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和 曹秀实 赵玉明 王婉娟
摘要:“校村结对”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从理论上讲,高等院校是结对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推手,新农村建设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沃土;从实践上看,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是符合现实需要的选择,“校村结对”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
关键词:“校村结对”;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82-04
自2004年至今,党中央连续9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高度聚焦“三农”问题,足见“三农”问题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的展开和具体化,也是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旨在解决某些局部性、单一性问题的单项农村工作政策有所不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系列农村工作政策的战略集成,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1]。由此可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高等院校是人才、知识、技术聚集地,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且高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天职,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高校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本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校村结对”共建活动为例,就“校村结对”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和结论。
1“校村结对”模式的提出
“结对子”,自古有之。如管鲍之交、桃园结义等。“结对子”的妙处,古人也多有论述。《易经》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韩非子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对子的形式和内容、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并具有了鲜活的时代特征。2009年6月,湖北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委组织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通知》[2]等文件精神,根据湖北省高校实际情况及湖北农村现状,提出以“校村结对”形式服务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
1.1组织形式
由湖北省委组织部制定方针政策,湖北省教育厅、市县组织部制定行动纲要,高校、乡镇负责组织协调、资源调配,高校各学院、乡镇下辖行政村具体实施(见图1)。
1.2建设内容
本次结对共建的内容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具体提出了“五个一”的建设内容:一是建设一个好班子,增强村两委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二是制定一个好规划,提高村庄建设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三是兴办一个好项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四是建设一个好阵地,夯实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物质基础;五是完善一套好制度,提高村务管理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1.3考核体系
为督促各结对共建单位顺利完成共建目标,湖北省委组织部制定了详细的考核体系。该体系涵盖5个大项10个小项的考核项目及各考核项目的权重分布、考核的方式、项目的计分方法等具体的考评细则和验收办法。考核细则规定,得分在90分以下的学校视为不合格,不合格的学校不允许撤离结对村。细则还有2项一票否决的硬性规定:兴办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年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结对村必须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办公活动场所,否则均被视为考核不合格。另外,湖北省委组织部还要求将考评结果与结对单位的领导班子目标考核、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文明单位创建等挂钩[2]。
2“校村结对”的理论意义
2.1高校是结对村建设的重要推手
1)结对高校可为结对村建设提供、培养和训练人才资源。“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不解决,建设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培养人才是高校的第一大职能,是高校的优势所在。一方面,结对高校可以按照现有全日制教学模式直接为结对村培养、输送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可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的实际文化素质水平,通过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和发展农村继续教育等方式“订单式”培养实用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2)高校可提供项目经营所需资源要素。“生产发展”是“生活宽裕”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对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具有天然的说服力。而“兴办一个好项目”是“生产发展”的具体化,同时对“生产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结对高校虽然不可能以大包大揽来保证结对村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但与结对村兴办一个具体项目还是力所能及的。因为高校是人才、技术、信息的聚集地,同时由高校寻找、筹集项目资金也比村集体筹集要容易得多。高校具有快速聚集兴办项目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
3)高校可引导结对村村务管理民主化。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农村逐步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体系[3]。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下农村的村务管理离真正的民主管理还有相当的距离。在校村结对共建的活动中,高校通过教育培训、技术推广、文化引领,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相应地会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热情。另一方面,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高校作为一种亚文化范畴,其显著特征是将自身文化要素传播到另外一个亚文化群体中[4]。在校村结对共建过程中,高校的各种民主、科学、自由、法制的意识和信息将辐射到农村,渗透到农民的思想和观念中,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这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管理民主的实现[5]。
2.2新农村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沃土
2.2.1农村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重要生源地近年来,全国大多数省份出现了参加高考的人数减少的状况,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没有停缓,高校的高考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城市生源几无增长空间的情况下,农村生源成了各个院校争抢的“香饽饽”。有调查表明,地方高校生源的90%来自农村。这就意味着,地方高校必须面向农村发展,为农村培养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充分利用“校村结对”的有利时机和渠道,扩大高校在农村的知名度、美誉度,只有为新农村建设输送高质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才能赢得农村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提高高校在农村的招生竞争力。
2.2.2农村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吸纳地高校招生难,而大学毕业生就业更难,这是当前许多高校面临的“两难”。随着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国家提出了“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号召,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和广大农村就业、创业。因此,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包括乡镇)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之一,尤其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下。高校可以“校村结对”为契机,对内组织学生参与共建活动,增加对农村的认知,转变观念,调整办学思路和学科专业设置;对外积极与涉农组织交往,构建和谐公共关系,树立高校形象,为学生就业创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2.2.3新农村建设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拉动内需的现实需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广大农村必将是一方最热的投资热土。作为得风气之先的高校理应与国家战略同步起舞,抓住农村大投入、大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从新农村建设中分析学校的学科需求,从新农村建设中挖掘科研课题。通过“校村结对”渠道,高校零距离接触、观察和参与“三农”建设,高校可及时、精准地调整学科发展方向,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应用型研究,有效转化科研成果,进一步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
3“校村结对”模式的实践
2010年3月起,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学院)与湖北麻城市阎河镇柏子塔村和龟山风景区龟尾村结对共建,历时2年。共建工作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目标,按照“五个一”建设内容展开,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3.1健全组织,强化班子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的效率和效果。工程学院紧紧抓住农村工作的“牛鼻子”,从村两委班子建设入手,深入调查了解每个班子成员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准、政策水平、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科学评估两委组织的结构、功能、效率和文化。在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向上级党委提出了健全村级组织、强化两委班子的建议。上级党委根据建议,及时指导解决了柏子塔村班子成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和龟尾村村组织功能缺失、班子成员职责不清等问题。为了提高该两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拓宽他们对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视野,学院邀请专家学者专程到结对村作了新农村建设形势报告,并创造机会请村两委班子成员来校学习和交流,还带领他们到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等地参观学习。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结对村班子成员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力显著增强。
3.2理清思路,制定规划
建设未动,规划先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性工作。校村双方经过充分考察、酝酿,尊重民意,确立了立足现实、突出特色、操作性强的编制原则,确定了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突出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为重点环节的《五年村级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对村民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激励作用。以产业发展规划为例,工程学院结对的两个村都根据本村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有取有舍、有保有压,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方略。龟尾村确立了“一心三点”战略,即以旅游服务为中心,以茶叶种植加工为立足点,以竹林种植加工为支撑点,以休闲娱乐(垂钓、狩猎)为增长点,用5年时间打造鄂东生态名村的发展战略;柏子塔村也确立了“一园两业”战略,即以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综合开发为龙头,以乡村旅游业和种养业为两翼,用5年时间打造鄂东旅游名村的发展战略。
3.3突出特色,兴办项目
“建设一个好项目”是“五个一”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核心和基础,直接关系到村级集体经济的积累和农民增收,是农民关注的焦点。按照力所能及、突出特色、确保成功的项目设计原则,校、村双方分别确立了龟尾村茶厂改造升级项目、柏子塔村林果带建设项目。在龟尾村茶厂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学院先后投入9万余元修缮厂房、升级设备、拓宽销售渠道。现在茶厂每年可多加工2 500 kg鲜茶和50 kg干茶,村级集体经济可增加收入18万元;在柏子塔村林果带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学院投入6万余元引进新品种红冠桃树和油茶11 000株,这些苗木沿村公路两侧种植生长,形成了林果带。如今,这些苗木每年为柏子塔村创造的资金收入就达5.5万元。
3.4完善功能,夯实“阵地”
村部是村两委班子的办公活动场所,是村经济、政治、文化、信息中心,是干部群众物质和精神家园,是村组织的“战斗阵地”。工程学院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适用、美观大方”建设原则,积极参与村部建设,先后斥资5万元改造龟尾村村部,新购农业科技图书近1 000册充实农家书屋,赠送10台电脑建设农家信息室。在校村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村部面貌焕然一新。一个集便民、信息、医疗、文体活动及党群议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崭新的村部被干部群众称为农村管理的“司令部”、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3.5完善制度,管理民主
如果说阵地是硬件,那么制度就是软件,“两手都要硬”。民主管理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治理手段,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而民主管理,需要制度保证。两年来,工程学院参与结对村制定、修改各项管理制度30多项,有力地促进了结对村党务、政务的民主管理。
4“校村结对”模式的实践意义
4.1政府主导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完成的任务,它必须借助于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6],“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建设模式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流共识。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下,新农村建设的三方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民整体上自主意识较为薄弱,自主能力不强,经济能力也较弱,很难发挥主体作用;而社会力量因利益、体制、机制等原因束缚,较少有主动参与的。因此,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导即主要由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带有一定的强制色彩。从本次“校村结对”实践看,政府主导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推进速度快。本次校村结对建设,由湖北省委组织部主导,凭借其雄厚的政治资源和对干部的影响力,组织部的行政指令在高教系统和市镇行政系统的传递高效快捷,使得校村双方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效地对接。
2)覆盖面广。新农村建设如果单纯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推动,一些老少边穷的村庄可能会成为永远被遗忘的角落。因本次共建活动是由湖北省委组织部直接主导、省教育厅积极部署的,高校不分强弱,村庄不分贫富,全面推进结对共建。据统计,湖北省高校系统有63所院校与111个行政村进行了结对共建[2]。
3)强化了高校的社会责任。如果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很难将资源配置到农村。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大背景下,由政府主导,有利于强化高校的社会责任,促其承担和积极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4.2“校村结对”的普适性意义
在国内各省市高校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先后涌现出多种模式,如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模式[7]、南京农业大学的“百名教授兴百村”模式[8]、浙江大学的“湖州模式”[9]等。这些模式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农业院校服务传统农业地区、重点高校服务经济发达地区。但在众多的模式中,有没有能适用于为数众多的一般性院校而为众多的一般性农村服务的模式呢?回答是肯定的。
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10],各级各类高校总有一些相匹配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满足农村建设需要。实践表明,湖北省的“校村结对”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本次的结对共建,校村几乎是随机配对的。但“五个一”建设内容村村需要,“五个一”建设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几乎每个学校都具备或稍加整合后具备。湖北工业大学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普通院校,结对的2个村一个位于山区,一个位于丘陵地区,都是地处革命老区的贫困村,工程学院对结对工作中的村两委“制度建设”、“班子建设”、“阵地建设”、“规划编制”等工作,完全依靠校内力量完成。而“林果种植”、“茶叶加工”等农业项目并非工程学院专长,但是湖北省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资源丰富,工程学院通过整合这些资源,也较顺利地完成了农业项目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纯阳,王奎武,杨金海.农业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种新模式——来自湖南农业大学“双百工程”的启示[J].中国农村科技,2006(9):58.
[2] 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高校“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考评验收文件资料汇编[Z].武汉: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组织处,2010.9.
[3] 桑运川,刘璎瑛.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913-6914.
[4]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 周登高,廖湘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策略研究——“威斯康星思想”的启示与借鉴[J].前沿,2007(9):216-218.
[6] 陈至发,程利仲.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与全社会参与——嘉兴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机制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24-29.
[7] 刘志芳.太行丰碑,心血浇灌[J].教育与职业,2003(21):8-15.
[8] 蒋建科.江苏百名教授兴百村人民[N].人民日报,2003-09-08(11).
[9] 浙江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EB/OL].http//www.jub.com.cn/xwzx/gdjy/sxkd/20061202_52452_3.htm,2006-12-02.
[10] 邓蓉敬.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观点综述[J].资料通讯,2006(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