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静红
[关键词] 同龄人群体;敌意归因偏差;三问题技术;认知疗法
一、当事人基本信息
女,16岁,高一在读。普通三口之家,关系和谐,母亲较严格。妈妈认为女孩子到初中成绩会跟不上,就提前一年让女儿上学,年龄比大多数同学小1岁。四年级时,转来X市,之前就读于X省一师范附小。现成绩优秀,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和数学课代表。
二、问题描述和评估分析
当事人的语文老师找到我,让我看一篇高一学生的作文《我有一个梦想》,文章结尾有一句话:“有些时候,同学对我的冷言冷语,让我恨不得拿瓶浓硫酸去泼他们。”显然,当事人是一个在同龄人群体中不受欢迎的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受欢迎的年轻人缺少某种受同龄人欢迎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能力。但不受欢迎的青少年可能把其他青少年的行为看成是在故意作对,这就是所谓的“敌意归因偏差”,这对于解释被冷落的青少年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辅导过程
(一)了解情况
第一次面谈过程中,无论我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当事人总是反复出现祥林嫂似的话语:“她们一直在背后说我。”“在学校同学们老是喜欢欺负我。”事实到底如何呢?面谈结束后,我找来了当事人的前后桌和班长了解情况。她们一致表示,当事人的人缘在班上的确不好,但也不存在同学们老在背后说她坏话的问题。
第二次面谈主要是和当事人一起回顾她以往的学习经历。
四年级以前,就读于X省一所师范附小,成绩中等。记忆中有十几个好朋友。
四年级以后,就读于X市附小,成绩中等偏下。语文不好,比在老家更糟。第一次接触英语,以前在老家时不学英语。语言不通,老师上课也讲方言。据当事人描述,她就是那时开始受同学们的欺负:女生用脏话、粗话骂她;男生会拧她,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老师却认为这只是同学之间在开玩笑。每天上学父母送,放学自己走回家,要走半个小时,感觉很累。惟一的好朋友是个成绩优秀的女孩。
初中就读于X中学。预初时,学习中等;到了初一,学习开始转好。上半学期,年级排前二十名;下半学期的期末排年级第二。不再像小学那样受同学欺负了,但感觉受孤立。班里评优的排名总是最后一个。由此感觉学习成绩不是主要的,人际关系更重要。认为自己不良的人际关系,是因为初一的时候当劳动委员,得罪了不少同学。
高中时情况又有所改善。现在总能被评为优秀干部和团员,她说:“这更多的是因为我成绩好老师喜欢我,但班上很多女生嫉妒我。尽管这样,我还是很有原则的,如果有同学向我要作业抄、考试帮他们作弊,我是坚决不会答应的。”
(二)干预
1.咨询目标:不受欢迎的年轻人缺少某些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能力,所以分别把这两项内容设为干预目标。近期目标:在认知方面纠正其“敌意归因偏差”;长远目标:在行为方面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
2.咨询方案:针对当事人的“敌意归因偏差”,采用认知疗法。通过“三问题技术”帮助当事人改变消极的思维。每个问题都提供了一个质疑消极信念、带来客观思维的方式:这个信念有什么证据?你可以如何解释自己的情境?如果这些是真的,应该如何解释?
3.咨询过程:
接下来的两次面谈,旨在改变当事人思维的偏差和歪曲,从而让个体的心理功能更有效。
生:她们一直在背后说我,从她们的眼神里我就感觉到了。
师:对这个信念你有什么证据吗?
生:没有证据,我只是这样感觉。
师:对于“只是这样感觉”,你是怎样看这个情境的?
生:可能有时候,这种感觉未必准确。
师:“可能有时候,这种感觉未必准确”意味着什么?
生:可能她们不是在议论我,而是在议论其他事情。
通过“再归因”,帮助当事人重新寻找导致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并客观、公平地分配各种导致问题的可能性。
生:以前在学校,同学们老是喜欢欺负我。
师:是吗?他们这样做还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吗?
生:我也搞不大清楚……也可能是开玩笑吧。
师:的确,在小学的时候有些同学比较调皮,喜欢去惹其他同学,但并不是有意地针对谁。
通过当事人的作文,可以看出当事人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的不如意而感到苦恼,为此她不断地自我探索,寻求答案。尽管在探求的过程中有许多认知上的歪曲和不合理,但还是可以感受到当事人有一股强大的抵抗压力的力量。
师:在作文中,你说到人缘不好,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别人不一样,大家喜欢流行音乐,而你喜欢西洋音乐?
生:是的。
师:每个喜欢西洋音乐的人都人缘不好?
生:不是的。
师:其实,流行乐和西洋乐并不是对立的。现在有种趋势,越来越多的音乐类型逐渐在融合。比如“POP”,就是一种典雅、高贵、精致的流行乐,是古典乐和流行乐的融合。
生:对,还有爵士乐和古典乐的融合。
当事人在文章中表述:我梦想自己有很好的人缘,被一大群人围得团团转。我相信这是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状态。与同龄人的交往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业余时间,他们极其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但同时也要向当事人直接点明这种愿望的不合理性,整天被同学围得团团转,并不证明就是有好人缘,一个正常健康的人,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独处和自我反省,否则很容易失去自我。
第三、四次面谈结束后,我找到当事人的班主任,希望他能给予当事人鼓励和肯定。班主任在了解了当事人的烦恼后,告诉她大可不必为此而难过,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不要过分注重朋友的数量。由此,班主任成为了当事人一个很有力的支持系统,减轻了当事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情绪。
(三)效果评估
第四次面谈临近结束时,当事人表示:“是我感觉错了,事情并不是那样的。”从当事人的主诉来看,认知疗法基本消除了她的“敌意归因偏差”。然而,除了对人际交往的理解能力,不受欢迎的年轻人还缺少受同龄人欢迎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下一阶段的辅导目标是提高当事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自我反思
该案例中的当事人表现出的问题是比较清晰、典型的,所以在问题界定和诊断分析时把握得较准确。当事人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敌意归因偏差”,本身是一种认知上的偏差,与艾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理论是一致的,所以在这个案例中,采用认知疗法中的“三问题技术”是合适的,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1. 当事人自述用认知疗法有效地消除了人际交往中的“敌意归因偏差”,但事实到底如何?如何来验证?会不会只是当事人为了迎合或者敷衍咨询者,不再纠缠这个问题了?
2. 在每一次咨询之后,咨询师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给当事人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只有当当事人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时,咨询才算达到了目的,本案例中缺少了认知复习这一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四中学,上海,200030)
编辑/于 洪 黄才玲终校/杨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