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七、八年的高速成长,甚至是有些非理性地透支性发展,中国车市终于在2012年走到了一个拐点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中国车市拐点的到来也就同时意味着,几乎所有的车企们都必须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行业历经百年所形成的一些传统生态面貌,会不会发生改变?会发生多大的改变?
而触发改变的驱动力——互联网——恐怕没人会有异议。
互联网的确已经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的面貌,其中一些改变甚至是颠覆性的,比如零售、旅游、娱乐行业等等,但对于汽车这样的复杂性耐消品,互联网的能量还远未得到充分体现。
不过,至少在营销层面上,汽车领域内已经在近几年中酝酿着一波由内而外的革新需求。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从营销手段、模式、理念以及技术含量等方面,汽车界与那些视营销为生命线的快消品相比,目前也绝不落下风。
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当然和车企自身的需求有关,汽车厂商大多财力雄厚,即便是尝试性的对营销手段进行改良,其总体投入水平也绝非是小数目,而这样相对高的投入所产生的效果很自然地会被互联网的渠道放大,车企看到了比传统方式更大的产出,由此形成了正向循环;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汽车这种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社交属性。大家都知道,汽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半径,换种说法,也就是极大扩大了人们的社交圈半径,也扩大的社交范围。
而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社交网络还并未大面积流行之前,汽车行业的营销仍然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思维习惯,直到SoLoMo在近4年间成了“当红炸子鸡”,一股自下而上的新思潮彻底席卷并改造了汽车业的营销观。
这种改造所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汽车企业开始对消费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心。不仅仅是从前一系列的客户调研数据,比如各种消费习惯、购买力分析、测试响应的指标等等,而是走到消费者身边,去了解他们的爱好、话题、表达习惯、兴奋点……种种的碎片化信息,似乎更容易帮助汽车企业把他们的消费者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人。
无疑,正是社交网络的出现和流行,为汽车企业提供了走到消费者身边去的快速通道。这样的社交网络的构成有Facebook、Twitter、人人、微博之类的社交网站,并有门户汽车频道以及如汽车之家为代表的垂直网站为重要组成部分。
垂直类论坛的社交魅力,除了因为行业平台属性之外,还在于‘精准两字。一来垂直类论坛的用户都很明确自己的需求,这一点极大地降低了用户流失的风险。二来简单、实用加上口碑传播,这些社交功能也构成了垂直类论坛的核心竞争力。
在发现了与社交网络的深厚渊源,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借助互联网实现了营销观改变之后,汽车业显然还有更大企图。在社交网络上如鱼得水,但其价值仅仅只限于营销吗?电商会是下一站吗?
电商之于汽车基本上是个伪命题。汽车是种复杂性很高的耐消品,销售一辆汽车本身仅仅只是完成了消费者期望的服务的一小部分,而车辆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修等等服务才是客户满意度的关键,4S店的存在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是汽车销售的必要性条件。
奔驰SMART汽车在2010年与淘宝、2011年与京东商场合作搞过两次团购,当时都大受消费者追捧,但这类线上销售绝大部分的意义仍然局限于营销层面。消费者下了订单之后,最终的支付和提车环节仍然需要到奔驰4S店去完成。
所以,即便是可以把汽车产品本身和与之相关联的后续服务在销售环节中分离,“汽车电子商务”从模式上看,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O2O(从线上到线下)。
(本文作者秦致系汽车之家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