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燕 李伟铭
所谓国际化人才,指的是具备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和拥有大量的涉外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和较好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外向型和复合型人才。①经济全球化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走入中国,而且随着中国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的不断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走向世界。中国要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必须拥有大量的国际化人才,这就对我国高校现行的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中国,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是不是这些毕业生都具备了从事国际工作和国际竞争必备的技能?世界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②因此,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国际化人才,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急于破解的深刻命题。国家教育部在2010年和2012年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因此,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非常有必要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探索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与配套机制保障。
1 国际化人才素质特征①③
1.1 具有娴熟的外语驾驭能力
外语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第一要求。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而英语是世界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掌握了英语便是掌握了国际上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娴熟地驾驭外语,能使国际化人才更好地在国际上交际、公关和谈判。娴熟地驾驭外语,也能使国际化人才更好更快地理解和融入国际环境和文化。
1.2 具有精湛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能力主要指运用全球网络及各种媒体获取广博知识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实践能力的综合。掌握综合信息处理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整个世界,国际化人才如果能运用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快速、准确地处理和获取信息,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1.3 具有优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不同的国家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有的国家崇尚个人英雄,有的国家推崇团队合作。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就要求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全球性的眼光和视野去理解、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的能力。具备优秀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化人才,不仅要关注国际政治经济等热点问题,并且要了解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人口、生态、环保等全球性问题。
1.4 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国际化人才掌握的核心能力。国际化人才要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卓越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在激烈全球化竞争环境中占据了独特优势。国际化人才能够通过跨国度的吸收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对现有的工作进行持续的创新,从而不断发展科技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拥有一支创新能力强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便拥有了核心的国际竞争力。
1.5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
知识结构方面,国际化人才要具有很高的融合度和很强的辐射性(王邵军2006)。
他们不仅要了解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要掌握一些有关国际风俗习惯、国际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们还要求及时更新国际市场惯例与法规以及国际市场动向等方面的知识,把握世界经济走向。可见,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结构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
1.6 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就要求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国际化人才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善于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2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2.1 构建国际化的学科与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应立足于全球化,对此做出战略性的优化和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在专业调整中,设计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比如开设世界文化、世界历史、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全球的多元文化。而在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可以考虑引进国外原版优秀教材授课,使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国际前沿研究,并通过专业实践实训课程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应用所学理论探索实际活动,从而培养其基于全球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对上岗有持专业资格证书要求的专业,比如计算机、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等,可以采用与国际专业资格认证接轨的专业资格证书认证,比如计算机类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有: SISCO公司的CCIE认证、IBM公司的AIX、DB2等认证,以及经济类的国际注册会计师认证(ICPA)等,都得到世界的普遍认可。④
2.2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办学
加强与外国高水平大学合作,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还可以探索从以下方式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以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第一,与国外大学合作创办分校或设置大学的二级学院。通过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机制,充分吸取和实践国际先进的办学模式和经验,使学生在不出国门的前提下,在中国国内同样可以掌握在国际社会环境工作中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就是一个成功的示范性合作中外学校。
第二,开设国际公开课程。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们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远程教育的形式与世界著名大学合作,不仅使学生们可以异地同步学习和了解到世界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和学术研究,而且可以促进教授同一门课程的国内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会在共享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教学形式和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该平台也能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他们可以就某一专业领域与国外高水平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和展开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合作,进而形成基于某一专业的国际合作共同体。
2.3 推广国际学历学分互认
扩大学历、学位、学分在国际间不同院校相互承认的范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中国某个地区或者学校。在学分互认方面,通过国际间院校签订协议的方式,院校间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参与项目合作院校的学生可以在双方国家注册学籍,在中国院校修得的学分可以在国外学校使用,在某一国家或者双方国家修满所需学分后,可以选择在某一院校或者双方国家院校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同样,国外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修得学分进入到中国留学。在学历学位互认方面,推动我国更多大学院校加入“太平洋地区大学校长协会”、“21世纪大学协会”等国际性组织。加入这些国际性组织的大学院校就意味着,院校之间取得了学位互认资格。学生可以在获得了大专文凭后,继续在国外院校进修本科文凭,而取得本科文凭的学生,则继续进修硕士文凭。
2.4 开设国际化高等教育特区
借鉴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允许世界名牌大学在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独立建校或设立分校,试办国际化高等教育特区。同时,依托地区政府为该教育特区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国际高水平大学积极通过独立办学或合作办学的方式入驻国际化高等教育特区。不同于中国其他院校,该教育特区内的院校面向国际招生,一方面可以确保所学习的学位课程与国际一流高校接轨;另一方面可以开设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此外,毕业生所持学历还将获得国际公认。因此国际化高校教育特区的建设不仅可以充分整合国际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可以大大加快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速度。
3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配套机制
3.1 学术交流机制
(1)设立国际合作项目: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项目合作,积极鼓励其师生与世界专家共同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让教师和学生在与国际专家的合作研究过程中,感受并适应来自不同文化的冲突,从而扩宽思维,激发创新的火花。
(2)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为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让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交锋和碰撞的平台。因此,国内院校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国内学者走出去进行交流,比如到国际参会的教师不仅给其报销会务费、食宿费等,还将其发表的论文进行科研学术奖励,并将其参会经历作为评职称继续教育进行记录。
(3)签订校际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通过签订校际协议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对于确保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国内教师对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而国外教师在对前沿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深入的掌握,因此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师资资源上有很大互补性。
3.2 师生互访机制
(1)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国内高校可以积极走出去,与更多国外高校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比例。对于在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高校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让其参加雅思、托福等国际外语水平考试,对于通过者,高校为其提供公费奖学金并签订留学协议,让其进入国际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学习。完成学业者,要求其履行回国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吸引更多留学生来中国院校学习汉语,比如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实施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增加高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和来华留学奖学金数量等,让更多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科学技术,促进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2)教师之间的交流。具备国际化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掌握国际技能和知识学生的基础。高校可以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院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进修某一门课程、讲授某一课程或者研究某一课题。教师在进修的过程中,通过与外国大学专家进行观点和思维的碰撞,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前沿的研究理论,同时可以借鉴国外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
3.3 项目合作机制
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与海外展开项目合作。首先,积极与国外公司签订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项目。针对一些海外人才紧急短期职位,高校根据其职务特点,在院校内开展第一轮甄选后,将其专业优势突出、外语水平优秀的大三或大四学生推荐给国外雇主进行进一步的甄选。这些学生在海外的工作经历,不仅可以获取到一定的劳动报酬和掌握相关的国际工作技能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和提升了国际就业竞争力。其次,高校也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签订夏季或冬季短学期交换项目或学习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在寒暑假期到海外以助研的身份参与某一研究项目,或到海外著名院校学习某一门外语或某一专业课程,或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海外教授汉语。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国外文化、提高外语应用水平和加强与国际学生和专业人士合作的能力。最后,高校还可以采取与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实践实训项目。
3.4 语言培训机制
外语是一门工具,健全语言培训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快地了解世界和融入到不同国家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中去,因此提高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学生的语言学习方面,高校在设置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英语课程时,加重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考核比重,注重加强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可以以现场模拟、实训演示、中文授课—英文答题等新的考试方式代替传统的中文笔试。对于通用英语的学习,除了开设英语角、英语沙龙或者英语俱乐部等方式加强口语练习外,考试出题可以参考国际通用语言能力的测试,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3.5 人才使用机制
(1)公开向国际社会招聘教师和学者。高校应派专人到欧美、日本、澳洲等地著名大学设立教师招聘办事处,以优惠的政策比如为其提供宽敞住房、解决配偶工作问题、提供诱人的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费、聘任教授职称等,有计划地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和学术团队回国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2)高薪聘请著名学者专家来校任教。高校可以邀请海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短期的访问,为学生和教师开设一两场学术讲座或者开设研究方法等短期培训课程。另外,高校也可聘请国外院校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尤其是港澳台的著名学者,高校应充分利用其方便到内地讲学、授课和搞项目合作的优势,实施为其提供报销差旅费、安排独立办公室、安排助教或助研等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前往内地任教或做科学研究。
(3)聘请外籍人员担任“学术院系主任”、“学术校长”。除现行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能聘用外籍人事的职位外,学校必须改革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开放学校的学术和管理职位。由外籍人员担任系主任或学术校长等行政管理职位,可以进一步规范学术和科研成果的科学管理工作,打破系主任或校长一人说了算的局面,有利于活跃学术思想和进行学术创新活动,同时他们也会为学校的教育和专业课程设置等带来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使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李红兰,张相林.人才分类与国际人才培养视界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思考[D].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8.
②李莹. 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6).
③王邵军.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④张瑾.国际人才培养与人才流动的特点[J].现代教育管理,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