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铜中毒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2-04-29 18:25:32李大秋
湖北畜牧兽医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铜猪只病猪

李大秋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2-0029-02

铜中毒是指家畜摄食铜元素过多或铜在肝脏等组织中大量蓄积,因突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所引起的一种重金属中毒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用高浓度铜饲料喂猪,具有抑制细菌繁殖和促生长作用,能提高饲料报酬,使猪体表皮毛红亮。但高剂量的铜进入猪体容易引起铜中毒,尤其是仔猪和种母猪,轻者出现食欲减退和腹泻,重者呼吸困难、贫血,最终衰竭而亡。此外,摄食高铜饲料猪只粪便中残留的铜排入环境中,会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1]。因此,研究生猪铜中毒的代谢和发病机理及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环保意义,现将生猪铜中毒的机理、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及诊断方法介绍如下,并提出综合性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法,供参考。

1铜的代谢

纯铜不溶于水,不能被直接吸收。饲料中大部分铜是以复合形式被胃和小肠吸收,仅有小部分以离子状态被吸收。铜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然后主要分布并贮存于肝脏(占机体总铜的72%~90%),其次是肾脏、心肌和脑等。铜的排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约有80%的铜通过肝脏经胆汁排入肠道,体内90%的铜随粪便排出体外,只有2%~4%的铜从尿中排出。一般猪对铜的耐受量是250mg/kg饲料,超过该浓度即发生中毒,大于500mg/kg饲料可导致猪死亡。一般在仔猪和生长育肥猪日粮中铜的添加量以125~200mg/kg较为适宜。

2发病原因

急性铜中毒多因驱虫或催吐等短时间内给予大量硫酸铜或采食大量喷洒铜盐的植物所引起。慢性铜中毒的中毒症状是急性的,这是由于肝脏中的铜突然释放进入血流所致。长期摄入铜含量超标的配合饲料、浓缩料或添加剂,是铜中毒常见的原因。

3中毒机理

铜中毒时,大量铜在肝脏中蓄积,很多重要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导致肝功能障碍,甚至肝坏死,当肝脏内的铜蓄积到一定程度后,便释放大量铜进入血液,血液中的铜浓度迅速升高并进入红细胞。红细胞中铜浓度不断升高,可降低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浓度,使红细胞的脆性增加而发生血管内溶血。发生溶血时,肾铜浓度升高,肾小管被血红蛋白阻塞,从而引起肾单位坏死、肾功能衰竭、血红蛋白尿,甚至尿毒症。同时,由于溶血时释放出的某些因子和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血浆肌酸酐磷酸酶浓度升高,导致骨骼肌受到损害。此外,血液中尿素和氨浓度增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铜中毒的猪常死于严重的溶血或尿毒症[2]。

4诊断

4.1急性铜中毒的诊断

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急性中毒时病猪表现为呕吐、腹泻,先排出糊状稀痢,后呈水样腹泻,粪便多黄绿色或暗绿色,并混有脱落的肠黏膜。最终由于心动过速、惊厥或麻痹、虚脱而死。

剖检急性中毒猪表现出剧烈的胃肠变化,胃底黏膜严重出血、溃疡,甚至坏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黏膜坏死脱落,十二指肠前段覆盖有一层墨绿色薄膜,大肠内充满栗子状粪便,回盲瓣基部有蜂窝状溃疡。必要时需测定血铜、肝铜和肾铜含量,肾脏铜含量超过25mg/kg干物质,便可确诊[3]。

4.2慢性铜中毒的诊断

慢性中毒病猪精神萎顿,食欲下降,体温在38.9~39.5℃,被毛粗乱。随着病情发展,病猪结膜苍白,心跳减弱,呼吸困难,张口喘气,肌肉无力,步态不稳,少尿或无尿,四肢、腹部、臀部皮肤发绀;后期病猪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心力衰竭,肌肉痉挛,体温下降至38℃以下,最终昏迷、惊厥或麻痹而死。妊娠母猪铜中毒常发生流产,死胎多为木乃伊胎和黑死胎。

临床诊断中因前期溶血症状不明显,需要综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判断:①肝、肾器官铜含量升高。肝脏铜含量大于500mg/kg干物质,肾脏铜含量高于80mg/kg干物质,可作为铜中毒诊断指标。测定肝脏活检样本含铜量是目前最可靠、最确切的诊断方法。②饲料中铜含量过高(添加量长期超过250mg/kg)或钼含量过低,可作为慢性铜中毒的参考指标。

5防治措施

5.1治疗

当诊断为铜中毒后,首先对猪只停止饲喂含铜饲料,改喂无铜饲料,并投喂新鲜白菜叶等青绿饲料,供给含0.1%维生素C的10%白糖水,任其自由饮用,3~4d后好转。病情较严重的,可用0.2%~0.3%亚铁氰化钾洗胃,并配合口服氧化镁,10~20g/次。采用上述方案治疗3d后,病猪一般可恢复正常的饮食,但是发生溶血的病猪则预后不良。

对于急性铜中毒的猪只,可用1g/L的亚铁氰化钾溶液洗胃,脱离危险期后,用100mg/kg钼酸铵和2g/kg硫磺粉拌饲投喂3~5d,直至病猪精神和食欲恢复正常。

5.2预防

(1)养猪场应建在未被工业“三废”污染的区域,定期采样监测饲料、饮水中的铜含量,从源头上避免猪只摄入过量的铜,减少铜中毒风险。

(2)正确使用和控制饲料添加剂中铜的添加量,一般猪饲料中铜含量以125~185mg/kg为宜。另外,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铁元素和锌元素,使猪体内的铜、铁、锌三种元素保持相对平衡,可以预防铜中毒[4]。

参考文献:

[1]王伟,韩博,史言,等. 微量元素铜代谢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8(9):33-36.

[2]戚成理,黄兴国. 高铜对猪健康及生产力影响的研究[J]. 畜禽业,2002(10):18-19.

[3]AUZA N J,王守忠. 反刍家畜铜中毒的诊断与治疗[J]. 国外畜牧科技,2000,27(3):46-49.

[4]杜森有. 猪铜中毒的诊治[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6):85.

猜你喜欢
中铜猪只病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2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猪饲料中铜和锌的替代来源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42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盐酸改性蒙脱土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