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晗
摘要:插入语作为句子的语用成分,具有衔接语篇和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等重要作用。在汉语和英语中,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一定的语境或语篇之中,由插入语将上下文衔接起来并使之相互照应。但是作为句子中的非结构、非语法范畴部分,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我对英汉语言中插入语的特征、分类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可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形式复杂、情态精微的插入语,帮助他们说出更地道的目的语。
关键词:插入语;英汉语言;连接;情态;对比
一、插入语的语法特征
插入语也叫独立成分,不表示语气,和句子中其他成分没有结构关系,但在句意表达上却是必要成分。插入语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相对独立性,结构上不与句子成分发生关系(这决定了插入语与状语的区别),朗读时语速比较快,声调较低,形式上常以标点符号与句子主干分隔开来,例如“我的傻姐姐,中国的腕儿在美国当小市民不寒碜;再说了,您在中国还有什么事业?”(王朔《海马歌舞厅》)第二、位置灵活性,在句子的结构配置中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末,例如“一般来说,优秀的员工每月都会拿到奖金。”、“优秀的员工,一般来说,每月都会拿到奖金。”、“优秀的员工每月都会拿到奖金,一般来说。”第三、语用功能性,充当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结构纽带,即连接语篇结构和连接话语关系及语流的连接插语;或表达交际方的主观态度、交际策略以及表示特定情感的情态插语(这决定了插入语与嵌入语的区别,后者是表示对话语内容的补充说明),例如“倒是这个和尚道人,阿弥陀佛,才是救宝玉性命的。”(曹雪芹《红楼梦》)一句中,“阿弥陀佛”表示庆幸。
二、插入语的分类
(一)汉语对插入语的划分
传统语法学是按照表义作用对插入语进行分类的,概括的比较全面的是《复指和插说》一书,语言学家叶南薰、张中行将“插说”(即插入语)分成十四类:(1)引起对方的注意,如“你听”;(2)对情况的估计,如“想必”;(3)对实事的肯定,如“不用说”,;(4)对程度的估计,如“至少”;(5)说话人自己的态度,如“依我说”;(6)说话的性质,如“不瞒你说”;(7)情感态度,如“幸亏”;(8)信息的来源,如“据调查”;(9)事物的次序,如“首先”;(10)包括、排除或突出,如“特别是”;(11)更改或解释,如“即”,“或者”,“不”;(12)补充,如“此外”;(13)举例,如“例如”;(14)总括,如“总之”。
传统的分类有其合理之处,但插入语的总体性质是语用的,我们还可以从语用功能角度对插入语进行分析归类,即连接语篇结构和连接话语关系及语流的连接插语,或表达交际方的主观态度、交际策略以及表示特定情感的情态插语。
(二)英语对插入语的划分
插入语在英语中有时归为状语,按其语用功能来划分,可分为起逻辑连接作用的连接状语和表示人际功能的情态状语。
1.连接状语。连接状语(connective adverbial)既起到连接作用,又表示一定的语义,有利于帮助读者和听者了解说话人的思维发展,判断语篇的大致结构和交际的进展流程,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连接状语主要表示事物列举、先后顺序、语义增补、总结概括、因果关系、转折引申、对比让步、更换话题等语义。英语中连接状语数量较多,使用频繁,位置灵活。
2.情态状语。情态状语也叫评注性状语(commentary adverbial),它表示说话人对自己说话的语体、方式和讲话的实际内容进行评述[2]。表达形式多样,传递的是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可能性。根据表达意义的不同,情态状语可分为表示主观态度的插入语,和表示特定情感的插入语。
四、插入语的修辞功能
插入语往往可以赋予话语一定的表现力,“能使语言变为曲折,或增加情绪的色彩”,使话语显得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英语。汉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例如“Anyhow(不管怎样)you can try.”、“她年轻做媳妇的工夫,你想想,那时候的老人们,能像你们现在这样疼孩子吗?”(秦兆阳《两代人》)中的“Anyhow” 和“你想想”都使语句显得更加亲切、生动。
插入语能够赋予话语一定的语体色彩,使话语口语化或者书面化。例如“Wow(哇),what a fantastic goal!”中的“Wow”、“说真的”即为典型的口语句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中的“一言以蔽之”即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插入语时,除了考虑语义、语法因素,应该根据不同的语体选择不同的插入语,这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说地道目的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五、结语
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插入语的性质、特点作了基本的考察,通过对英汉插入语在位置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使我们对英汉语言中插入语的性质特点、结构功能、使用规律等方面的异同都有了一个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英汉语言中插语的本体及第二语言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伯荣.现代汉语教程[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
[2]封小雅.插入成分汉英对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