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现在就要一代”吗?这是中国青年报和搜狐新闻中心联合发起的一项新闻调查。
所谓的“现在就要一代”是指一毕业就让家长给自己买房、别人有什么就想自己也马上拥有……如今,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总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立即想办法满足,即使孩子提的要求超出家长的经济能力范围,甚至根本不是正常需求,家长也会勉为其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总是想要什么立刻就要得到满足,一刻都不愿“耽误”。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来解读下在这种家庭氛围或者条件下长大的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父母如何改变孩子的这个问题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被娇宠的孩子在长大后所存在的问题一点儿都不比被忽略的孩子少。
那些被娇宠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家人的手掌心里,所有的欲望都被即刻满足,所有的愿望都能够成真。久而久之,他们树立起了这样的一种人生观:我是生活的中心,是舞台上最耀眼的光芒,我的存在是独一无二且应当被仰慕的,因此,我的所有欲念都应当被彻头彻尾毫无保留地满足,不然,所有的人和生活就都亏欠我,人生就是不公平的。他们要所有自己想要和别人拥有的东西,而且大部分时候靠的不是自己的争取和努力,而是向别人、特别是向家长索取。
而家长,那些将他们一手塑造成这样人格的人,那些从小娇惯纵容他们的人,也大多不顾及自己的能力范围,打破头、勒紧肚皮地满足着子女蛮横无理的要求。无论是棒棒糖、洋娃娃、好看的小书包、学习机、电脑、车子或者房子,家长都从不拒绝地满足着,让一切的得来显得那么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甚至,家长还会无意中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凭什么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家孩子没有,我们家孩子到底哪点儿比别人差了?”无不同情地说,这些爱子心切而又缺乏正确教育观点的父母,真是让人心疼又怒其不争啊!
这种被娇宠、被无限度满足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直接显现的,便是延迟满足能力的缺乏。顾名思义,延迟满足能力指的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诱惑的能力。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立刻到手,一刻也不能耽误,如果不能实现,就心里长草,坐立不安,对生活充满抱怨,闹得身边的人鸡犬不宁。缺乏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很难获得巨大的成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们总是在学生时代努力学习,以期通过刻苦的训练为将来的美好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一种最典型的延迟满足。人都想过舒服的日子,而眼下短暂几年的不舒服可以换取未来几十年的舒适,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都能算清楚这笔账,于是选择在该读书的时候努力奋进。而缺乏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却无法做到,他们不能让舒适感延迟到来,总是选择在想舒服的时候就舒服,想不学习的时候就不学习,根本管不了下半辈子那么多。于是,等到该工作的时候,他们便没有了重来的机会,舒服的日子结束了,贫穷甚至被人看不起的日子接踵而至,他们却无力还击。
比这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种总是被即刻满足的孩子很容易赋予生活错误的意义,关于这一点,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著作《超越自卑》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被娇宠的儿童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做法律看待,他不必努力便成为天之骄子,通常他还会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可以想见,这样的人是很难拥有什么独立性的,当遇到问题时,更多时候他们会要求别人来对他们的人生负责,而不是自己出面解决。似乎别人填满他们的衣橱和心灵都是理所应当的,父母给予他们的这种关注,他们会毫无章法地蔓延给其他人,似乎他们的爱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都对他们负有某种义务,都和他们存在某种主仆关系。他们根本没有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对他人产生兴趣,与他人平等,与他人合作,为人类的共同幸福与进步奉献力量。他们的人生观,似乎只有高人一等、无度地索取,而没有努力,更不要提什么奉献与付出。在他们的视野里,所谓的公平,是自己的愿望被百分百地满足,别人对自己完全地俯首称臣,而不是人人平等与天道酬勤。
毋庸置疑,这样刻薄且偏执的人生观会给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他周围人的生活带来种种灾难。父母终有老去的一日,然而世界上除了父母以外的绝大多数人,不会再像父母那样对他们没有原则地忍让和付出。于是,他们便使出浑身伎俩以维持自己原先的生活形态,这伎俩包括献媚、依赖和危言耸听。当一切以失败告终的时候,他们便崩溃了。轻则变得对社会失望,或者愤世嫉俗,人际关系破裂,孤老而终,重则变得反社会,患上种种精神疾病,产生轻生的年头,或者妨碍他人和社会的进步。
父母是一个人的重要他人,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最先接触、最先感兴趣的人,以后建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人生有着什么样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与榜样作用。对孩子无度的宠溺,无尺度地迅速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其实就是在用言行举止教育孩子,所有的等待都是多余的,人生就是一场豪华的自助餐,想要什么就去拿,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任何理由的延迟都是无耻的,任何需求的不被满足都是违反纪律的,自己就是世界的核心,就应该是所有人宠爱和关注的对象。在父母这样的行为和价值观下成长的孩子,慢慢地会变得只对自己感兴趣,而对外界、对他人失去兴趣。他们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也不在意别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不在意自己为别人、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而只关心社会和他人为自己贡献了什么,他们感觉自己是像神一般的存在。
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首先自己就应该有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所有父母的愿望都是让孩子快乐和健康地生活,而他们必须接受这个愿望有时会被延迟满足——孩子必须经历一定的挫折后才能真正健全的成长。一点儿都看不得孩子受委屈的家长,只能培养出受不得一点儿委屈的孩子,如果父母本身就没有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也无法想象他们教育出的孩子能够耐得住多少寂寞。
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懂得,人生本来就苦乐参半,所有的欢喜和忧愁都会正常地生长,没有人能够避免其中任何一样。不被满足的愿望会像满天繁星一样多且正常,很多愿望需要延迟才能够被满足,而有些梦想也许迟迟不会实现。即使如此,也不该对人生或者自己绝望,努力生活,与他人共存,关心别人有如关心自己,享受获得与付出的双重乐趣,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张薇薇,笔名竖心旁,作家,时尚网专栏作家,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著有两性情感类畅销书《男人来自东土大唐,女人住在西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