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为附庸

2012-04-29 00:44徐南铁
粤海风 2012年2期
关键词:精品营造环境

徐南铁

今年参加省里的“两会”,有社科界代表在大会发言中自称是弱势群体,因为经费紧缺。坐在我身旁的两位委员当即在一旁嘟囔:给你们钱,你们也做不了什么有用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是政府的官员还是企业界人士,但从其态度足以感知文化的无能和无奈。在不少人眼里,文化建设即使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没有改变作为经济发展配角或附庸的地位。我们曾经张扬和流行一个口号,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每每举办文化活动之后,大家就坐下来数一数得到多少投资意向,有多少项目签定了合同,而文化就像脚手架一样,搭了台,演完戏,就拆了丢在一边。这个口号至今没有被清算,还挂在一些官员的口边。如今我们开始重视文化产业,可是在不少人心目中更看重的却是它的经济效益,其产业属性凌驾于文化属性之上。那些大项目,那些一哄而上的主题公园、创意园区等等,大手笔,大气派,煞是好看,但是远远不足以涵盖或者代表文化建设的意义,甚至有不少沦为“政绩”。其实文化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百姓生活的需要,也是增强幸福感的需要,没有必要成为附庸,为经济做嫁衣裳。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的素质,是建设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协调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各样有关人的问题,是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是大量生产文化精品。这些任务不可能简单物化,不可能仅仅建几座文化设施就能够完成。文化建设不是一时的热闹,文化环境的营造、文化氛围的形成、文化精品的产生,都需要时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细细密密的工夫。不能用算经济账的方式来算文化建设的投入产出。要形成出文化人才、出文化精品的氛围和环境。如果急功近利,只图好看,只着眼于统计数字,只为了获奖,那与文化发展的真谛就是缘木求鱼。

今天的我们似乎意识到一味强调GDP的危害,但是文化建设是不是真的可以腾飞了呢?当年毛泽东说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又说他主要指的是理工科大学,明摆着与经济不直接关联的东西可以忽略不计。这恐怕是一种弱国心态,也许还因为文化不那么容易为我所用吧。

猜你喜欢
精品营造环境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