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材的理性思考

2012-04-29 00:44:03杨红英
甘肃教育 2012年17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反思新课改

杨红英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教材;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7—0058—01

自新课改以来,一套又一套新编教材审定并相继推出。我们经常看到的关于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教材编写者自我肯定的介绍,或用于培训教材使用者的自我标榜的讲稿,有的甚至是为扩大发行而自我宣扬的广告,少有对教材建设理论的深入探讨,更鲜见批评性意见。就目前自己使用过的人教版和北师大两个版本的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从“文体单元”到“主题单元”孰优孰劣

加强人文教育,是21世纪初课程改革的基调。各套教材为凸显人文性,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按主题组合教学单元。人教版课标教材,全套六册教材的所有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在各单元的导语中加以提示。2004年通过初审的北师大版,每个单元也都标明主题。

语文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规律。传统的“文体组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点。“文以载道”,作为“道”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等必须借助恰当的文章形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给学生一个比较清晰的文体印象,整套教材学下来,学生就会逐步对作者是如何运用某种文章形式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

新教材淡化文体的做法是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性,感受语言的人情美。但工具性是语文首要的特性,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我们的目的最终是落实到听说读写的能力上。选文文体知识的淡化,分类标准的不统一,使阅读和写作联系的紧密性受到限制,进而导致写作规范的下降。

主题单元可以作为组元的一种形式,但不应成为单一甚至唯一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多套实验教材的组元方式已有多种探索:或按生活内容,或按表达方式,或按文章、文学体裁,或按题材,或依据语文能力训练序列,或按思维能力发展,或按学习语文的特殊方法。20年后的教材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而不应倒退到某种单一模式。

二、语文教学,要不要文章读写知识

新课标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果这是针对此前语文教育中的某些弊端而言,但近六年来语文课改的实际是由此引出的对语文知识的否定。一方面,课标制订者把传统意义上的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简化为录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等,只剩下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五项。这种表述固然打破了“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也给一线教师造成语文知识可有可无的错觉。我们说淡化某些知识(如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目的是强调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但这并不等于完全放弃知识的教学。能力与知识是密切相关的,任何一种能力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对当前大家基本取得共识的新知识体系,即包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课标没有认可、引导探索的指向。于是课标中只提出了“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课程目标,既没有什么是精读、略读等陈述性知识,更没有如何精读、略读的程序性知识;既没有什么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陈述性知识,也没有如何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程序性知识,更没有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相关知识。这就是说,知识就是篇章的“制度”和“法式”。在阅读分析中使学生掌握知识,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需要对“读文先辨体”这一传统理论有新的认识。

三、综合性学习,能不能取代写作训练

教学实践中,有的为活动而活动,为综合而综合,有的活动过于繁杂,如七上“追寻人类起源”,一是搜集、整理中外人类起源的神话;二是搜集从猿到人的资料;三是讨论神创造人的错误为什么世代流传;四是搜集人类起源新说;五是选题作文。教材提供的参考题目有“人类起源概论”、“‘神创论可以休矣”、“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外星人说之我见”,还有“国宝失踪之谜”。这样的设计过于专业,不是在学语文中了解人类进化的科学观,而是在探索人类起源的专业中运用一点读写能力,不仅有喧宾夺主的非语文化倾向,而且也脱离多数学校师生的学习实际,往往因难以完成而落空。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反思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49:56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06:46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43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3:37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0:08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