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

2012-04-29 01:14:28付少艳
成才之路 2012年2期
关键词:参与学生主体初中语文

付少艳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对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充分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打破传统的固定式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真正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的情况下,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快乐教学入手,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参与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之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喜悦,好学、乐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佳境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教师在课堂上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到体验教学之中,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就关于在教学中开展快乐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探索。

一、再现真实意境,发掘语文知识体悟的快乐

“所有知识的源起都是由感官开始的”,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语言较为缺乏,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来引导学生理解、领会文章,如图画法、朗诵法、“喻拟”(模拟性营造课文所述情景)等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景联想或唤起其情感,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情境渲染效果。其中,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 朗读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技巧,也对有效课堂教学有着重大影响。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一定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枯燥讲解。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自身的特长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特长,提高教学水平,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对于自己的特长,教师要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进行运用,如朗读、板书、绘画等。这样教学可以充分的彰显自己的个性,使教学充满活力,这样可以把学生很快地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之中,进入学习状态。

2. 生活情景“喻拟”法

文学源于生活,语文教学所涉及的知识体验都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折射。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体验语文教学中的乐趣,自然、社会就是最佳的选择。学习八年级上册的《花儿什么这样红》时,可组织学生去观察各种花,然后让学生试着去探讨、拓宽课文涉及的内容,查阅资料,请教生物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请教有经验的花工师傅,收集课文中未讲到的关于花卉的知识。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中的内容,同时由于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自然也就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

二、导入问题情境,享受语文美感发现的快乐

“生活的智慧,毫无疑义地都源自于问号。”快乐语文教学显然不能局限于文义的理解上,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再创造、自悟自得。由此,教师应在语文教材授课中善于“播火”、善于发掘课文中蕴藏的美感。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入,燃起学生求知的圣火。通过自主的思考与学习得出结论,享受发现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中的《采薇》和《十五从军歌》都是描写了士兵对家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朗读两首诗,之后进行比较阅读,两首同样描写士兵,在手法上《十五从军歌》与《采薇》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在朗读后开展小组讨论,体味诗的语言美。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四首诗写的画面或场面的内容说出来。经教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教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

三、培育想象情境,感受情境创造的快乐

“相比较知识来讲,想象力更加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却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新语文课程标准就着重提出了要培养“健全的人”,其中很重要的品质就是“善于创造”。在追求诗意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但要使学生从中得到整体素质的良性发展,同样需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由快乐课堂拓展、生发,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通过开放性、实践化、富于活动性的课堂作业,使学生由情感驱动下的创造性“实践”,更自觉自发地靠近语文教学的“最近发展区”,启智、求美、向善。可以采用的是课本剧与“我是小导演”的教学形式。初中语文教材中往往包含有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为剧本,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来组织课文的初步学习。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的《孔乙己》时,就可以让学生分别去扮演“我”、孔乙己、酒店老板、其他顾客等,通过小短剧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感受情境创造的快乐。学生们在扮演不同的角色的过程中,可以细细地去体会故事中的人物,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深入的了解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毁灭的旧知识分子孔乙己的人物特点和心态。课文中“我”和孔乙己的对话内容是重点,而学生自己去扮演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必须要认真的阅读和分析课文,独立的进行思考。这样,课前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学习课文,而不是以往的单纯依靠教师课堂的授课。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留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由的发挥,学生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有着极大的兴趣,真正地实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把学生的潜力都激发出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处理好“苦学”与“乐学”间的关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群慧.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2).

[2]孙佰玲.初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河源市连平县元善中学)

猜你喜欢
参与学生主体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20:56:05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09:36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特点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18:59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飞碟探索(2016年10期)2016-10-11 2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