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部分地区和行业率先进行“营改增”试点,并将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文章从分析两税并存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入手,重点讨论了“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提出改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改革产业发展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相关情况
我国1979年引入增值税,199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草案)》规定,对所有货物销售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于2009年1月1日施行,增值税由原来的生产型改为消费型,机器设备可以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是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主要对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行为征收营业税。营业税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娱乐业9大税目。其中,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邮电通信业适用税率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适用税率5%,娱乐业适用税率5%(杭州地区)。这次税改,对这9大税目除娱乐业的其他8个税目都有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7%和13%两档,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为3%。这次税改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
二、两税并存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等,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重要的两种流转税,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税制安排,在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适应了当时的国情。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税制结构,其不合理性日渐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来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增值税主要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购进扣税法,即销项税扣减进项税,间接计算出对当期增值额部分的应纳税额。而营业税则对绝大部分应税项目的当期营业额全额征收,不能抵扣。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各管各,互不通气,不能互相抵扣,容易导致重复征税,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同时也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其次,从出口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来看,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对货物销售和劳务只征收增值税,而我国对出口货物征收增值税,同时享受出口退税,出口劳务征收营业税,营业税不存在出口退税这一说法。这使得我国的出口服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
最后,从税收征管的角度来看,国家税务局是增值税的征管部门,地方税务局是营业税的征管部门,随着企业竞争压力的加大,企业的销售和服务模式日趋多样化,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而销售和服务又分属国地税两个征管部门,导致销售和服务界定和比例的划分也越来越难,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销售行为的识别也越来越难,使税收征管面临新的挑战,对两个税务部门的征管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
三、“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一方面可消除重复征税,降低部分企业税收成本,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财税制度,另一方面也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上海改革试点企业的情况看,总体税负是下降的。在这次改革试点中,有近七成的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他们原来按5%税率缴纳营业税,现在就按3%缴纳增值税,也就是说,这部分试点企业的税负下降了。然而,不同的企业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增值额越大,缴纳的税款就越多。例如工业制造企业,设备购入较多,可作为进项税抵扣的金额就较大,其增值额相比一些以人工成本为主的服务企业要小得多。因此以人工成本为主的服务型企业税负有可能比工业制造企业高。而且,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税负也有可能有不同方向的变化。以交通运输业为例,由于现在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那么运输车辆等固定资产购入较多的运输企业的税负就会明显比固定资产购置少的企业低。
从微观来看,“营改增”使企业税负减了,企业税收成本降低了,特别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有利于开拓服务业市场,促进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完善,尤其对于运输业、信息服务业、创意产业等行业。此外, “营改增”能有效避免原营业税体制下的重复征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宏观来看, “营改增”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服务业竞争能力,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带来经济社会的整体繁荣。
四、相关建议
对于试点地区和即将开展“营改增”试点地区的国地税部门应做好税制衔接工作,不仅是试点企业和非试点企业之间,还有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包括增值税抵扣问题、营业税差额征税问题、销售和服务的界定和比例的划分,等等。这些都需要税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的业务知识,以应对即将出现的复杂的业务问题。
“营改增”顺应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63-292.
[2] 贾康.为什么要“营改增” [J].上海国资,2012(1):129-130.
[3] 迈伦·斯科尔斯,马克·沃尔夫森,默尔·埃里克森,爱德华·梅杜,特里·谢富林.税收与企业战略[M].张雁翎,译.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45-89.
[4] 郭家华.增值税扩围改革对第三产业的影响[J].理论月刊,2011(8):59-62.
[5] 张悦,蒋云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分享收入的影响[J].税务研究,2010(11):99-101.
作者简介:徐芸(1979-),女,浙江湖州人,硕士,会计师,杭州市地方税务局下城税务分局管理二科副科长。
(责任编辑: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