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在19世纪多彩多姿的俄罗斯音乐世界里,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俄罗斯钢琴演奏乐派乃至世界最受瞩目的艺术家之一,他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高难度技巧,他的演奏流畅、精确、动力十足,抒情优雅,大气磅礴。
一、拉赫玛尼诺夫生平与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Sergei—Vasilyevich)(1873.4.1—1943.3.28),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于一身。1873年4月1日他出生于俄罗斯诺沃戈罗德区的奥奈格的一个贵族家庭。4岁开始学习钢琴,1882年获得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并入校就读。学生时代,创作《第一钢琴协奏曲》、《青年交响曲》,1891年根据普希金的长诗《茨冈》而改编的独幕歌剧《阿列科》获得金质大奖,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跻身青年优秀作曲家的行列。1943年3月28日他癌症发作,卒于加州贝弗利希尔斯,享年70岁。
拉赫玛尼诺夫转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后,跟随以严格著称的钢琴教育家N·兹韦列夫学习,并有幸认识了安东·鲁宾斯坦、S·塔涅耶夫、P·柴可夫斯基等对后来他的发展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们。在柴可夫斯基的鼓励下,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激情日渐增高,大量的佳作陆续诞生。
拉赫玛尼诺夫同时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指挥家,他参与指挥了数部作品,如:比才《卡门》、圣桑《参孙与达丽拉》、格鲁克《奥菲欧》月之夜》等。
他是俄罗斯乐派举世瞩目的钢琴演奏大师,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演奏的作品,每一个音符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演出的实践经验,将会影响到创作;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创作力、灵敏的音乐色彩感觉,也会增进音乐的表现力,多种才能的统一,更多的是带来了创作和演奏中的优势互补。
二、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不单单只涉及钢琴领域,还有交响乐、室内乐、声乐曲、合唱曲等很多体裁,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分为:早期(1891-1900)。《第一钢琴协奏曲》(OP.1)、《科雷里主题钢琴变奏曲》(OP.2)、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悲歌三重奏》(OP.3)等等。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拉赫玛尼诺夫虽然还是个年轻的作曲家,但已初露锋芒,展现出非凡的创作功底。
中期创作(1900-1917)。1901年,《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问世,使他重新回到了辉煌的时代,同时,也开始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的国际生涯。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8)、《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19)、《十首前奏曲》(OP.23)、歌剧《里米尼的佛朗西斯卡》(OP.25)和《吝啬骑士》(1904)等等。
这个时期,悲剧性的风格逐渐的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表现的越来越厚重。高难度的技巧及多变的和声色彩成为他作品不可或缺的特征。
后期创作(1917-1943)。这个时期的作品有:《第四钢琴协奏曲》(OP.40)、钢琴和管弦乐队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等等。
三、拉赫玛尼诺夫
作品美学思想的表现
(一)继承性
拉赫玛尼诺夫生于19世纪下叶,当时正值瓦格纳音乐在欧洲竞相绽放,到处受到狂热崇拜,追随者趋之若鹜,后来居上的德彪西音乐也正如火如荼地蓬勃展开,各种新的音乐思维和创作观念也在紧锣密鼓地蓄势待发。然而,尽管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生涯持续到了20世纪上半叶,但是他竟然没有受到这些新潮流的影响,丝毫不为所动。吸引他目光与心灵并为之如痴如醉的,却是当时已经风光不再的19世纪西欧浪漫乐派和俄罗斯民族乐派传统,尤其是柴科夫斯基音乐中既富于浓厚的情感色彩,又蕴含着深刻悲剧性的创作风格,对拉赫玛尼诺夫终生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悲剧性
1905年革命,拉赫玛尼诺夫怀着忧郁和感伤离开了俄罗斯。沙皇黑暗的统治,社会矛盾的困扰,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的交替……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矛盾、彷徨和痛苦中度过的,饱尝人间沧桑的他,试图在创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1909年回到莫斯科,沙皇的残酷统治致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社会生活变革的切肤之痛,艺术家的敏感脆弱,在他的作品中,深切的被表达了出来。
作品中显现出的悲剧性风格,就是因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无情的打击。
拉赫玛尼诺夫毕生的作品大都贯穿着对“死亡”主题的思索,他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中的形象,阐述了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情结的形成。《愤怒的日子》是一首公元前一千多年古老的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曲调,作为代表音乐中最常表达“死亡”形象的主题,在拉赫玛尼诺夫后期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如《第一交响曲》《死亡岛》《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三交响曲》《交响舞曲》中都运用了这个经典的主题。无论在哪部作品中,只要听到《愤怒的日子》音调的出现,马上就可以联想到“死亡”,并且感受到拉赫玛尼诺夫带给你的心灵震撼。
(三)浪漫主义
他的作品始终坚持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世界上各种潮流不断涌现的同时,他却依旧作为浪漫派的代表,保持在其他激进人士眼中的单调保守。他的作品很少涉及社会体裁,更多表达的是丰富的内心情感,极具个性的音乐,精美、细致、流畅、感人。按时间来说,他的创作远远超出了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浪漫主义的流派范围,但是它仍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深受肖邦、李斯特,甚至舒曼、勃拉姆斯的创作影响。
19世界末20世纪初,当众多的作曲家都在追求改革创新,力求与众不同的时候,拉赫玛尼诺夫却真实的将他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他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作品,极具幻想和悲剧性质,抒情性和戏剧性使他的音乐富有诗意,感人肺腑。他所表现出来的充满忧郁的旋律表现出有别于欧洲音乐的个性及才华,展现了俄罗斯特有的民族气质和风格。这位历经磨难的艺术家在抗争命运的过程中,度过了痛苦与煎熬,以一种强大坚韧的力量,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展示了他对生命的诠释。
(作者简介:孟晓,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