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轶:找到自己的声音,才是唱歌的最高境界

2012-04-29 00:44马人人
大武汉 2012年17期
关键词:酒吧唱歌舞台

马人人

如果他不说,谁也猜不到,台上这个28岁的大男孩,已经在酒吧驻唱了13年。

论音乐,从小就学钢琴的刘胡轶,算得上“科班出身”,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但谈到现在赖以谋生的唱歌,他却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算是自学成才。

刘胡轶也曾有过“出道梦”,2005年他就参加过青歌赛湖北赛区的比赛,凭借一首陶喆的《沙滩》,得到了全场唯一的满分,当时的评委评价他唱歌“挑不出毛病”,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刘胡轶却认为那时的他“还不会唱歌”。

“因为那时的我还没找到自己的声音。”

“唱”是动作,“歌”是情绪

其实我自己,就是刘胡轶的忠实歌迷。

第一次听到他唱歌时,恰逢我失恋不久,约朋友去酒吧买醉,还没来得及醉,就突然听到舞台上传来一串熟悉的旋律,接着是一把听似漫不经心的男声,自弹自唱的是《可惜不是你》。他唱得特别认真,声音放松又温柔,干净,但绝对不是单纯,无论是低吟浅唱还是澎湃抒情,都与歌词、旋律十分熨帖,又不会让人联想到之前任何人唱过的版本。

这样细腻的演唱,这样一首苦情歌,在这样的情境下,竟没有勾起我丝毫的伤心,相反,有股安抚人心的力量。那次之后,但凡身边有朋友遇到感情问题,我都会带他们去到这家酒吧,等着刘胡轶上台,点一首《可惜不是你》。我挺谢谢他的,帮我省去了不少安慰人的词句。

刘胡轶的音域算宽,他却好像似乎并不那么热衷于飙高音,在选歌时,他更喜欢挑战对“情绪”要求很高的歌曲,比如《好久不见》、《梦醒时分》、《慢慢》等。偶尔兴致来了,还会近乎歇斯底里地来一首《谢谢侬》之类的歌。

对,他应该算个情绪化的歌手,如他所说:“每首歌都有创作者的情绪在里面,就好像每个人每天的情绪都不一样。‘唱是动作,‘歌是情绪,动作可以学、可以练,但情绪只能用心去体会。而音乐最终打动听众的,肯定是情绪。”

时而温情,时而癫狂,这并不矛盾。就好像在刘胡轶的声音里,听不出沧桑,却听得到故事。

假装舞台是录音棚

对于音乐,刘胡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好几次我都观察到,他在演唱前上台试麦克风时,如果酒吧里的背景音乐还没停下来,他就自娱自乐地跟着唱几句和声,似乎一走上舞台,他就进入了一个“自high”的状态。

“唱歌就是要开心啊!我每天只在这家酒吧里唱20分钟,当然要好好利用,”他说,“我一直都假装舞台是录音棚,哪怕全场只有一个人在很深的程度上能理解我的演唱——这种理解不是说他要真的去鼓掌或者喝彩,其实歌手在舞台上是可以感受到有人在用心听的。”

刘胡轶认为,作为一个歌手,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声音”:“如果只会模仿别人的声音,就好像是一个唱歌的工具,我以前唱歌很注重技巧,各种优秀歌手的唱法都借鉴一点,到最后发现把‘自己的声音丢了。所以这几年,我试着尽量不用技巧唱歌,要把自己的声音找回来……现在差不多快找到了。”

猜你喜欢
酒吧唱歌舞台
军迷大舞台
Wine ahead餐酒吧
军迷大舞台
遇见他们在唱歌
FAN迷离酒吧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Autentista酒吧
WAY2酒吧
唱歌猪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