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是有效数学教学的灵魂

2012-04-29 08:19陈洁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陈洁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要善于组织、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体验和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可以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沟通中让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维;注重动手与动脑,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钥匙去打开数学之门.

一、精心设计问题,点燃思维的火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一般是通过产生疑问这一个环节开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良好的疑问往往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引起学生产生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思维的构建过程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思维活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养成. 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具有创意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形式把知识点抛出,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思维状态中.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不妨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至少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还要包含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在过去的教学经验当中发现,这一节知识点的讲解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内容,也是让学生对算法进行精准深刻理解的关键所在,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许多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进行思考,为了快速寻找到答案,于是思维就变得积极活跃起来,在课堂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落实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无论是复习还是教学新知识,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如何算出来的,尤其是在出现计算错误时,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就能有效地避免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引导学生优化思维的过程,思考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算出得数,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在教学新内容时,不是简单地给出结论或告诉学生计算的方法,而是带领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探究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对于两位数乘法,引导学生把它分解成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让学生知道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应该写在哪个位置,最后归纳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 学生理解了算理后,自己就能从直观的例子中概括出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印象深刻,于此同时也发展了数学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一节课的每个环节. 如果在一节课最后出一道稍难的题目来培养思维能力,或者特意上一节培养思维的专题课,这种仅把培养思维能力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中的某个环节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联系,在沟通中形成数学思维

新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要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处理好日常数学与课本数学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教师手中的那个木制三角尺,也不是在黑板上或纸上所画的那个具体的三角形,而是更为一般的三角形的概念,这事实上就已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应的“数学模式”的过渡. 再例如,正整数加减法显然具有多种不同的现实原型,如加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聚合,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增加性变化,同样地,减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比较,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减少性变化,然而,在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中所说的现实意义包括不同现实原型之间的区别. 这究竟表现了“二元的静态关系”还是“一元的动态变化”,则完全被忽视了:它们所对应的都是同一类型的表达式,如4 + 5 = 9,7 - 3 = 4等,而这事实上就包括了由特殊到一般的重要过渡.

四、注重动手与动脑,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还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和各种时机,尽可能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手、口、眼、脑等各器官并用,积累起多种多样的表象,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推动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极大地诱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数学产生欲罢不能的强烈兴趣. 例如:在学习“比较两数大小”时,不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摆和分配,使学生充分感知较大数总是能分成两部分的数学原理,并结合语言表述弄清楚两部分与较小数的关系,让学生摆一摆,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借助适当的手势和动作,帮助学生建立起动态表象,进一步感知大小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理解其中包含的问题的算理. 再让学生用手盖住大数中分成的小数中比较少的部分,然后剩下的是比较多的部分,再数一数比盖住的部分数量多几个. 这样通过利用教具组织学生动脑动手操作,把数学思维中的“操作——语言——符号运算”的思维过程,从具象和抽象融为一体,切实地让学生在思维中动手,在动手中思维,手脑并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继业.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态[J].教学月刊,2007(10).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2009(10).

[3]张忠诚.生成性只是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J].人民教育,2009(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