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2012-04-29 00:44贾立超张举王丰
湖北畜牧兽医 2012年2期
关键词:卫生条件副伤寒猪瘟

贾立超 张举 王丰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2-0035-02

2011年10月21日,辽宁省义县某猪场(有近百头猪)从县内周边地区引进50头仔猪,刚到猪场时食欲正常,3d后有个别猪出现腹泻,5d后波及全群,猪群腹泻较为严重,并伴有咳嗽。其中,有3头病仔猪皮肤发红,发病后于次日死亡。经现场临床诊断和剖检发病猪,结合实验室检测,确诊为仔猪副伤寒。根据该次发病情况,现将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发病原因

(1)沙门氏菌存在于健康猪肠道内、淋巴组织和胆囊中不会引起发病。仔猪饲养管理不当,圈舍潮湿、拥挤,猪群缺乏运动;饲料营养单一,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或饲料品质不良;骤然更换饲料、气候突变、长途运输等都是该病的诱因,当猪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就能迅速繁殖,引起内源性感染。

(2)该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多变时发生最多,主要于11月及翌年1~2月多发,有时也伴有混合感染,引起慢性病例的发生。常发生于1~3月龄(体重10~25kg左右)仔猪,呈散发性。

2临床症状

(1)发病初期多为急性经过,病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寒颤、常互相挤压、堆叠在一起;鼻镜发干,眼结膜发红,有黏性分泌物;病猪初期拉干粪,而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发病2~3d后出现咳嗽、喘,病情严重的猪在鼻端、耳、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紫色斑块,此时病猪迅速衰竭,行走不稳,弓背弯腰,毛焦肷吊,呼吸困难,衰竭而死。病程为2~5d,病猪身上出现紫色斑块者死亡几率较高。

(2)个别症状不明显或病情缓和者最主要的症状是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呈灰白、淡黄、黄绿、灰绿或污黑色,恶臭,常混有黏液、黏膜或血液,严重时肛门失禁,在吃食、躺卧或起立和行走时都可出现下痢,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有的病猪咳嗽时呈喷射状排出稀粪水。一般来说,经用药治疗转为慢性经过的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有食欲,伴有咳嗽症状,喜喝脏水。由于病程较长,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眼眶下陷,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3病理变化

(1)急性死亡病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变化。病死猪体表皮肤淡紫色,或有紫红色斑块;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与猪瘟的变化相似;脾脏不同程度地肿大,呈暗紫色,切面蓝红色;肝、肾、心外膜有出血点;胃肠黏膜红肿,有黏液附着,可见出血点,重者呈弥漫性出血;肺部有卡他性炎症变化。

(2)病程稍长的病例,其大肠黏膜有散在的麸皮状坏死物;回盲口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溃疡,有的溃疡互相融合,形成小块溃疡,有的病例可见整个肠黏膜特别是盲肠发生弥漫性坏死及糜烂,表面被覆灰黄色麸皮样坏死物,粗糙不平,肠壁变厚,缺乏弹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紫色或土灰色,呈髓样变化,甚至可见到灰白色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管变粗,为灰白色索状。部分病例其肝脏被膜下有大头针帽或小米粒大小灰黄色结节坏死灶。病猪脾脏正常或表现脾髓增生肿大、质度变实。肺偶见小叶性肺炎。

4诊断

4.1急性病例

仔猪副伤寒急性病例与猪瘟症状很相似,除了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判定外,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进行猪瘟酶标抗体试验、猪瘟荧光抗体检验及猪瘟兔体交互反应等。

4.2慢性病例

仔猪副伤寒慢性病例由于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都较典型,结合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该病常发生于1~3月龄仔猪;常在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差以及寒冷、气候多变时发生;有降低仔猪抵抗力的多种致病应激因素存在时发生。初期急性发生时,与猪瘟、猪链球菌病症状相似,需结合其他材料综合判断。慢性发病症状是持续性下痢并伴有肺炎症状;大肠(回盲口)有典型的溃疡或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肝、淋巴结等为干酪样坏死等。

(1)细菌分离培养。从实质器官分离出病原菌,该菌是直杆菌,菌体大小为(0.6~0.7)μm×(2~3)μm,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24h,长成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湿润的小菌落;在S.S培养基上呈无色菌落;在肉汤培养中呈均匀混浊,培养时间长时可形成沉淀和菌膜。

(2)生化试验。该菌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和蔗糖,不凝固牛乳,不产生靛基质。

5防治措施

5.1综合防制措施

(1)饲养管理。该病主要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不当及卫生条件不良而引起的。因此,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2)注射疫苗。可对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进行预防,口服免疫反应较轻微。剂量参考疫苗说明书。

5.2药物治疗

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对未发病仔猪进行预防性投药,并坚持与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效果。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沙门氏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抗药性,对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但在实际治疗中,最好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1)氟苯尼考,0.1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

(2)四环素类,0.07g/kg体重,分2次口服或注射,连用3~5d。

(3)喹诺酮类药物(盐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2.5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

猜你喜欢
卫生条件副伤寒猪瘟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难写字(十四)
仔猪副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临床诊治仔猪副伤寒的建议
浅谈猪瘟防治
2013年南京浦口区876份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分析
赖氨酸含量和卫生条件对饲喂 无抗日粮断奶仔猪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