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霞
摘要: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实现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是一个有较大研究空间、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视角,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实现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学过程的交往化,教学内容的时代化,教学环境的网络化,教学语言的艺术化,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交往化; 时代化; 网络化; 艺术化;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60-03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实现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是一个有较大研究空间、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师、学生及特定的时空范围等要素组成的系统内,教师凭借一定的条件把“有理”的理论诉诸“讲理”的教学实践过程,从而“以理服人”,实现理论课的教学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时代的产物。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视角,探索如何实现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教学过程的交往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介体等组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系统,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关键取决于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的成功定位。“灌输的方式是一种独白式,它单方面地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动性,凸显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而轻视甚至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发言权。所以,在新时期,尽管一些灌输式很有必要,但还是要更多地采用双向对话的方式。”[1]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而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在教育接受方面有着强烈的自主性:反对话语霸权,渴望平等交流。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从优化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环境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准确定位师生关系,构建教学相长的共同体,促进学生“愿学乐学”。师生对话的核心,是师生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坦诚相见;是师生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关照、互相包容、共同成长的关系。它不仅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话展示了精神追求的可能性,因为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2]
要真正做到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困局中解放出来,变被动的“要我学”、“教我做人”为主动的“我要学”、“我要学做人”,突出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自我教育能力,在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和教师主体意识的引导中实现对话与交流,理解与沟通。教师努力促进教学过程的交往化,教学中应追求“自我”与“自我”的相遇,只有师生都真诚地展示自我,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育场域,才能够有助于真正的“完整的人”的培育。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普遍认同、受到真诚信仰。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是其在大量活生生的实践活动和交往中不断提高的。
二、教学内容的时代化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前进的,马克思主义不应是人们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而应该让新的时代来重新审视自己、检验自己,并赋予自己以新的内容与新的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视角,我们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向大学生系统地讲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与时俱进地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最新课题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奥妙所在。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实践的,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恩格斯也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6]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聚焦于时代的发展、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冲破符号知识构成的封闭式圆圈,走向生活世界。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7]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每个时代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根植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之中,不断地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进行新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掌握,仅靠教师课堂讲授,从理论到理论,学生是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调研等实践活动,真切感受来自生活世界的震撼与冲击,直接触摸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巨大力量。
三、教学环境的网络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充分体现了历史前行的进程性与生成性。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世界。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迅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形势的变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网络环境正深刻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三观”的发展。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成长空间,从以往单纯而有限的现实世界延伸到了广阔而无限的虚拟世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丰富性、即时性、虚拟性、匿名性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乃至自媒体开拓了教学沟通的新维度并且导致质的变化,虚拟的沟通日益占据突出地位。我们要在创造性运用传统教育手段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和作用,切实掌握网络的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占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驾驭网络教学资源的技能,重视和加强对网络教育的研究,把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地主动拓展到网络世界。要以娴熟的网络技术开展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交互性、多媒体性来创造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的教育环境。一是开辟网络课堂教学,通过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校内外能通过网络接受到良好的、及时的学习指导;二是教师利用博客、电子邮箱、QQ群等网络平台开展师生对话和辅导答疑,组建网络学习型组织,开展专题性的学习和研讨;三是利用网络及时进行情感交流、心理咨询、信息沟通等,分析和回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8]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开放性上下功夫,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由外在型灌输学习向内在型意义学习转变,以增强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
四、教学语言的艺术化
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就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接受、内化与体验最终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世界在意识之外,在语言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9]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实践、走进生活、走进大学生的心里,才能够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学者指出,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话语体系从意识形态话语向学术话语、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的有效转换。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着眼于增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说服力、感召力,创新理论思维和话语体系,从传统文化、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发掘理论语言,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将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生动活泼、诗意挥洒、通俗晓畅以及平易朴实的语言,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解读,帮助大学生化解思想困惑,廓清思想迷雾,把握科学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不崇拜任何“绝对的东西”,它强调,“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0]结合时代特色,运用贴切的教学语言从分析和解决学生希望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政治素质培养、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开展有效教学。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用极具感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感,达到先声夺人、先声导人、先声服人的教学效果。[11]要营造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就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语言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不断地推动学生思维水平、理论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五、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坚决有力的政策措施,切实把这支队伍建设好,使之成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背景,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要在继续解放思想,尊重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要站在时代前列,自觉投身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就能够在教学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素质和条件要求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情、真用”的理论品格;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所以,高校要出台必要的保障政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提升职业使命感和幸福感,使他们“爱教”、“愿教”;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他们真正做到“会教”、“善教”。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既要提高教师地位,又要加强教师管理,严把政治关、业务关和师德关,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13]保障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八个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7.
[2]肖川.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1999(3):58.
[3][6][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337-338,284.
[4]田培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党建,2009(12):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7]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1.
[8]宋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教学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5):65.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20.
[11]郑琼梅.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优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5):121.
[12][13]袁贵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8,7.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