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远
闲话周公
洛阳是天下闻名的九朝古都,历史上与其有关的圣人贤达不胜枚举,而最值得后人缅怀铭记的,或许当属“元圣”周公。
洛阳城的孕育,肇始于周公营造洛邑。武王伐纣灭商后,对周公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洛伊,毋远天室”,打算定都洛邑,以便控制天下,可惜未能成行。直到周公辅佐成王时,方始着手营造事宜。洛邑建成后,周公又将象征王权的九鼎置于此。洛阳自此成为天下名都,上演了无数的历史风云变幻。
能够营造出一座名城,周公的才华气度自不必言说,但周公更大的功绩,当在于“制礼作乐”。秦朝以前,国家并未一统,诸侯林立,这从“八百诸侯会诸孟津”即可见一斑。如何维护天子的权威,始终是君王们头疼的问题。周公通过制礼作乐,确立礼仪规范,建构起了“亲亲、尊尊”的社会等级秩序,很为后人称道。春秋之时,孔圣人即曾入周问礼乐于老子,并时常感叹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社会等级秩序的败坏。
作为孔子一生最为推崇的圣人,周公的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渊源,而周公的品德,更是光照千古。武王病逝前,曾要传位于周公。在当时社会,尚未确立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周公继承哥哥武王的王位,亦未尝不可,周公却极力推辞。成王即位时,年纪尚幼,周朝国势又不稳,周公“恐天下叛周”,承担起了摄政重任,七年后又归位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在权势地位面前,仍然恪守等级规范,保节守行,想必也是周公受到孔子推崇的重要缘由。
以周公的才气和德行,似乎该当处处顺风顺水。可惜,周公曾受到了诸多非议。周公摄政之初,管叔、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不久又起兵反叛。还政成王后,有人到成王那里进周公的谗言,周公只有逃到楚地避难。所幸,成王发现了其生病时周公的祷词,幡然悔悟,周公方才脱险。对于周公的遭遇,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发出感叹,“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先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还总结出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名言。
作为一代圣贤,周公德才兼备,对于天下人才,却仍然求之若渴,达到“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的境地。一代枭雄曹操在其流传千古的名篇《短歌行》中,表达其网罗天下贤才的渴求,最终立意归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见周公纳贤的气度和影响。
几天前,我到洛阳老城周公庙拜谒周公,发现庙内游客寥寥,而元圣殿则已荡然无存。不禁想起孔夫子在论语中的一段话,“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感觉很是戚然。现在,又有几人还记得孔子之前的元圣周公呢?
牧羊人卜式
在汉武帝时期众多的名臣将相中,卜式并不起眼。司马迁甚至认为卜式曲学阿世,作《史记》时只在“平准书”一节中,提及了卜式的事迹。即便如此,也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个靠牧羊起家的河南人的全貌。
卜式父母早亡,他不但抚养年幼的兄弟成人,分家时,还把田地房产全给了弟兄,自己只留下一百多只羊,然后,到山里放养,开始了其“创业”历程。十多年后,卜式的弟兄们家业全败,卜式的羊却已达一千多头。看来,卜式确实很有经济头脑,知道像羊这样具有长期繁衍盈利价值的资产,最应当保有。
面对“破产”的兄弟,卜式充分显示出为兄者的宽厚仁慈,数次将自己积累起来的资产分给他们,严格践行了“兄友弟恭”的儒家道德规范。不止如此,卜式还多次发扬超前的“国家主人翁精神”,两次无条件捐献财产给国家。
先是在朝廷出击匈奴之时,卜式上书皇帝,愿意献出一半家产资助边境战事。皇帝派人询问卜式,无偿捐资是因为想当官,还是想申冤。卜式说:出击匈奴,贤良的人应该战死疆场,有钱的人应该贡献财物,这样才能灭掉匈奴。瞧瞧,卜式说的话,不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翻版吗?可惜,这思想觉悟太超前了,皇帝和丞相都觉得有悖常理,没有接受这无偿捐献的财产。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卜式的爱国热情却并未因此受到打击。过了两年,他又捐出二十万钱给河南郡守以资助贫民。皇帝这次彻底被感动了,物质奖励卜式,树卜式为“模范公民”,并授卜式以官职。卜式把奖金全部捐出,还推辞做官,皇帝就让他带着官衔到上林苑去牧羊。这卜式真有点“弼马温”的感觉,不过,和孙悟空不同,人家卜式的官职可没自己去要,是皇帝主动授予的!
皇帝看到卜式把羊放养得很好,大加赞赏。卜式这时说出了他的“牧羊治国”理论:其实治理百姓和牧羊的道理一样,让其按时起居,不好的立即清除,不让它带坏一群。皇帝觉得这理论新奇,先后让他当了缑氏县令、成皋县令。虽然“卜式未必穷一经”,但确实有施政才华,他在县令位上干得很是出色,很快又被提拔重用。
南越国谋反之时,卜式主动向皇帝请缨,愿父子齐上阵到前线报效祖国,其“主人翁”精神再次得到皇帝嘉许奖赏,“先进事迹”也通告全国。仍然因为思想超前,没一个人愿意效仿卜式为国出力。卜式则借此被擢升为御史大夫。任职期间,因反对盐铁官营和征收船税,刚直进谏,导致皇帝对其不满,卜式被降职。
虽然招致了皇帝的不满,卜式却并未放弃自己反对盐铁官营的主张。他抨击桑弘羊让官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的做法,认为官府应当靠税租维持开销,而不是直接参与经营来牟利。这想法,多么切合现在“政府退出市场,充当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竞争者”的提法。
两千多年前的卜式,创造性地提出了“牧羊治国”理论,可以说已经正确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遗憾的是,理论过于超前,也只能称其为空想。所幸,卜式最终得享天年。在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卜式的善终,或许也是其“牧羊理论”在个人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寂寞“二程”
在陆浑,赏罢湖光山色,我想起这里距“二程”故里似乎不远,遂向人打听如何前往。湖岸酒家的老板称:北去此地十数里的程村,有座程夫子庙,应是我要找的地方。
对于乡民,程夫子庙的称呼可能更为通俗直白。而依程颢、程颐所创理学思想的地位,两人确也顶得起“夫子”之名。程夫子庙,定是“二程”的祠庙无疑。
偏离了洛栾快速通道的二程祠,找起来并不容易。当看到伫立路间的“两程故里”牌坊,我很兴奋了一阵,待站到二程祠棂星门前,又隐隐有些失落。正是黄金周旅游的高峰时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程祠却朱门紧闭,落寞地隐身在民居之间,无人造访。
终于找到了守院人,他为我打开了二程祠的侧门。门方启开,那被深锁许久的满庭桂香,立时扑面而来。院内古柏参天、碑石林立,青砖小径、亭阁殿宇,处处透着清凉幽静。我身上从门外带进的几分燥热,立时消散。当年,程门弟子朱光庭随同程颢外出讲学归来,逢人便讲的“与先生在一起,如坐春风之中”,是否就是这种满鼻清香、心神清明的感觉呢?
行走在树影斑驳的院内,抚摸着那些饱经风霜、字迹模糊的石碑,不禁让人思绪万千。历史上,孟子之后达千年,方有“二程”吐故纳新,重新建构儒学,开创理学一派,撑起了新儒家的大旗。加之又是大儒周敦颐的门生,故后人谓“二程”“道接子舆、学贯濂溪”。在仕途上,“二程”却不得意。王安石变法时,因反对变法,程颢遭贬,终逝于应诏回朝途中。司马光、苏轼为首的保守派掌权后,程颐仍未得志,为避党争,他只好隐居在这耙耧山下,潜心著书讲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二程”的好友、理学大家张载的名言,可能也正是“二程”毕生的追求。其力倡的“天理”、“民本”思想,未能被用于治世救民,“二程”该是何等的无奈!
“二程”的学说,经由朱熹继承发扬,在元明清三朝又被执政者歪曲诠释,到上个世纪初,已成了专制愚昧的代名词。看到“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语句,人们很容易会想到“吃人的礼教”之类骂名。而今,当儒家复兴、国学兴盛之时,“二程”依然备受冷落,如同院中那两株枯死的古柏,高高挺立,枝叶却不再繁茂。
道学堂内,“二程”手持笏板,正襟稳坐,似乎正在为苍生黎民上书言事,真正的“言动不苟泰山严严之象,议论无懈大臣萼萼之风”。“二程”的师风,被誉赞为“和风甘雨”、“烈日秋霜”,能成为其门生者,当幸甚至哉!
最后一进院落内,断砖残瓦成堆,房屋破败不堪,可能还没来得及修复。引人注目的,唯有一通“程门立雪处”石碑。站在碑前,遥想当年大雪纷纷,程颐在室内歇息,门生杨时、游酢站立雪中等候老师醒来之情形,我真为二门生的恭敬虔诚而感动。程颐在梦中,是听到了九皋鹤鸣,还是望见了西岩戴雪?抑或,是仍在忧虑着黎民苍生,想着如何为生民请命?
这进破败的院落,想必此前曾用作学生教室。正房屋檐下暗黄的白灰墙上,依稀还可辨出一行暗红色大字标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故居和现代化口号跨越时空的结合,让人别生感触。近千年后,故居被用来教书育人,作为教育大家的二程,大概也是很乐于看到的。
可惜,琅琅书声此时亦不得闻。只有屋后耙耧山上传来的几声鸟鸣,无端增添了二程祠内的寂静和落寞。
东林万古心
初识东林,缘于中学语文课本里邓拓先生那篇《事事关心》。当时不谙世事的我,痴迷于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所撰名联的绝妙意境,经常幻想自己身回明朝,成为一介书生,穿行东林雅舍,过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书院生活,优雅而自在。
随着年龄增长,更多了解明末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后,我早已不再把东林书院当做文人读书和清谈的世外桃源。东林书院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涤荡乾坤”的志气和做派,倒让我生出无限感慨: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鼓舞着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为国计民瘼而慷慨直言?
依现今的眼光看,那帮在东林书院内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的书生,大抵要被归入“愤青”之列。但细细思量,东林党人的德行品质,实非那些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愤青”们所能比拟。顾宪成在朝为官时,权倾朝野的万历首辅张居正病重,朝中官员联名出钱到庙中为张居正祈福禳灾,顾宪成不愿同流合污,拒绝参加,他的好友担心他日后遭报复,便代他署名出钱。顾宪成竟然骑马追去,将自己的名字从名单中抹掉。这种不畏权贵,特立独行的气魄和胆识,足以震烁古今。对此,“愤青”们或许只有望其项背、心悦诚服的份儿了!
东林党首领人物顾宪成和高攀龙,均系博学之士。同古时众多“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一样,他们早年都曾入朝为官。居官之时,两人始终秉君子之心,持君子之行,完全不计较个人的荣辱进退。顾宪成曾言道,“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他和高攀龙以此作为评判是非善恶的准则,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冒着政治上的巨大风险,不断上书直陈时弊,大胆为天下苍生言事,因此触怒了皇帝,先后被罢官回乡。
历史上,文化名人政场失意后,大多郁郁寡欢。顾宪成和高攀龙却未沉湎于个人得失,也未选择归隐山林,两人志在世道,忧国忧民之心丝毫未变。他们自己慷慨解囊,联合多方力量,集资重建了宋朝大儒杨时在无锡创办的东林书院,在他们个人的人生和中国的文化思想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顾宪成和高攀龙讲学东林,崇尚有用之学,主张关心时事,加之两人声望之巨、才学之盛,书院很快凝聚起江南众多抱道忤时的读书人,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政治舆论力量。两位被罢了官的读书人,有此等号召力,确实罕见,也招致了朝堂上其他势力的恐慌和敌视。
翻阅史料,我常常惊讶于明末朝廷的乱象:万历后期神宗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光宗皇帝在位仅二十多天就一命呜呼,天启朝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飞扬跋扈,明末四大疑案的云遮雾掩……
在这样腐败没落的皇权统治下,东林书院那些书生们,满腔救世济民的热忱丝毫未减。顾宪成在给友人的信件中写道:“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东林党人身上,展现的正是这种圣贤豪杰的气节:稍有机会,他们就会上书弹劾各种贪赃枉法祸国殃民的黑暗势力;阉党势力气势汹汹扑来,他们泰然自若,慷慨赴死;魏忠贤下令拆毁东林书院后,高攀龙虽然悲愤,但仍然写下“蕞尔东林万古心,道南祠畔白云深。纵令伐尽林间木,一片平芜也号林”的不屈诗句……正是这种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使东林书院数百年后,仍然屹立在众多读书人心中,成为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前年秋,我有机会到无锡,专门前去拜谒了东林书院。院内绿树掩映,古朴幽静,小桥流水,安详雅致,一派江南园林风光,颇具文化圣地之韵味。行走在丽泽堂、依庸堂、来复斋、时雨斋等处,品读着一幅幅名联,回味着东林书院的非凡过往,心中不禁油然而生几分感动!
朋友介绍说,东林书院牌坊正面的“东林旧迹”题字,早先题写的是“洛闽中枢”,意在称赞杨时在洛阳“二程”和福建朱熹理学思想体系之间发挥的承上启下作用。顾宪成、高攀龙也称,他们所讲的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思想,渊源于孔孟之道。东林党人的情操、风骨、气节,所凸显和张扬的,正是生生不息、在中国正统文人心中传承数千年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殷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