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虹
摘 要:教育是不能没有感情的,“热爱学生”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师对学生所怀有的一种深厚的热情可称为“师爱”,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关键词:教育师爱实践情感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44-01
教育是不能没有感情的,“热爱学生”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师对学生所怀有的一种深厚的热情可称为“师爱”,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1热爱学生是我们中国教育的宝贵传统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孔子就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了“诲人不倦”的教育观点,要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学生也可以“当仁不让于师”。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成功的教育生涯中,也常常这样告诫别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心理学研究认为,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想得到自己周围的亲人、朋友和同学的关怀、信任、尊重和爱护,并且愿意用同样的情感去爱周围的人。而青少年学生更加在意的是学校中教师对自己的热情与关注。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更是一种社会性的评价。
所以,我认为,对学生的教育除了必要时的强制和惩罚以外,更需要的是说服、灌输和感化。尤其在学生因无知而犯下错误时,更不能轻易采取责罚的方法来“教导”他们。
本人任教的班中有位留级学生,在很多老师与同学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差生:迟到、旷课、粗暴、无礼、无心向学;更曾经对个别老师有过极为不敬的行为……
第一次见到这个“混世魔王”是在一次素描课上,我发现他在后排的座位上对着另外几位男生大声说话,其他人都在进行静物写生练习,只有他两手空空的。别人的投诉加上这次亲眼目睹他的不学无术,令我生气极了。于是走上前去,照例给予一顿严厉的批评,当他承认错误并应允“今后决不再犯”时,我也就理所当然地走开了。
说实在的,谁都知道,一顿严厉的批评对于这类学生来说是起不了丝毫感化或教育作用的。但在当时我不知道除了批评以外,还能有什么于意义上不显空洞的行为。而奇怪的是,经过这第一次接触之后,这么一个“劣迹斑斑”的学生却没有令我产生厌恶的“反感”,相反,我甚至觉得他是腼腆的。也许我能通过努力改变他吧?或多或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事情的发展正如我意料般顺理成章,他依然无故缺勤,依然无心向学。再三考虑之后,我不得不把他的母亲请到学校里来做一次详细的谈话。
他的母亲瘦小而羸弱,谈话中还不时地咳嗽着,加上语言不通的障碍,我们艰难地交流着。我了解到,他的父亲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管教儿子;母亲多病,因而脾气暴躁,母子俩常常是一开口就火花四溅,更加不用谈什么“沟通”了;然而他天生是善良而孝顺的。
2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下定决心要努力“改造”他
第一次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来,他显得有点紧张。他显然不知道自己又犯了什么错,但一贯的不良记录又使他很心虚地坚信自己一定又做错了什么。于是我先跟他讲了学校管理规则上一些与他有关的规定,比如旷课多了该如何处罚、缺交作业又是怎样直接影响到考试,等等;接着询问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还有他认为自己在家里的表现如何之类;还讲了父母亲的难处,母亲对他的爱与期望,尤其谈到母亲对他的赞许时,他竟然脸红得低下了头。最后,未等我开口,他自己说:“老师,我以后会尽量做好的!”我欣然了:“那你就努力吧,我看着你!”
接下来我观察到,经过这次谈话之后,他的确改正了许多缺点:不旷课了,迟到也少了;他母亲也说,他们母子之间多了许多话讲,有时还在假日里一起去公园活动……而最令我头疼的是,他欠交的作业太多了,一时补不过来,学习成绩当然是一直没有提高。所以,在后来的交流当中,我便着重引导他关注自己的学业,使他在课堂上也能像其他学生那样,拿起笔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虽然,相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来讲,他的进步实在不值一提,但是,他的确努力了!这也说明我们的教育起了感化作用,这是只有充满热情与耐心的教育才具备的魅力啊!
这样的学生,我们谁都无法断言他今后的人生成功与否,但我们都能够看到他目前点滴的进步。他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我们付出热情的努力,给予其师爱。前辈说,做“人”的工作是最艰难的。也许我们将要付出更多更多,因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师爱”正是这样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够感化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使自卑者自尊,使落后者上进,使悲观者看到希望,使冷漠者燃起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