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后货币政策效果评价及未来走势预测

2012-04-29 12:57苏雅
时代金融 2012年21期
关键词: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宏观经济

【摘要】金融危机过后我国运用的积极货币政策,使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涨,中央银行又推出了稳健型货币政策。文章进一步研究了该货币政策的效果,未来我国经济走势以及货币政策变化趋势。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效果走势预测

一、金融危机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先抑后扬的总趋势。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受到影响,经济受挫,央行随即实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加上中国在2010年调整了电、水、天然气价格等因素,虽然扭转了经济下滑趋势,但不可避免的又迎来了通货膨胀。

首先,从国内生产总值看,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14045.43亿元,比上年增长9.0%;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40902.81亿元,比上年增长8.7%;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以1978年为基础,2008年至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分别为1707,1864.3和2058.9。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国民生产总值在2010年都走出了低谷并有大幅提升。其次,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200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5.9%,2009年呈现出负增长态势,为负0.7%,2010年则上涨为3.3%,其中12月份上涨4.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样有上升趋势。

可见,在2008年和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我国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境,且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趋势。

二、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

进入2011年,即“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小幅的通货膨胀。为扭转该趋势,我国改变了货币政策,由之前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变到如今的稳健型货币政策。

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综合运用数量和价格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产业基金、债券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融投资需求。重点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行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

具体货币政策如下:首先,存款准备金率方面,2011中央银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3.0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达到21.5%;其次,存款基准利率方面,央行连续三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0.75个百分点,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分别为3.50%与6.56%;第三,公开市场操作方面,2011年中央银行新发行票据额明显低于到期额,使央行票据余额由年初的4万亿人民币减少到年末的2万亿左右。最后,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人民币,符合市场预期。M2同比增长13.6%,比前几年明显回落。

2012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审慎灵活、总量适度的要求,兼顾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微型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上述一系列的稳健型货币政策之下,中国宏观经济将何去何从呢?

首先,从国内生产总值看,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前三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9.7%、9.5%与9.1%。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下降到9%以下,全年GDP增长速度为9.2%左右。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延续了11年末的低增长率,保持了经济低俗稳定增长的态势。

其次,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2011年全年中国CPI增速为5.4%,远高于4.0%的初始目标。CPI同比增速由2011年1月份的4.9%逐渐上升至7月份的6.5%,之后逐渐回落到12月的4.1%。2012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回落至3.8%,涨幅比上年全年回落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

中国通过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和2011年以来,央行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向常态回归,社会融资规模基本适度。年内,央行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临近年末,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总体来看,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47万亿元,基本符合预期,规模较为合理。这一规模既有效满足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需要,也有效防止了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从上面GDP和CPI的走势也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2011年末开始出现回落趋势,且物价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遏制住了通货膨胀的势头,货币政策效果显著。

四、未来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2011年中国通胀较高的主要成因是需求拉动导致的食品价格上升,但同时也与大宗商品价格的输入性传导和国际能源有关。由于2011年年末开始,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同时发达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困扰增长缓慢,无论是成本推动还是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都可明显减轻。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继续回落。既然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那么中央银行会放宽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基调将由控通胀为主转变为稳增长为主,但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还会实行稳健型的货币政策,不会使经济出现大幅的波动。

首先,在利率方面,为抑制通胀上升,中国央行在2011年加息三次。目前,通胀压力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仍然存在,加上中国目前居民储蓄率为负,而且利率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指标,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金融体系剧烈震动,因此降息可能性较小。预计央行主要通过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比、适当提高贷款限额等来刺激经济增长,并维持基本现行利率水平不变。

其次,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随着流动性压力的凸显与通胀压力的回落,为增加市场的流动性,缓解经济下行压力,预计中央银行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中国央行首次下调准备金率。今年2月24日又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央行将在2012年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4次,每次0.5个百分点。可见存款准备金率会成为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再次,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由于2012年上半年国际短期资本继续流出会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回落,市场流动性短缺会持续存在,预计2012年中央银行票据依然会维持净回笼的局面,央行可能通过加大回购央票力度的做法来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截止2012年底,央票余额甚至可能回落至1万亿以下。

最后,在信贷方面,考虑到国内房地产成交量回落与价格下跌将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外需减少将持续打压出口,预计中国政府将实施定向宽松的信贷政策,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型住房、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融资等领域注入更多信贷资金。预计2012年人民币贷款将新增8.5万亿人民币左右,M2同比增速约为14%左右。

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自2011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开始回落。这种经济增速的回调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由于欧债危机卷土重来,造成了出口增速下滑;第二,房地产行业受到政府严格的宏观调控,从而使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第三,中央银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压制了经济增长。虽然货币政策将有所放宽,但由于欧债危机和打压房地产政策在2012年还将继续发挥作用,预计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全年GDP增速约为8.4%左右。

参考文献

[1]朱洁.2011-2012 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研究与分析[J].理论探索,2012(03):68-72.

[2]李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热点聚焦,2011(11):25-26.

[3]郭小林.二零一一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走向[J].中国建材咨询,2011(01):11-15.

作者简介:苏雅(1989-),女,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责任编辑:刘晶晶)

猜你喜欢
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宏观经济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从纸币到虚拟货币的转变将增强中央银行的力量
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思考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理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
外汇储备变动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历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