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光路
高校辅导员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承担的责任大,任务重,因此辅导员更应该注意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1 运用心理咨询特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网络时代,面对社会期待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冲击,大学生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思想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要不断创新思路和对策。
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能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信任,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升华。由此可见,辅导员怎样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是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为了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提高咨询的效果就必须运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一些特质,比如说:热情、温暖、尊重、真诚、感同身受、积极关注以及面质等等。这些特质既是一些态度、观念,也是一些心理咨询工作的方法、技巧,是心理咨询师人格与技术的结合,它们对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及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所以,如果辅导员能把上述这些特质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 如何运用心理咨询特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 要充满热情,让思想政治教育洋溢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含着大量的与学生谈心的环节。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时,要注意激发学生与自己合作的愿望,做到谈心时态度充满热情、温暖,以便消除学生的紧张不安、怀疑犹豫等情绪,让学生感到可以亲近,增强谈心的效果。这就要求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注意有效运用倾听的技巧,言语上要充满关切,眼睛应注视着学生,不能东张西望或者表现漫不经心,要留心学生的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动作,做到全神贯注。辅导员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都要表达出对学生的热情,并努力体现温暖的氛围。同时也应该尽量多听学生的反馈意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和宣泄后,再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行说服教育,这样新的、正确的思想才能有效进入学生的头脑并进一步被他接受。
热情、温暖应该是一个优秀辅导员必备的素质。只有在面对学生时表达出温暖与热情,辅导员才有可能对自己的工作真正充满激情,才能让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洋溢着丰富的情感。
2.2 要懂得尊重,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打好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提出了著名的的观点——“无条件尊重”,它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给来访者创造出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咨询时,这种氛围可以使来访者感到被接纳并且受到尊重,促使他能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
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应该遵循这一观点,视学生为有情感、有价值、有独立人格的人,要打好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辅导员在表示对学生的尊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完整地接纳每一个有优缺点的学生。也就是对于那些价值观和自己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学生予以接纳,并在工作过程中能和他进行平等地交流。
其次,学生与辅导员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虽然辅导员在角色位置、经验阅历和一些知识结构上比学生要强,但辅导员决不能把这视为比学生优越的资本。在开展工作时不能表现出盛气凌人、无所不知的架势,也不能因为学生的某些过失、偏颇的想法或者经验的缺乏而流露出蔑视的神态。
第三,辅导员要注意以礼待人。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辅导员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无论学生富贵贫穷、相貌美丑、脾气好坏、地位高低、性别男女,都应该一视同仁,以礼待之,予以尊重,不能厚此薄彼。
第四,尊重并保护学生的隐私。如果学生将自己的秘密、隐私透露给了辅导员,辅导员应该对其予以保护和尊重,不能随便外传。当然,这也不是一味地要求辅导员迁就学生,不能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而是辅导员要以真诚为基础,对事不对人。
2.3 要表现真诚,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任的平台
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展现“真实的自我”,不要带假面具,不要伪装,要真诚地对待学生,争取做到表里如一。比如说在与学生面谈时,可以先和学生谈一些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思想等,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辅导员本身的这种真诚坦白行为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会因此而受到鼓励,喜怒哀乐情绪都能坦然表露,学会以真诚的自我与辅导员交往;而且,辅导员的真诚也能让学生感到自己被辅导员信任和接纳了,会感觉到安全。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可以不用有所顾忌地坦白表露自己的隐私、失败以及过错等,只有这样才对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利,并且能让学生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进一步认识和完善自己。
但是,真诚并不等于说实话。表现真诚时应该符合“要对学生负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所以,辅导员的真诚是指所说的都应该是真实的、积极向上的,而不是把什么都随意地说出来。因此,有些情绪、想法尽管可能是辅导员的真实感受,但如果对学生有害或者有损于师生关系的话,这样的情绪与想法一般就不适合直接表达出来。
2.4 学会感同身受,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感同身受是心理咨询的核心特质。它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指咨询师借助于来访者的言谈举止和诉说内容,设身处地地进入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去体验他的思维、情感。第二是指咨询师借助于自己的知识经验,把握来访者的感受和他的经历、人格之间的联系,以更好地理解心理问题的实质;第三是指咨询师运用心理咨询的技巧,把自己的理解与关切传达给来访者,以影响来访者并取得积极的反馈。感同身受对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和增强心理咨询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果学会感同身受,就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思想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让自己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理解学生,这样所起到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样能更准确地、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第二,使学生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产生一种愉快和满足情绪,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三,能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加强自我表达和自我探索,从而进一步提高师生双方深入沟通的效果;第四,对于那些迫切要求获得关怀和理解以及需要情感倾诉的学生,辅导员的感同身受更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学会感同身受,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2.5 运用积极关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积极关注也称正向关注、积极关怀,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关注来访者言语行为中的积极面、光明面,从而通过咨询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更要有效运用积极关注,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积极向上成长的动力,都有优秀的潜力。通过积极关注帮助他们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抛弃自卑,提高自信心。辅导员还要有效使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归属感,从而在辅导员所带的年级或班级集体内部形成良好的精神感应状态,增强良好的“向师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
在运用积极关注时,辅导员应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真诚并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同时,辅导员所运用的积极关注和激励必须能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作用,能使学生领悟和认同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从而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
2.6 谨慎应用面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面质又称对质、质疑、对立、正视现实等,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指出来访者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说的话矛盾等。而且要求面质技术的使用必须是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已经建立后,咨询师可以适当地、谨慎地使用。
在辅导员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存在上述问题甚至其它严重问题的学生,辅导员必然要协助学生对自己的信念、感受、行为以及所处环境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纠正一些错误观念、行为等,这时候辅导员就可以谨慎运用面质技术,激励学生放下掩饰,正确面对自己,面对现实,明确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并善加利用,提升综合素质。
辅导员在使用面质技术时注意一定要适当、谨慎。虽然说不敢使用面质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但是若过度使用,则有可能伤害学生的感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所以,在使用面质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以事实为根据。在所要依据的事实不充分、不明显时,一般不能使用面质技术。第二、辅导员要避免个人宣泄,不能将面质变成辅导员发泄情绪的手段。第三、更要避免人身攻击。不能把面质当作炫耀自己能力与智慧的机会,要在真诚、理解、关怀的基础上使用面质,并也要顾虑到学生的感情,避免学生陷入尴尬、痛苦状态。
总之,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果能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利用心理咨询的特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