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的起源

2012-04-29 00:44麻庭光
百科知识 2012年19期
关键词:大火罗马队伍

麻庭光

在遇到重大灾难时,消防队员往往是最先出现的“救兵”,他们常被人们视为危难时刻的英雄。但消防到底起源于何时?古代人是如何进行消防工作的?这要从我国的宋代开始说起。

宋代已有全职消防队

说起我国消防的起源,总是要提及宋代的军巡铺,这是世上第一支全职消防队伍。其实,早在春秋时期(鲁襄公九年,公元前562年),就有乐喜(又名子罕)组织队伍从事灭火战斗。不过,这种队伍是临时性的,随着火灾风险(主要是气候变化)的消除,消防队伍就不存在了。中国历史上,常设消防队伍的年代,只有宋代。这是为什么呢?

宋代是火灾高发的年代,早在北周建都开封时,北周世宗柴荣就考虑了居民防火的消防规划问题。和汉唐的市坊制比起来,汴梁城的街道宽度明显变窄,而且人口密度增加。宋代城内涌入了大量平民人口,他们居住的户型较小,占地不多;而汉唐时期城市中居住着大量官僚地主,后者的深宅大院占地广阔,因此火灾风险小。从宋代开始,城市虽然仍保留着坊名,但那只作为城市保甲管理的范围,各坊之间已经没有墙垣为限了。这样,城市平民住宅之间的火灾风险大大增加,一处失火,处处闻灾。宋代的火灾隐患,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上看到,不但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而且建筑之间缺乏有效的防火隔离,各种燃料把火灾隐患沟通起来,构成了宋代多城市大火的环境背景。

其次,宋代商业和手工业发达。为了满足对北方邻国的纳贡需要,北宋政府广开工商业之门,大规模的手工业的发展,为城市蓄积了大量的燃料。另外,宋代实行的强干弱枝政策,豢养了大批终身服役的禁军,这些人员和物资的集中调度,给中央管理部门带来很大的火灾风险。燃料即风险,在某些气象条件下,尤其如此。

第三,宋代气候变冷,这是气象学家竺可桢的重大发现,也是宋代沈括等人注意到却没有认识清楚的自然现象。气候变冷意味着干旱缺水并风干物燥,燃料长期冷却和干燥导致极易点燃,快速蔓延。与前朝相比虽然火灾的概率差不多(因为生活方式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蔓延成灾的概率却大大增加了。唐代(9世纪初)、宋代(13世纪初)、明代(16世纪初),都曾是我国的火灾高发时期,其中就有很大的气候“贡献”。

为了对付火灾,宋代推出了严密的军巡铺制度,以深入地方基层的军事消防制度来弥补灭火手段的不足。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开封)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这些军士的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为及时发现火警,军巡铺还在“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铺兵轮流更替,昼夜值班,风雨寒暑不避。发现火警,及时报告。楼下“有官房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并备有多种灭火器械。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军士便立即携带消防器械,奔赴失火地点进行扑救。但军巡铺缺乏集体操作的强力拆卸工具和远程射水工具,灭火手段有很多不足,因此军巡铺不得不深入基层,就近灭火,以便缩短反应时间,相当于间接提高了灭火效率。这是当时科技水平不足导致的特殊组织管理方式。

马可波罗在1295年前后访问行在(杭州)之时,仍然对当时超一流的大型都市(人口超百万)的严密消防管理制度(军巡铺)感到惊讶,认为东方的城市管理制度优于西方。但这是由于当时当地(杭州)的气候、燃料和人口都倾向于发生火灾,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选择。宋代的灭火手段落后,只好靠人海战术,就近对付火灾。尽管如此,杭州仍然发生了十几次大规模的城市火灾,受灾人群动辄数万人。由于人口密度高,建筑只能向空中发展,导致起火成灾的概率增加。不过只有足够的人口密度和相当的物质生产水平,才能发生重大城市火灾,并保证维持一支较专业的消防队伍。消防可以减少财物的损耗,却不能直接产生财物,因此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气候变暖,燃料缺乏,以及人口密度降低,杭州的消防组织传统很快就松懈下来,成为东方之绝响。不过,仰慕宋代文明的日本却将其部分地继承下来,并反过来把军事消防推广到我国东北地区,并随着东北干部的南下而推广到全国。因此,军巡铺制度对当前消防制度的影响仍然是间接存在的。

私人灭火队始于罗马

欧洲历史上,把灭火当作终极目标的灭火队伍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罗马,不过当时大都是私人武装偶尔进行的私下,灭火行为。其中,奴隶主克拉苏组织过的消防队伍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他的敛财手段之一就是组织灭火队,为别人灭火,同时勒索巨额报酬。通常是找到着火产业的主人,强行贱买后者正在着火的物业,然后把自己的奴隶队伍拉上去,扑灭大火,重建物业,随即售出,累积财富。通过这种手段,克拉苏累积了大量的产业,也给自己带来恶劣的名声。英语之中有一个单词叫做Crass(克拉苏),意思是厚颜无耻。

后来的人有鉴于此(克拉苏趁火打劫的坏名声),用自己的奴隶队伍免费为罗马市民灭火,以博取办公益事业的好名声。这个人确实得到了众口称赞的好名声,却也遭到了同时代更有野心的屋大维的嫉妒。公元前26年,此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决,他的消防队伍却被屋大维继承下来,继续免费为罗马服务(为其当皇帝的终极目标服务)。公元6年,罗马城遭遇大火,奴隶所组成的消防队伍在大火面前畏首畏尾、不能全心全意工作的弊端凸显。屋大维(这时已经成为罗马皇帝)解散了这只三心二意的奴隶队伍,重新组织了由解放了的奴隶所组成的队伍——“守望者”(Vigiles)。到公元26年时,已经有7个大队,每一队1000人,各负责罗马14个城区中的两个区的安全,包括风纪、治安和消防(防火巡逻和灭火战斗),其治安和灭火功能是现代警察部队和消防队伍的综合。

罗马的灭火工具包括勾叉、射水器、泵浦和投石机。其中一些是攻城用具,怎么会变为民用呢?因为灭火手段落后,开辟防火道需要动用重型武器来攻坚。这一灭火战术早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就已被采纳,是丢卒保车的无奈选择。不过,鲁国没有常备的消防队伍,当时的生产水平不具备维持常备消防力量的实力。罗马帝国极为繁荣,因此可以为公民提供公共的消防服务。“守望者”的成员被分成送水兵(用罐子装水运送),射水兵(用射水器喷水),巡夜兵(负责晚间治安和打更),消防队长(负责火场调查)等不同岗位。这种高度分工和协调组织,是宋代军巡铺所缺乏的,这是科技水平的差距,也是管理意识的差距。公元43年,罗马入侵英国,其手动泵浦技术随后也被罗马军队带到了英国,有部分实物在考古中得到发掘和证实(图3)。

即便如此,罗马的消防队伍并没有成功阻止发生在公元64年的尼禄大火。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火灾,大火蔓延了6天,当时罗马城的14个行政区中,3个区完全烧毁,7个区烧毁严重。与当时的气候干旱、外地移民集中、罗马的7座小山(坡形地势有助于火灾蔓延),以及消防提水工具依然不足有关。之所以被称作尼禄大火,是因为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为了转移目标,采取了迫害基督徒的做法,结果受到后世基督史学家的贬低,留下了很多大火是由尼禄引发的传说。

罗马消防队伍的社会地位一直在稳定上升之中,到后期,其领导和指挥需要有贵族背景才可以出任了。不过,根据公元200年前后罗马皇帝的私下意见,他并不建议小亚细亚总督复制罗马城的消防制度,因为消防活动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任何行动如果有组织,就会给国家的稳定带来危险。虽然罗马的消防队伍一直在加强之中,仍然不能挽救帝国衰亡的命运。中世纪之前的欧洲难以重现罗马社会的繁荣,也就没有组织消防队伍的经济实力了,所以欧洲最早的消防队伍(一说是1518年德国的奥格斯堡,另一说是1685年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都是在罗马消防队伍消亡1000多年之后重新组织的,与罗马的传统有着很大的差距。

【责任编辑】张小萌

猜你喜欢
大火罗马队伍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小罗马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面对一场大火
大火中的家——灾
大火是如何开始的?怎样才能停止呢?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