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拓展

2012-04-29 00:44曾长秋曹挹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

曾长秋 曹挹芬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个必然”、“两种生产理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分别是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49-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具有深刻内涵,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拓展,对进一步理解我们党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发展观

马克思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入手,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首先,提出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而人类的社会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认为:人类社会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变革,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

其次,关于社会发展阶段论与“两个必然”的论述。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有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依次更替的进程,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特征,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要经历若干种生产方式或社会形态。“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2]比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早提出了原始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几种社会形式,后来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排列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1845年,马克思针对德国社会的发展,指出不是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必须照此序列发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走不同的道路。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通过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在发展方向上,他明确地表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两个必然”的趋势,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

再次,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四是人的需求。据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有五层含义:一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力;二是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发展;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四是人的多样性需要得到满足;五是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恩格斯进一步探索了有关人类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问题。

恩格斯也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两种生产理论”。该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早已提出来,在他自己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又作出明确概括。他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4]人类社会最早的生产就包括物质资料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共同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他进一步论证了经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三者的和谐统一只有在公有制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并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有待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自觉统一中,人类社会将不再有贫困、饥饿、斗争,自然将用丰盛的礼物回报人类的善意。很明显,他的发展观强调制度因素和人与人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战争与革命年代的演进

在人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处在战争与革命年代,列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的“一国胜利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世界性的事业,单独一个国家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只有英、美、法、德等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共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这就是“共同胜利论”。列宁根据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即“一国胜利论”。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的历史性事业,需要全世界无产者共同努力才能共同建成。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只在一个国家建立,它的周围都是资本主义,而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然后激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

其次,提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先于西欧发达国家取得胜利。列宁指出,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存在,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条件。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不等于是前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既可能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也可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国家调节下的市场作为中介环节,试图通过迂回渐进的途径走向社会主义。1923年,他又提出了“必须实行全盘的改革”构想,要求实行与新经济政策配套的政治改革和文化革命。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首先,指出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必须研究国情。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5]国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一个国家的革命只有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才能取得胜利。毛泽东认为,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封建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盟者及其统治的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或多或少都有联系,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仅强大,而且根深蒂固。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枢和军事要地。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世界少见。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经济异常落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为依据。

其次,根据国情提出了战争与革命年代的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他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成功,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反帝反封建同时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改造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资产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领导,只能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些思想的提出,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和平与发展年代的演进

20世纪50年代,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年代。中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之后,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是:

其一,认识发展的基础。毛泽东将当时的中国国情简要概括为四个字——“一穷二白”[6]。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他集中集体智慧,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二,确定发展的目标。毛泽东结合当时的国情,制定了适合我国的发展目标。最初,他给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在五六十年内赶上和超过美国。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7]其三,指明发展的途径。毛泽东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在1955年指出:要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十年的艰苦努力”[8]。此后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进行了专门论述。所谓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其途径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其四,规划发展的战略。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9]1963年9月,他在讨论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时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家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江泽民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都与此一脉相承,是对毛泽东关于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和深化。

邓小平从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出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道路。

其一,从国情出发,明确提出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进而提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并作出回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二,在发展模式上,邓小平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他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三,在发展战略步骤上,邓小平提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要想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只有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在具体步骤上,他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用10年解决“温饱”问题,再用10年建设“小康”社会,然后用50年进入“富裕”阶段。其途径是深化改革,这是发展的动力,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仍然是发展,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其一,发展的重点是发展经济。江泽民多次强调,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问题。我国的近代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地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受制于人。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其二,发展必须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江泽民分析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敏锐地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前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0],我们要“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11]其三,要做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随着相互促进,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其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四、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现实拓展

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现实拓展,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一,发展为了人民,是发展的目的所指。我们党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求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强调“核心是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要求全党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发展的每一项事情都落实到具体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上。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精髓。

第二,发展依靠人民,是发展的动力所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要求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又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找到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基本要求。胡锦涛认为:全面发展,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坚持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坚持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的原理,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样才能使发展始终沿着良性发展轨道运行。

第四,统筹兼顾,是发展的根本方法。胡锦涛对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作了精辟论述:正确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善于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发展要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各个环节统筹好、协调好,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兼顾各方、综合平衡,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我们有了科学发展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也就有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制胜法宝。

第五,文化强国,是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六,建设和谐世界,是发展的新理念。2005年4月,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这标志着这一全新理念逐渐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12]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相互促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理所当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4.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10.

[7]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7.

[8]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39.

[9]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2.

[10][11]胡锦涛. 中共十六大报告(单行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20.

[12]胡锦涛.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05-4-23(1).

[责任编辑:庞达]

猜你喜欢
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笑傲2017乃至未来 三观之外你还需要“发展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阐述及辨析阿玛蒂亚·森发展观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障碍和路径探索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