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卓越的大学教师如何驾驭课堂

2012-04-29 09:43邢星
科教导刊 2012年19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环境

邢星

美国蒙特克莱尔新泽西州立大学贝恩教授的专著《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先后被译成六种以上的文字,成为国际畅销书,一度成为青年大学教师的百宝书。“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尽力创造一种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我要学生构筑自己的理解力,这样他们就能描述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下一个问题是什么?”……该书的第五部分的“卓越的教师如何驾驭课堂”给许多老师提供了有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的蓝本,尤其是其中的“创造一个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原则更是在教师中引起共鸣。

1 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的定义

所谓“自然的”的学习环境,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无意”遇到某些问题和任务,包含了他们正在学习的技巧、习惯、态度、信息。这些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这些真实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内在的学习兴趣。所谓“批判性的”是因为学生学会批判的态度来思考,以证据来推理,运用各种标准来检验推理的质量,在思考的同时做出改进,对别人的思想不是盲目认同,而是提出具有探索性和深刻见解的质疑。

2 创造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的必要性

“为学生创造一个批判性的学习环境,要学生学会质疑”,这让笔者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报道:在华中科技大学某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该校校长李培根的16分钟讲话,先后82次提到“质疑”,要求学生学会质疑,哪怕是质疑学校和校长。而现状是中国现存的教育环境使得这些大学生们没有质疑精神,他们不敢质疑。中国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进入国际大公司后往往会很顺从,但每到需要他们决断时,总是瞻前顾后,害怕承担责任,很难独当一面。因此中国的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拥有“知识整合力”、“沟通能力”和“会提问、能解决问题”的大学生,而不是只会背标准答案的高分考生。对中国大学生来讲,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础。

美国对学生的培养,不是培养学生形式上的所谓“创造力”,或者“素质”,而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认识自己,超越自己,使生命更完美的必要条件。学者保罗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以客观的态度、公正合理的判断技巧提出解决方法的过程。美国的天赋教育的“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的聆听能力”即从阅读和聆听中批判性地吸收,就是在小学阶段就把它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来培养,到了大学阶段就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这与中国的大学培养目标中“会提问、能解决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3 如何建立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

3.1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符合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培养批判性思考是教育的基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纯粹的教师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听课,很少的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互动,学生缺乏批判性思考能力,究其根源是教师没有批判性思考教学的能力。美国加州SonomaStateUniversity在第十四届批判性思考的国际会议上提出批判性思考的七个主要气质:(1)追求真理,即对追求知识的一种勇敢的渴望。(2)开放的心胸,宽容不同的观点,对可能的偏见自我检视。(3)分析,即理性和证据的应用。(4)系统,价值性组织。(5)批判性思考的自信。(6)好追求,在知识的应用还没有呈现之前,好奇、追求知识的渴望。(7)成熟性,即谨慎的怀疑、检视或做决定。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只有自己首先具备了批判性思考的气质和树立的批判性的教学态度,才能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

3.2 设计新型的教学环境,熟练运用自然批判学习的五要素

如书上所说:强调自然的批判的学习环境并不依赖教师讲课与否,但是那些教学有方的教师上课时几乎总是运用这五种自然批判学习的要素,他们以提问开始(有时穿插在故事中),继续尝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将问题与更多更大的问题联系起来,以具有煽动性的方式提出问题,提及问题的含义),激发学生以批判的眼光来对待问题,对如何回答那个问题进行争论(用证据、推理和结论来完成),以问题结束讲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质疑能力、反省能力、解放能力、重建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进行主动的思考、质疑,并能进一步提出问题去反省、归纳、比较,解放既有的认知模式,再提出合理的抉择。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引导,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明确质疑对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思维重要意义,进而对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于质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质疑。教师还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充分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要求学生能进行独立的分析判断,不盲从别人的观点,给学生提供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机会与空间,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主体性、真实的交际性、真诚的合作性,还要有生活性。

3.3 改革教学评价,激励批判性思考

传统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方面评价较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学生的兴趣等方面评价较少。评价内容仍然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上的知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改革后的评价制度必须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习成就,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根据每次讨论时学生发言的次数,完成任务的质量及口头回答、书面作业进行综合评估,从基础知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能力等多角度考查。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美国公认的优秀人才的标准之一。无论在美国的著名学府还是在全美顶级企业,选才用才的重要标准便是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说中国的大学生缺乏批判性精神或批判性思维,其实中国大学生不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因此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的建立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培养思维能力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环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