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名”中名词形化的可能性及其转换条件

2012-04-29 06:38赵丹
群文天地 2012年2期

赵丹

摘要:有关名词向具有述谓性的形容词转换的问题,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揭示了名词内部属性的丰富以及功能转化的可能趋势。而“副+名”现象因其语法结构使用上的反常规化及使用上的逐渐高频化,就成为了研究此类现象的最佳典例。各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写与解释。

关键词:副+名;名词;语义属性;转换机制

“副+名”现象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对它的研究呈现从描写到解释的研究态势。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以名词内部丰富的语义属性为着眼点,揭示名词形化的可能性发生机制。

一、名词内部语义属性预设分析

从世界存在的方式上讲,空间和时间是两个重要范畴,“什么”作为空间范畴对应了具有指称性的名词,“怎么”作为时间范畴对应了描述性动词、形容词。三者构成了语言的构架。而名词作为语义丰富的内涵词,可用“属+种差”的方式给予认定。

用用公式表示为:名词 = 属 + 种差(本质属性+一般属性)。

这里的本质属性是用来与该词的上下位概念的词以及同类的词区别开来的。如:“女人”[+女性] [+成年] [+人]这些本质属性与同类词“男人”[+男性][+成年][+人]区别开来,与上位词“人” [+人]区别开来,又与“美女[+美丽] [+女性] [+成年] [+人]”、“丑女 [+美丽] [+女性] [+成年] [+人]”区别开来。

这里说明,上述本质属性相当于词的一个个区别性特征,使之与不同类别的词语区别开来。但一个词除了本质属性即区别性特征外,不可避免的还有一些固有属性(一般属性)特征,虽然它们不具有区别性功能,但仍然是组成词语本身的基本成分,反映了事物的典型性特征。可以这样说,本质属性是词语最初存在的客观性,理智性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掺杂人们的主观认识,反映了现实现象的本质的固有的联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该词使用频率的增加,认识的深化,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所逐渐形成的人们对该词的主观感情色彩,一些具有色彩义的特征属性就会形成,从而使干巴巴的只有本质属性的词充盈起来,变成目前我们使用的词语。

总之,名词作为汉语中的典型词类,可以说,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义素构成的一个有层次性的复杂语义系统,同时又以这些义素为区别性特征与其它的名词区别开来,而当某些被赋予了人们对该事物的的感性认识之类的一般属性(包括一定的样子、个性、性状、颜色、声音、气味等)之后,名词就有了将其一般属性凸显出来进行动态描述的可能性。

二、“副+名”中名词功能实现转换的发生机制

“副+名”现象会有语感上的差异,是因为在传统语法上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的,因而,这是一种反常规现象。但是如果是反常规,为什么又大量出现呢,显然这里肯定有其内在合理性。

程度副词为何不能修饰名词,从意义上来说,程度副词都具有程度的量度差,应是对事物描述性的一种程度界定,而名词一般是有指称性的标记语用功能,故按常理程度副词作为“谓饰”不可能对指称性的名词进行程度修饰,二者也就不具有可组合性,这样一来副词修饰谓词性词语这条语法规则就发生失衡。

那么语言为何要如此发展呢?根据语言发展的演变规律,“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状态,如果其中某一种因为要满足新的表达需要,或受其它原因而发生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笔者作出假设,这种非常规化现象背后肯定一定的妥协,只有这样在语法上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就“副+名”现象,它的妥协性只能体现在副词或者名词上,要么副词向描述性功能转化,要么名词向陈述性功能转化。①先说副词转变的可能性。对于它的词性,语法学界至今还有争议,其焦点是因为副词的词汇意义较为虚灵,故它本身的意义内涵不够丰富,所以转化为描述性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它的语法意义,就程度副词来说,它只是表示一种具有量度差的比较性意味,只能起修饰作用,因而,副词功能妥协的可能性很小,它不可能变为陈述性的词语。②关于名词转变的可能性。根据第二部分对名词内部语义属性构成的预设,我们知道本质属性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发生功能转变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那么我们就只能寄托在一般属性上,而显然作为反映人们主观认识的一般属性,更多表达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该词所指称人或事物的描述性认识,所以与一般属性就恰好有了实现这种功能转变的极大可能性。

三、结 语

随着语言的发展,会出现一些看似反常规的语法现象,以适应社会团体对丰富语言的表达性需求,这些反常现象地出现之所以被接受,是对内部语言潜在能力的发掘与开发,是推动语言渐变性发展的内在力量,并代表着语言进一步完善发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显然是带有各民族自身特色的,承载了独特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假设这种由名词形化带来的“副+名”结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以存在并继续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邹韶华.名词性状特征的外化问题[J]. 语文建设, 1990(02).

[2]聂科丰.从词类范畴化理论看“副词+名词”结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

[3]卢福波.汉语名词功能转换的可能性及语义特点[J].思维与智慧,1992.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