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反思 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

2012-04-29 01:30:29马玲娥
成才之路 2012年2期
关键词:反思措施优化

马玲娥

摘 要:教师的智慧来源于反思。有反思习惯的人,一定会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策略,不断地产生新的思路和措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优化、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反思;优化;策略;措施

反思就是对以前的事物回过头来,重新进行回顾、思考,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升华,以获取新的知识、理念和方法的过程。反思是一种优秀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很实用的行为研究方法。一个人,只有善于反思,经常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教师的智慧来源于反思。有反思习惯的人,一定会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和策略,不断的产生新的思路和措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优化,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如同做实验,尽管课前的准备工作已相当充分,但在实验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实验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这就要求教师不应只满足于教案写好了,课上完了,作业批改了,还应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的所得、所思、所感,不断总结,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重视反思、学会反思、积极反思。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反思?反思什么?下面是笔者二十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感悟和体会,与大家商榷。

一、记录教学精彩之处,反思教学误区

一堂成功的化学课无不闪耀着教者智慧的光辉。每位教师在处理教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段激发学生兴趣的精彩导课;对知识重难点的创新处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语;对学生赏识教育的评价语等,平时教学中笔者都进行详细记录,以供日后教学参考。而在教学中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时,笔者认为采取实验教学、利用模型展示、多媒体图示等直观教学手段效果更好。例如,在化学必修(1)用苯萃取溴水的实验中,我们常认为萃取后分层而且有颜色层在上层,但学生却做出了几种不同的现象。当时笔者从中反思并受到启示:萃取现象与萃取液量的多少、原溴水的浓度大小都有关系,当溴水浓度大且用量比苯多时,苯把溴从水中萃取出来后有颜色层在水的上层;如果溴水浓度小且用量比苯少很多时,与上述现象相反;当两者用量相同时还会出现下面是水层中间是溴与苯的溶液上面是苯层的现象。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密度不同导致上述现象。由此可见要加强实验教学,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解释不同现象产生的原因。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会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有时语言表达含糊不清;有时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有时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有时习题目标层次不够、难易不当;造成教学中断甚至冷场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一定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思路不畅、不能很好掌握知识的原因,对情况分析清楚后,还要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二、注重赏识教育教学,反思教学行为欠妥之处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的伤害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上课回答问题答错了,教师不是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而是批评责备,甚至让学生站着听课。这样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后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了。对于差生,有的教师的态度可能会不好,这些都造成了对学生的伤害。毕竟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作为教师应保护其自尊心,肯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鼓起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更应不遗余力、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三、实施优化课堂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以下是“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的教学目标:

①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②知道平衡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③知道反应物转化率的含义。

那么,该怎样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方法一:教师直接说出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学生记忆和运用公式。

方法二:教师演示导出公式,学生记忆和运用公式。

方法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导出公式,然后理解和掌握公式。

方法四:通过实际的例子,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对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同时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得出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公式。

我们知道,上述方法都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转化率,但哪种教法更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呢?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新课标下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现在我们来共同分析上述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教师教知识,学生记知识,属于填鸭式教学。

第二种方法,教师试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但是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包办替代了学生的学习,无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第三种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探索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完成知识与技能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后面两个教学目标有所欠缺,学生的情感、兴趣没有尽情发挥。

第四种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事例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去分析、总结、概括,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愉快地进入到应用过程。这种做法,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教师也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反思解题方法优劣

教师之间还应有团结协调一致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强与同组教师的切磋、讨论与分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从总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例如,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细节处理是否得当,习题讲解是否透彻,是否还有新颖的解法等。例如,讨论Cl2与FeBr2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由于Cl2的用量不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也不同。我们知道,如少量的Cl2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如果Cl2足量时离子方程式则为:3Cl2+2Fe2++4Br-=2Fe3++2Br2+6Cl-。但当给出Cl2及FeBr2具体的反应用量时学生常会束手无策。课后我通过与学生交流讨论,发现若采用数轴法进行分析,学生较易掌握。以n(Fe2+)/n(Cl2)的比值为数轴进行分析:

当n(Fe2+)/n(Cl2)≥2时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当n(Fe2+)/n(Cl2)≤2/3时发生3Cl2+2Fe2++4Br-=2Fe3++2Br2+6Cl-;而当2/3

诚然,教学反思是无止境的,只有更好的教学,没有最好的教学。随着我们对新课程改革认识的逐步加深,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对过去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新课标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对过去的做法和看法有所感悟。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追求卓越,才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为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石。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翟远杰.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1).

(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反思措施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20:14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