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懿
自古人们传说,古代帝王的宫殿里,地上铺满金砖。古代皇帝的奢侈生活是早有耳闻的,可是连皇宫中的地砖都是用黄金做的,这似乎太不可思议了。皇宫里铺的地砖真的是用黄金做的吗?在北京故宫金銮殿,地面上铺着4718块油润如玉、光亮似镜的地砖,它质地密实,走在上面不滑不涩,而且还叮叮有声,脆若金石,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砖”。但所谓的金砖并非真是用黄金做的,它实际上也是用泥土烧制而成,从这一点上讲,金砖与一般地砖也没什么不同。
砖的简史
砖是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用途十分广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就陆续创制了方形砖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生产规模、品质、花色款式均有了显著发展,人们常用“秦砖汉瓦”来指代那一时期精湛的建筑工艺。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除木制建筑之外最常见的当属砖制建筑。
战国时期,砖仅用于砌筒壳墓室。秦成阳宫用刻花砖板铺地,用空心砖作台阶,汉墓中已用砖砌穹窿,西汉明堂辟雍和王莽宗庙遗址中用方砖墁地。晋朝、南北朝开始用砖砌筑地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用砖砌塔、城墙等。但直至唐代,就是宫殿、寺庙也还是用夯土墙而不用砖墙。两宋时代的宫廷建筑,砖墙的利用率已远甚于前代。直到元代的时候,房屋才开始全部用砖砌墙。明清以后,渐成惯例。唐以前砖的品种规格已无迹可稽,对实物亦缺乏系统研究。直到北宋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才对砖的品种、规格有了周详的介绍。
明清以后,砖的品种逐渐减少,主要有条砖、方砖两种,但规格却日益增多,最大的城砖长一尺四寸七分,最大的铺地方砖边长二尺四寸。砖的质量与前代相比也有了质的飞跃,如“临清细泥澄浆砖”,质地细腻坚实,堪为城砖中的上品。质量最上乘的当属江南七府专为宫殿特制的方砖,其坚如钢铁,润如墨玉,敲之其声如罄,所以称之为“金砖”。如今遗存在故宫太和殿内二尺二寸见方的金砖铺地,堪称建材史中的一绝。
金砖的由来
金砖是一种两尺见方的大砖。从故宫营建之初,这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金砖就一直成为皇家的专用品。在故宫主殿中均铺有这样的方砖,主要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此外,在皇陵、天坛等皇家建筑群中均有使用金砖。
所谓金砖,并非真用黄金制成,实则用泥土烧制而成。金砖名称的由来大体有3种说法:一是,金砖由苏州所造,运送至京城,所以称之为“京砖”,后来演变成了“金砖”。二是,金砖烧成后,质地极为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属的声音,宛如金子一般,故名“金砖”。三是,在明朝的时候,一块金砖价值一两黄金,极为昂贵,民间唤其为“金砖”。据明代文献所载,明代烧造的砖称之为“方砖”,万历以后,多加“细料”二字,故又名“细料方砖”。清初烧造的砖,顺治时沿称“细料方砖”,顺治以后,才逐渐称为“金砖”,嘉庆时,称为“见方金砖”。
金砖具有光润耐磨、越擦越亮、不滑不涩等特点,既可以防止地下潮气上升,又可以把皇宫衬托得更壮丽。直到现在,故宫里的金砖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巨变和踏磨,还依然光亮如新,块块完好。金砖烧造的历史可追溯至明初,主要以苏州府烧制的细料方砖为主。据史料记载,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开始为营建北京城做准备工作。为了营建故宫,特甄选苏州府所烧制的细料方砖专供皇家使用。苏州是明代漕运的枢纽要地,河床内富有多年沉积的泥砂,其质地细腻,富含多种矿物质的胶坚泥,是制作金砖的上等原料。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的记载,制砖之泥是以“粘而不散,粉而不砂为上”。倘若以故宫乾清、坤宁二宫左右廊间通道金砖地面为例,至今已逾百年,历经亿万人次的踩踏,然而只有少量磨损,由此足见金砖质量之优。
金砖的烧制
金砖的烧制方法独特,工艺极为复杂,从选土练泥、踏熟泥团、制坯晾干、装窑点火、文火熏烤、熄火窨水,到出窑磨光,需要很长时间。明代金砖的烧造流程,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工部郎中张向之的《造砖图说》中均有周详的记载:大致分为选土、练泥、澄浆、制坯、阴干、入窑烧制等六道。仅选土一项就要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等7道工序,然后又要经过6道工序才能成为制坯的泥。选土的要求是“粘而不散,粉而不砂者为上”,然后将选好的细土用水浸透,用脚踏成稠泥,再用力反复摔打,使其结实,称之为“练泥”。泥练好后,把它装入模具,用平整的木板盖上,两个人站在板上用力踩实。经过这样好几道工序,终于制成砖坯,可以入窑烧制了。入窑后要以糠草熏一个月,片柴烧一个月,棵柴烧一个月,松枝柴烧40天,凡百三十日而窖水出窑。出窑后,还要用桐油浸泡,直到砖表面呈现光泽,才算最后制成。由于精工细作,金砖的成品误差极小,每块金砖的规格分别为二尺二、二尺和一尺七见方,同一规格的金砖大小误差不超过一毫米。当然其产量也是极为有限的。据记载,明朝为营建北京城而烧制的5万块金砖,足足花了3年时间。
金砖不但烧制的时间长,而且在六、七块中才能选出一块完整合格的砖,再加上官僚们验收时的刁难勒索,所以每块金砖运到北京,工部给一两多银子,是普通砖的几倍,但窑户也多规避不敢承担。因为烧窑是苦活,明初皇家建筑任务大,多用囚犯罚充,另外农民还要轮班服役当一年的“黑窑匠”。烧好的砖由运河经通专河运到北京,储存在北京鼓楼前东侧的方砖厂(今名方砖厂胡同)。为了应对朝廷的亟需,除苏州府外,周边的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等,均承担有烧制金砖的义务。
金砖运到北京后,官府会逐块检验,每块都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才能铺墁在皇宫里。墁地的工艺也非常严格讲究,首先要磨砖加工,使砖与砖的接触面严丝合缝,二尺的金砖,每一工只能磨3块。墁地时,一名瓦工加上两个体壮力大的助手,一天也只能墁5块。
御窑金砖独享尊崇
很早以前,苏州就有烧造砖材的历史。伍子胥营建苏州城时,就地取土,烧砖垒墙。如今在苏州的民间,还流传着伍子胥用年糕做城砖的传说。苏州郊县的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富、可塑性强,制成的金砖坚硬密实,并且苏州靠近大运河,运输方便,可以从水路直达北京通州。数百年来,金砖烧造的工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据史料记载,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苏州郊县的御窑村还存有御灶24座,金砖也就是在这一年停做的。建国以后的文物普查时,御窑村的村民姚兴民家中还藏着多块金砖,其中两块是明代正德元年五月出窑的,当属现存最古老的金砖了。
在众多烧造的窑址中,尤以陆慕的御窑最为著名。陆慕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西的御窑村,御窑的金砖,为陆慕地区的传统“四宝”之一。御窑村烧制金砖肇始于明代,“自明永乐中(1413),始选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砖长二尺二寸,径一尺七寸,其土必取城东北陆慕所产”。明朝永乐初期,御窑就为南京和北京皇宫烧制优质御用金砖,受到永乐皇帝的称赞并赐名“御窑”。明嘉靖中期,工部郎中张向之在苏州三年多,亲自督造5万块金砖,多产自陆慕御窑村。御窑金砖烧制进入全盛时期。金砖造价高达一块金砖9钱6分白银,相当于当时一石大米的价钱。清代的御窑,除继续为皇宫、官府衙门使用外,也为苏州园林、道观庙宇、巨富达官的厅堂所用。至今在御窖流传着一首民谣:“御窑要唱御窑经,御窑砖瓦有名声,御窑两字皇帝赐,六百年来到如今。”自古以来,御窑金砖独享尊崇。
御窑在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兴盛后日渐冷落,金砖也随之消失。但长期以来,御窑村村民烧砖制瓦的传统世代相袭。20世纪80年代,在失传70多年后,苏州御窑开始抢救这一传统的金砖烧制工艺,主要是靠窑户世家祖辈口述流传下来的经验,经过多年努力,这一传统工艺终于被成功复活。1990年,北京故宫维修时首次用上新烧制的金砖。
【责任编辑】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