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策略初探

2012-04-29 10:32徐益清
科教导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考核职业评价

徐益清

摘要如果职业学校中所谓的差生在一起能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一些品学优良的学生也应该这么去做。并且,通过我们学校和老师各种有效手段的激励,使品学优良学生所形成的力量不断壮大、差生群体逐渐萎缩,这是本文想陈述的主题。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中职教育《职教通讯》2011年第3期刊文“污名与吸引力”,文中提出几个观点,首先职业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教育”,其次,职业教育是“失败者的教育”,第三,职业教育是“混乱的教育”,这个“悲观论者”在文中呼吁政府筹划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发挥职能挽救职业教育。此文的刊出,一定引起很多职教人的共鸣,一些老师要么逐渐麻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然后自我解脱,“境界提升”,煞有其事地做起撞钟和尚;要么通过有限的渠道发出低低的几声“呐喊”,或在小聚时抒发愤懑之情,或以文人的特质奋笔疾书撰文刊发,声音或笔触真实地涉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意识、行为习惯、甚至道德品质,怀着对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固然身心疲惫,却还在课堂中时不时地与“对立”方进行“抗争”, 有时都想化笔为枪,挽救其于“水火”。

作为职校老师,我们有权提议政府更重视、政策再倾斜的力度或许微不足道。只是作为一线教师群体,唯有清晰认定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人这一目标,努力保持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和态度,努力思考职教圈内外人士想未想、做未做的一些路数与步骤,努力探索并践行治学过程中还有改进或提升的那片不大的空间,只有这样,或许我们会对“释怀”与“责任”理解得更深入一些,会对“有遗憾的人生才是完美人生”这句话领悟得更深入一些。

老师们都有感触,初中学生进校时虽然大多是成绩中等偏下,但还是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军训中、活动时,还是课堂上、餐厅中、寝室内,大多表现得耳顺面善、生机勃勃、井井有条。只是一段时间下来,随着短暂冲动后的逐渐平息,平息过程中一些鼓励与鞭策的办法或机制又没有及时地赋予;随着陌生到熟悉后各种信息量的逐渐增多,增多的信息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地导向与筛选;随着一些课程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模式逐渐重现他们初中时的失败与失望,这些失败与失望带给他们的阻力与压力让他们本已迷失方向的心灵再次受到创伤,于是注定他们所表现出的好只能是昙花一现,注定重复了好与坏的循环后的坏一定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更坏,因为,他们通过实践,有了较我们老师无法体会到的更深的体验,所以我们在某些方面对他们的言行不理解很正常。

但是,不了解他们又是不正常的,因为去研究他们、读懂他们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改变或“改造”他们的不足,挖掘或激发他们优良的潜质。对于他们而言,适应我们为他们创设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就是走了正道,并且,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创设的环境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走我们给他们铺设的道路。

下面试着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与学生之间的关联,并试着分析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问题。

(1)教学内容带给他们的失望情绪与放弃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他们想当然的一进校门就是学专业学技术,从头到尾学的还是以语数外政物化为主的课程,学生心里有想法,我们也疏于指导,致使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形成第一个心结。二是由于我们长期进行职业教育,对一些负面的东西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很多学生一开始就被看扁,我们主观上都觉得必须对学生的要求放低再放低,所以从一开始的文化课就尽可能教得简单一些,致使很多教学内容与初中所学差别不大、提升不多,又没有把职业、专业方面的东西融合进去,对有些学生而言,部分知识已经理解,或者吝啬,学生就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和厌学心理。还有些学生因为有了渴望成功的冲动,主观上想学但确实因为基础与思维的问题,一些知识还是理解不了,有些老师也没注意安慰和鼓励,几次课下来便延续以往的排斥心理继续不闻不问。这两类学生都会形成心结。

学生的第一个心结只要先入为主做好解释工作就比较容易解开,第二个心结可能麻烦一点,需要文化课老师与专业课老师一起花时间深入探讨交流并形成共识。就这两个心结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操作:一是让学生写好一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入学时,或者更早一点,在注册报名时,我们就要重视导向性宣传,军训期间是最好的集中宣传时段,把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件大事放在这时候进行是最合适不过了,很多学生其实是不知道怎么规划的,由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一起,专门花一些时间,提出学习期间的规范、要点和学习目标,集中与个别引导相结合,让学生规划好在校三年、五年的学习与生活。二是让学生通学一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要把课程设置情况、递进关系、相互联系以及一些典型学习方法等交代清楚。比如,文化课内容与初中课程一定有差别,那差别在哪里?为什么有这些差别?学习过程中应着重解决或注意的若干问题是什么?采用哪些解决方法?文化课与专业课有哪些联系?根据学习基础的差异性有哪些不同的学习技巧?各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怎样?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明白“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绝”的道理,形成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为专业技能服务的共识。三是让学生算好一本学分账。让每一个学生一进学校就清楚,本专业的最低毕业学分是多少,按照教学计划能修得的满学分是多少,让学生自己算一算,如果认真学习,最早什么时候能修满最低学分,每个学期至少要修满多少学分才能保证毕业等等。事不逼不成,马不打不快,千里马也需要有马鞭,保持适度的压力是有利于成功的。但凡摘果子时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一段时间下来就会给他们带来疲劳,如果是踮在板凳上也够不着的话,同样会给他们带来失望,直至放弃。

(2)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学习阻力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熟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校第一年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初中几乎没有差异,讲台下面是课桌,课桌前面是讲台,学生既熟悉又痛苦,简直就是重温初中生活,甚至有的专业课程有时还要在教室里凑合着,自然而然产生学习阻力。二是轻松的学习生活。一下子由初中的高度紧张变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生活,加上几乎不用动脑的课堂和作业(没有转弯的题目)、几乎不用动脑的考试(讲什么考什么),产生学习阻力只是时间问题。三是我们有些老师,天天面对一些不听话的学生,苦口婆心,方法用尽,也不见成效,内心自然产生厌恶,“恨乌及屋”,除了上课时间没有办法只能走进教室“应付”外,其它时间根本懒得去理会他们。于是一些有学习动力的学生也渐渐“沦落”,班级“学风渐下”,形成非良性循环。

其实我们想想自己也是一样,如果有人安排我们做一件天天重复的事情,每天做两三遍,我们一定会很烦,如果每天做的还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一定更烦。有的老师一早上连听了三、四节课觉着累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过有一件事情,就是吃饭,我们都要坚持一辈子,天天早中晚,但是我们一般都不烦。所以,需求就是硬道理!我们倡导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让学生有愿望和需求——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一线技术工人。

所以围绕学生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变得十分重要,它是学校和老师都要思考的大事。根据国外经验和国内一些专家研究的成果,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沿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来展开,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定是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熟练掌握并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的几种典型方法应该成为每个老师的基本技能。有些文化课程在表现其工具性的功能时,如果一时半会未找到围绕专业技能展开的内容,也一定要围绕生活实际来做文章,只有时时处处追求职业教育的特色,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有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工作量增加不说,甚至还可能出现短时间内效果不如以前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曾听过这么一句话,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细细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

(3)考核评价方式成为制约学生提升学习动力的瓶颈:一是期末考核,二是学期补考。现在学校普遍进行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大家认识到,评价问题不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而改变,课改与教改便没有落脚点,课堂教学改革将无法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于是现在很多学校就课程的考核评价达成了共识,即:根据当前职校生源情况,应该把凸显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性评价作为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重点之一,并使之有机地融合到阶段考试、期末考试、实践性环节测试等评定环节中去。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成为脑子好使而行为习惯较差和不犯错误脑子却有点木讷的两类学生能否顺利通过考核的重要杠杆。

但是,现在一些学校的期末考试和学期补考普遍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进行,应付意识远大于激励效应,显现出比较大的弊端——对期末考核表现出的一些不严肃,并由此又导致的一些老师对过程性考核的不重视。教考分离的两个目的,第一让学生重视期末考核,通过对结果的重视转化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第二让教师重视教学,通过平时教学的重视转化为学生良好的期末考核成绩。实际上由于某些操作上的无奈或不科学,这两个目的都不一定能够达成。

随着老师们对学校内涵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现在学生行为方式的不断否定;随着相应配套的软硬件设施逐渐的到位,资源库中的内容逐渐的充实;随着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力度不断地加大,校本教材建设步入正轨,我想,考核评价方式深化改革的呼声将会越来越高,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应该就在“明天”。而完善的考核评价方式将带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压力,继而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我想,这是老师们都愿意看到的结果。

“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泰迪·罗斯福也说过意思接近的话:“手握大棒,轻声说话。”我们期待,用相对完善的制度,加上充满理性的管理,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通过我们学校和老师各种有效手段的激励,让品学优良学生所形成的力量不断壮大、差生群体逐渐萎缩,由此开拓出学校、老师和学生和谐共赢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考核职业评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