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英 刘艳玲 张宏雷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已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当代最具青春活力、最具创新性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更喜欢网络,也更依赖网络, “在网上”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状态,网络正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超大信息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紧抓网络时代的特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亟待解决和研究的新课题、新任务。
1 网络时代的特点
(1)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只要有网络终端,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上网,任何信息都可以进入网络,任何人都可以阅读使用。网络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在网上,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空间天马行空地独来独往,畅所欲言。(2)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迅疾性。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受众更加广泛,只要有网络终端,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取信息。信息的传播更加迅疾,尤其是在微博时代,任何信息都可以第一时间同步发布在互联网上,使人们了解掌握。(3)信息的良莠不齐。网络上信息量巨大,这些海量信息为人们的创造活动提供了无数可供选择的素材。但同时,在这众多的信息中,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信息占据着主导地位,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扰乱人们的价值判断。此外,网上还充斥着大量黄色信息,严重毒害人们的心灵和健康。(4)突破时空限制。网络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办公、生活和学习,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络会议等,使人们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场所和时间,最大限度地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2 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2.1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同时它又是虚拟的世界。网络的开放性使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访问各类网站,浏览各种信息,享受到现实世界中享受不到的无限自由,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症。而网络的虚拟性世界比现实世界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或随意欺骗他人,不利于他们承担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严重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
2.2 网络不良信息可能诱发大学生犯罪
不可否认,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为人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吸收。网络游戏的发展,往往会使很多学生沉迷其中,形成“网瘾”,容易引发学生的暴力倾向,造成抢劫等暴力犯罪。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发育的生理成熟期,精力充沛,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刻意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进而可能引发性犯罪等社会问题,给和谐校园、社会稳定带来危害。
2.3 西方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利用网络优势,通过网络输出他们的价值观,披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外衣进行思想腐蚀,而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发展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判断和人生取向,可塑性大,容易被西方资产阶级的宣传所迷惑,失去方向。如果这些学生在网上长期得不到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导引,大量接受的都是西方文化和不良思想的侵害,就会丧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3 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探索
(1)构建当代青年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当今高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发展十分迅速,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在校园网上构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网站,网站的页面要清新活泼,积极向上,融合青年人喜欢的视觉元素,使青年人一眼就能喜欢上。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设计视频、动画、诗歌、歌曲等多种形式,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大学生乐于学习了解党的知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构建覆盖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发展等全方位的在线咨询体系,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在网络中专门构建网络咨询模块,把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学校党政领导、教学相关部门领导、学生管理人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放在网上,附带本人照片、简介、主管工作等,让学生一目了然。学生无论是遇到学业疑问,生活经济困难,还是思想上存在困惑,心理上需要调适,都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上找到对应的老师,及时进行咨询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思想自然也就能够得到顺畅、健康的发展。
(3)充分利用人人网、QQ、微博、飞信等网络资源,加强思想引领。当代大学生紧跟网络发展,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经常利用人人网、QQ群、飞信、微博等网络工具进行网络社交,获取信息。作为学生工作者,要跟上网络发展,提高对网络的驾驭能力,建立大学生交流QQ群,注册人人网,开通微博、飞信等,密切关注网语网情,了解青年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营造共同语言,这样才能和青年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更加贴近,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亲密朋友,润物细无声,无形之中成为他们思想发展的引领者。
(4)重视校园BBS论坛的舆论引导。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论坛,但论坛往往成为学生发泄情绪和不满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人身攻击或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对此,BBS要设专人负责,对于不良言论及时引导,对于错误信息及时澄清。并且负责人员要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讨论方向,让BBS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讨论的首选、健康成长的引领地。
参考文献
[1]杨化.试析WEB2.0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2]李茜.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信息系统工程,2011(7).
[3]王升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再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
[4]李霞.浅谈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