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思考

2012-04-29 00:44朱晓燕
中学生物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教师

朱晓燕

摘要对当前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就初中阶段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及概念教学实效性进行思考。提倡顺应认知学习理论,开展师生间民主的对话与交流,主张通过观察、实验等感性认知活动,展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发展性自我建构。

关键词概念教学生物学概念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的理解与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形成并理解概念,明确所学的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同时,发展学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释生命现象,为生物科学的继续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提高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如何更好地建构概念知识网络等方面展开讨论与思考。

1目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削平思维梯度,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概念教学中,教师仍习惯采用讲述的方式直接给出定义,直接进入抽象概括阶段,对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学生对学习概念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背诵,对概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生物学的学习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层面,思维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能力培养也受到局限,阻碍了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2对生物学概念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2.1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了概念教学的发展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概念的结果,而忽略对概念形成的介绍。教师引入新概念的过程过于简单,忽视对定义表述的诠释就匆忙转入练习。这样做将导致:(1)新概念的引人不能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不能较好地纳入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导致了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偏低,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产生畏难情绪。(2)学生对概念缺乏实质性理解,对某些概念的认识容易出现偏差。如学生容易将“非生物环境”错误的等同于“自然环境”或是“非生态环境”;将“呼吸作用”与“呼吸运动”混为一谈。(3)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培养其生物学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生物学科素养。

2.2学生对概念的机械记忆,使概念学习停留于表面

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思考,习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将出现遗忘或是自然衰退,对概念似是而非的理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对植物细胞的学习,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像叶绿体和细胞壁等。由于学生多采用背诵等机械的记忆方式,并未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真正的理解,不能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有部分学生产生混淆,教师在检测时发现学生会将植物有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错记成“线粒体”,或者“叶绿素”等。

2.3前科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对概念的正确建构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或者日常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对一些生物学概念存在着混淆或是错误的认识,对生物学概念的形成产生干扰。学生不容易通过内部的、本质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属性来理解科学概念。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给学生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自己建构概念,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如果学习之前,教师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和了解,再加上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模式,学生对概念理解上的偏颇,未必能立即反馈给教师,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产生偏差,如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光合作用”只发生于白天,因为需要阳光,而“呼吸作用”只有晚上才产生。

3改进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

实验对象为两个情况相近的班级: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10)班作为实验班,七年级(14)班为对照班。这两个班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年龄情况都很相近。在实验班七年级(10)班,教师充分保证概念教学的课时,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在对照班七年级(14)班,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讲授法结合练习题巩固来进行概念教学。

3.1研究方法

测试法、观察法、访谈法。

3.2数据与结果

两学期中两班成绩统计见表1。

由表1可知:上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从各项指标上比对照班稍微要强一些,但无明显差异,大致相当;但是实验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指标比对照班明显要强,只有优秀率的差异变化幅度相对小些。这说明对相当一部分中等或中等以下生来说,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可以看出,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影响相对小些,而对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生,这个差距正在越来越大。

从两班学生平时学习生物学的情况来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越来越高,表现为上课认真,积极提问,一些成绩原来不够理想的学生也对学生物有很高的热情,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而对照班的学生不喜欢提问,不喜欢问为什么;有的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就几乎放弃了学习。

4对生物学概念教学结果的思考

要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必须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对认知学习理论、教材、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展开研究。

4.1概念教学应该建立在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

真正的对话应该是双方的一种探讨与共同建构,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信息获取能力、交流的能力、质疑和批判的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可以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得到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对话与交流达到一个更高的思维层次。存在于生活认识和科学认识之间的偏差和错误,也可以在师生的对话中得到及时的澄清与解决。教师对于话题的引导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该精心设置真正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促使学生调动思维,对概念本质特征进行讨论与交流。

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交流中发现,学生对“呼吸作用”与“呼吸运动”两个概念产生混淆,通过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才真正理解了两个概念间最本质的不同。

附:有关“呼吸运动”及“呼吸作用”的对话。

师:大家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呼吸运动?什么是呼吸作用?它们是相同的概念吗?

生: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就是呼吸运动。外界气体进入肺是“吸”,排出是“呼”。

师:在七年级上册中,大家学习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哪位同学能和大家分享下你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生: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师: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它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呼吸运动的完成主要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呼吸运动的意义是完成了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动物和人的呼吸作用与植物相似,当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进入了细胞内的线粒体时,在

线粒体内氧气分解有机物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水等代谢废物并释放出能量,这就是动物和人的呼吸作用。

4.2在概念之间构建起网络体系

教师围绕概念的学习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与对知识的迁移。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置于“前置知识”的铺垫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越过学习障碍点。而这些铺垫工作对学困生尤为重要。如“呼吸作用”的学习要用到化学知识,而学生在上初一时还没有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那么,教师在学习相关概念之前,必须将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补充。

在理解科学概念时,教师要将零散的概念系统化,帮助学生理清各种关系,进行比较与区别,明晰其从属关系,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附着点,才可能实现有效学习。如为了帮助学习真正理解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通常会用到一个数学上常用的从属关系图(图1)来说明三者间的关系: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上有遗传信息的一个片断。这个方法还适用于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及分类学各等级概念的学习。又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根据“生物”个体形成“种群→种群构成群落→群落构成生态系统”这一线索,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按照它们概念的外延大小排列进行串联。这样学生易懂、易记,效果会比较理想。

4.3概念的形成必须通过感知活动、观察实验、经验事实等一系列准备

初中阶段学生还未进行系统的生物思维训练,其生物学知识、经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较多地凭借事物的直观形象来理解事物。生物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从观察出发,从实验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总结归纳,加深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

教师要介绍科学家通过哪些经典实验的反复研究,逐步归纳、概括出事物共同本质特征,了解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科概念的形成。如笔者对光合作用发现史中一些重要实验的学习,指导学生重复前人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真正地理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一个生理过程。

4.4关注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主动建构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知识基础,以及生物学概念的特点,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去设计生物学概念教学的过程,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总结,而能力是认识事物、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本领。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透彻理解生物学概念反映的本质特征(生物学概念的内涵),明确生物学概念的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生物学概念的处延),并学会运用生物学概念分析生活和生产现象并解决有关问题。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一方面按自己的认知模式来认识外界事物;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经“同化”、“顺应”,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经过科学家们验证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依然是未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无论是课堂讲授、探究活动,还是资料查询,均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如推理能力、创新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质疑能力:用类比的方法、模型建构的方法等由浅人深的思维方法等。

生物学中有许多字面相近、含意相似或属性相关的概念,容易相互干扰,出现概念间本质属性的混淆。如“呼吸作用”与“呼吸运动”、“性状”与“相对性状”。要弄清某个生物学概念同其他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常常会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掌握同类概念的共同属性和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可培养学生比较与分析两项思维能力。

绘制概念图可以将众多概念的内在联系直观地加以展示和区别,这样可以促进知识的整合,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学会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可以使概念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概念图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编制概念图,可以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4.5注重概念的正确规范表述

概念的引入要生动有趣,概念的形成要注重科学性,概念的表述与巩固要注重规范严谨。无论是师生的共同交流,还是教师的讲述,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特别强调概念表述的准确与规范。笔者在检测时发现部分学生将“相对性状”表述成“相反性状”,将“贫血”表述成“缺血症”等。

生物专有名词表述的巩固强化,对于学困生尤为必要。

4.6对概念的认知与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生物学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锤炼、变革的过程,随着发展而不断的完善,如人们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的认识等。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知历经200多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光合作用概念发展的历史终结,随着科学的发展,关于光合作用的研究仍将进一步拓展。因此对于概念的教学,教师要注重使用发展性语言表述。

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对同一概念的理解程度要求不同,初中阶段的学习较为浅显,而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需要到高中阶段来完成,如“细胞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关注到知识的延续性。

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上,应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就学生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高峰,唐艳婷,科学概念教学五要素[J],生物学教学,2010.(35)2

[2]时述军,浅谈高中生物概念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2006.10(22)5

猜你喜欢
生物学概念教师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最美教师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教师如何说课
幾樣概念店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