较快的经济结构变动,在较短时期内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摆脱对外国经济的依赖。由于资金匮乏,在实践中采取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在重工业中确立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经济资源根据工业各部门的发展顺序实行计划分配,优先发展工业部门得到经济资源供应以保障其发展;非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只能获得剩余的经济资源,发展速度就不可避免缓慢。农业因不断扩大的价格“剪刀差”而丧失积累能力,发展速度缓慢。这样赶超战略片面地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必然出现严重的消费品供应危机,人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短缺经济。例如排长队和抢购是苏联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的农村市场需求,对生活消费品不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此状况下,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会影响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赶超战略实质上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等产业部门的缓慢发展为代价的。

第三,它是粗放型的赶超战略。为集中使用有限的经济资源,苏联政府凭借粗放型赶超战略较快地改变旧的产业结构,在较短时间内实行工业化。粗放型赶超战略的突出特征是追求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方式,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产品数量。为施行粗放型赶超战略,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施行详细的经济资源分配计划和有利于加快工业化速度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这种粗放型赶超战略虽然使工业高速发展,但经济资源浪费大而经济效益低。例如,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到二战后的1950年不到美国的30%,一直到苏联解体前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指标为55%;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停留在20%~25%这个水平上。

赶超战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日益显露。例如,经济结构不合理,高积累和高投入与低效益和低产出相关联,经济资源浪费严重等。由此可知:赶超战略难以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不可能使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

三、前苏联赶超战略的经验教训

苏联推行赶超战略的工业化模式为经济增长路径提供不少启示:

第一,必须解决好农业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绝不能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在条件不成熟的状况下,用行政的手段改变农业生产关系,“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2]

第二,农轻重必须平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苏联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等产业部门的缓慢发展为代价。实际上,欧美五个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共同特点:轻重工业相互依存,互相补充,互相推进。[3]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保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其理论根据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作为扩大再生产原理提出的,但马克思提出此理论是从社会再生产过程出发的。任何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与再生产的其他因素相互协调与平衡,“社会产品的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能够而且应当比第Ⅱ部类(消费品的生产)发展得快。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完全不依赖消费品的生产而发展,也不能说二者毫无联系……生产消费(生产资料的消费)归根到底总是同个人消费联系着,总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4]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理论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不变资本的生产,从来不是为了不变资本本身而进行的,而只是因为那些生产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5]这显示那种不扩大消费资料生产而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做法失去社会经济意义。简而言之:“真想建设重工业,就必须建设轻工业。”[6]

四、结论

作为决策主体的政府实施赶超战略的主观意图,是想突破技术水平低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克服资本密集型产业(重工业)薄弱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国民经济尽快增长,进而用最短的时间达到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通过扭曲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以动员资源和降低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成本,并建立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体系和剥夺企业自主权以保证资源优先配置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样,赶超战略与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结构的内在冲突性,难以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从而不可能使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前苏联工业化的历史事实反映赶超战略的实践是不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斯大林全集[M]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P15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P33.

[3]李宗禹等.斯大林模式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P123.

[4]列宁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P4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p340.

[6]毛泽东传[M](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p481.

作者简介:黄文正(1974-),男,福建仙游人,广东金融学院经贸系,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工业化苏联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战略
战略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