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吸引了每年成千上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较发达的地区务工,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带来的外贸形势的恶化使得在较发达地区从事加工贸易很多的农民开始返乡寻找工作、进行创业。主要分析了农民创业的现状及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分析新时期农民创业过程中遭遇到的主要障碍,得出提高农民创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创业;特点;障碍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44-03
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吸引了每年成千上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珠三角、长三角等较发达的地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是为了谋求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生活,许多在城市务工的农户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知识开始自己创业,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大城市底层挣扎的农民工面临更加艰难的境地。另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地区发展迅速,城乡差距逐渐缩小,这导致了农民在家乡创业与在外创业差别不大。于是,一大批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这些创业的农民工拥有更新的观念,更加重视教育和技术,懂得经营之道,有强烈的致富欲望,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某项技术,同时积累了必要的社会资本。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创业的人数日趋增多,农民创业的现象也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对这一群体的创业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创业动机和影响创业的障碍因素,将有利于促进创业者在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农民创业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初明达(2008)认为,“农民创业就是以所掌握的资金、资源为手段,利用自身的技能、知识、观念思想等,以一种新方法、新形式、新组织结构来从事生产经营和商业经营的活动。”徐辉等(2008)从外延角度给农民创业做了一个界定,他认为农民创业是指“农民创业指农民或返乡农民工在农村扩大规模搞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或创办企业;积极参加农村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组织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购销、传播信息及开展技术承包,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兴建特色种、养、加基地等;创办为大中型企业提供配件或服务的小型企业;兴办第三产业经济实体等”。
根据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民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农民创业的概念是:具有一定创业资本和创业能力的农民,在寻求合理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重组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开辟新的生产领域以及创新经营模式的形式,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扩大劳动力就业的过程。
一、返乡农民创业的特点
农民创业并非只是在创业前面增加一个限定性的词语“农民”那么简单,农民创业有别于一般的创业活动,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
1.创业活动大多同土地经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先驱者。创业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伊始原始资本的积累和投资,有充足且稳定的启动资金无疑是创业者成功的保证。因此,返乡农民创业主要是农民依托家庭组织(或亲戚朋友关系所形成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创建新的组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料,依托农村,扩大生产规模或创建一项新的事业以提高收入并谋求发展的过程。经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回乡农民工创业主要从事与农业有关的行业,选择与农业相关的产业主要是出于对农业的熟悉能够使农民创业者创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盈利速度更快,在家乡可获得的资源更丰富。
2.创业主要的知识来源是外出打工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农民在外打工从事的主要是底层的体力活,一般工作时间较长,他们创业的主要知识来源是打工获取的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无暇进行额外教育。从相关调查研究来看,大部分农民工创业主要从事与打工时期有关的工作,选择与相关的主要是考虑到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使农民创业者创业起来起步较快,从事相关行业更加得心应手,风险程度更低,盈利速度更快。
3.在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积累主导了农民创业的行业选择。农民在外打工从事的主要是轻工业以及服务业,而在家主要从事的是农业,因此他们创业主要也选择了相关的行业进行发展,如一些思维敏锐的农民在城市进行农村传统的手工工艺;一些农民回乡后根据自己打工的经验进行相关行业的创业行为。但是他们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知识和思维方式不开阔,该短处在创业初期时尚未凸显,但是随着创业行为的深入,其本身素质引致的短期行为愈加严重。
二、影响农民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
1.影响农民创业成功的内部因素。(1)心理素质。从创业者个人角度分析,优秀的农民创业者应该具备这样几方面的心理素质:一是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的心理品质。创业既是社会积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是谋生和立业。创业者首先要走出依附于他人的生活圈子,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因此,独立性是创业者最基本的个性品质。二是善于交流和合作的心理品质。通过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与周围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增加成功的机会。三是敢于行动、敢冒风险、敢于拼搏和勇于承担行为后果的心理品质。四是敢于克服盲目冲动和私利欲望的心理品质。在创业过程中,农民创业者要善于克制,防止冲动,克制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心理品质,它可使人积极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自觉接受法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约束,使自己的活动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不会因一时的冲动而引起缺乏理智的行为。五是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创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要求创业者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意志。创业者的恒心、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是十分可贵的个性品质。(2)能力素质。就农民创业的能力素质而言,尤其重要的是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创业过程始于创业机会,创业机会主要体现为市场机会或者是商业机会,是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商业机会的多少虽受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但农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较低以及缺少应对各种风险的现实能力等,导致了许多农民在创业中失利。因此,提升农民的能力素质,有利于创业实践的成功。而农民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了农民创业过程中的资源获取和配置能力以及农民创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两个方面。
2.影响农民创业成功的外部环境因素。(1)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农村居民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制度性歧视,致使农民的人力资本相对贫乏。如城市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职员等,总有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的培训,即使是城市下岗工人,还要再就业培训,而农民往往少有这些机会。其次,农村居民接受同等的教育,往往要付出相对较高的代价。再次,就相对高成本而言,与城市居民相比,受过同等教育的农村居民,其就业选择的机会少于城市居民,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程度也较低。最后,中国现行的所谓的“义务教育”体制,不能保证高质量实施农村初等教育却又没有减轻农民负担。教育制度对农民客观上的歧视,对农民人力资本的增加以及对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都有重要制约,这不仅造成了农民的短期贫困,也制约了农民的长期致富,而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多少也直接影响了农民创业机会的获得,进而影响了农民创业规模和创业的最终结果。(2)政府政策与支持。政府项目作为创业环境的独立要素,是政府政策的具体化,政府项目不仅包括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项目,而且包括为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的组织。促使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指包括金融支持、教育培训、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在内的一系列政府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行为。(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业机会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状态,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处于升级阶段,就会创造较多的创业机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从宏观层次上分析,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上,国民收入结构、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产业结构层次、城乡收入差距等对农民创业机会的发生都会产生影响。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加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在非农领域内创业创造了更好的机会。其次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向特定空间聚集的过程。它是一个增长社会利益的过程,城镇化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转移过程中如果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不能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会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说,城镇化进程所创造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创业活动。(4)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民创业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它是农民具有创业精神的原动力。敢于拼搏、敢于冒险的价值观念对农民创业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其次,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左右着农民的创业意识。农民创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创业意识,它是创业风险意识、自信心以及成功欲望的体现,直接影响创业活动的发生。农民传统小农思想的根深蒂固,成为农民创业的主要思想障碍。农民创业意识的形成主要受其所成长和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求稳和不安于现状、求发展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前者对于创业意识的形成是消极的,它更多的受到中国传统的重农尚农、重实际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和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的影响。而后者则突出了发展,试图通过不断的变革和创新来改善生活环境,这种意识或者价值观促使形成了农民的创业观念,也是创新精神的动力。
三、返乡农民创业过程中遭遇的主要问题
1.农村传统观念的制约。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规则已逐步确立,市场对人们的影响在不断的增强,但传统文化形成的价值观念,如中庸之道、小富即安、单打独斗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观念导致农民在创业中缺少那种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缺少那种不等不靠的自主精神;缺少那种闯荡天下的开拓精神;缺少那种敢干的创新精神;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创业的心理准备不足,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使许多农民创业者错失发展良机,无法把握创业机会。同时,农民的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落后,市场的敏感性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创业积极性。
2.资金的制约。资金不足,无力进行一定规模的投资。资金的缺乏是农民创业的最大的难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70%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认为资金筹措困难是制约其创业困难的首要原因。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创业农民工的创业资金获取渠道仅限于自身打工积累和来自于亲戚朋友的借款,只有极少人争取了银行贷款。对于创办中小型养殖场或是从事家庭经营的创业者来说,创业前期的启动资金规模都在其承受范围内,但是随着创业的深入,其一旦需要扩大经营时,资金不足的缺陷便凸显出来了,而这类创业者因其与银行之间不对等的信息交流,再加上限制于自身经营条件,尽管其有贷款需求,但贷款条件不符,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资金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农民创业的顺利进行。
3.知识水平低。知识不足,视野狭窄,没有受过现代创业知识的教育,信息量不足。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确定投资领域和方向,从而使许多农民在创业中失利。尽管创业者自身人力资本在其外出打工时得到了一定的积累,但是,由于大部分创业者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和思维方式不开阔,该短处在创业初期时尚未凸显,但是随着创业行为的深入,其本身素质引致的短期行为愈加严重。由于多数创业者创业时采取的是家族式创业模式,而此种家族式的创业管理模式也掣肘了其发展,家族式的管理决策不民主,机制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对人才的引进缺乏吸力,使得企业发展难以壮大。
4.缺乏经营管理经验。长期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习惯于粗放操作,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又使农民失去组织大生产的能力,这就使许多农民在创业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而步履维艰。许多农民投资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5.创业的心理准备不足。由于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大多依靠打工经验进行创业,当遭遇技术更新、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市场信息等困难时缺乏制定相应的应急机制,当困难出现时容易停止不前,使许多农民创业者错失发展的良机。
四、提高农民创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加强支农惠农政策的执行力度。地方政府在农民工回乡创业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创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势必会对外出打工的农民产生较大的影响。有了相应的政策扶持,使外出务工农民看到返回家乡创业的成本相较于以前下降了,创业的行为得到了地方的认可,因此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这些人的返乡创业意愿。而且随着返乡农民在地方政策的扶持下,创业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还会在当地形成示范效应,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出打工农民返回家乡创业,扩大当地农民返乡创业的规模。
2.加强对农民创业的资金扶持,拓展融资渠道。资金缺乏是返乡创业农民工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解决资金瓶颈障碍,首先要调整对农村的金融政策,增加农村地区资金供给,对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多方面的融资服务。其次要发展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金融组织,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另外,要开放融资渠道,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创业资金难问题,可设立专项回乡创业基金,以县为单位成立互助基金,以自愿、有偿的原则对经营中出现资金危机的创业者进行必要帮扶,使他们渡过难关。
3.加强对农民的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者素质关系创业的成败。由于农民创业者受到资源要素、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创业历程非常艰辛,创业的起步阶段非常漫长。就目前的情况看,多数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创业培训,这就需要政府健全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体系,建立专门服务于农民工的创业培训网络体系。可由政府牵头,整合现有培训资源,依托高校、职校和中小企业,有计划的对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企业管理知识和相关的技能技术培训,拓展农民工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提高返乡农民工掌控创业和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
4.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吸引农民创业。良好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农民创业有着重要影响,它是农民具有创业精神的原动力之一。当前农民创业面临诸多困难,地方政府在农民创业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政府行为对农民创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到各级地方职能部门需要充分意识到农民创业对新农村建设、对城市化工业化的重大现实意义,各级政府要针对他们创业活动的实际,提供更多有利于农民因地制宜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用政策来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农民创业的宽松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创业者积极创业。
参考文献:
[1]王姝珺,等.湖南省农民工回乡创业、模式及效应分析——以望城等四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
[2]初明达.农民创业可选择类型研究[J].调研世界,2008,(3):22-23.
[3]徐辉,等.完善中国农民创业支撑体系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4):74-76.
[4]王姝珺,罗峦.湖南省农民工回乡创业模式调查——以望城等四县为例[J].经济论坛,2011,(2).
[5]毛泰鹏,等.农民工回乡创业——动因、障碍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