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

2012-04-29 00:44:03王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专业英语大学

王东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完成了至多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后必须逐步向专业英语的学习过渡。在本文中,笔者解释了相关概念,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衔接的发展趋势以及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5-01

1.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关系

专业英语又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简写为ESP),到目前为止,对专业英语的定义学界尚未有一AQ个一致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英语仅仅是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另一种观点则将其描述为用于学术研究或职业目的的英语教学。[1] 而大学英语是所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 从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来看,其主要是指传授与特定的专业或学科领域相关的英语知识和交际技能,是学生在掌握了一般的英语交际技能的基础上对应用到特定专业或学科的英语交际技能的拓展和掌握。因此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两者是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关系。

2.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专业英语师资问题

从我院的情况来看,目前专业英语教师主要有两类:一是各专业院(系)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二是来自本科院校的外聘英语教师。专业课教师精通专业,认真负责,但缺乏必要的语言教学理论和外语教学法知识,对语言习得的过程不够了解。而本科院校的外聘英语教师虽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且责任心不强。因而在教学中,这两类教师都很难全面顾及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因此,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尽快培养大批高职院校自己的“双师型”教师。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其一是有目的的组织一些大学英语教师接受某些专业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这些专业的基本原理,鼓励他们获得各类专业任职资格证书。二是鼓励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到外语系或大学英语教学部学习,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语言学基础和语言教学理论。三是从校外,尤其是从相关行业或企业聘请一些既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又具备较好英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到高职院校担任专职或兼职专业英语教师。

2.2专业英语教材问题

目前,专门为高职院校编写的专业英语教材还十分匮乏。这首先是因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成立的时间还比较短,很多高职院校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或本世纪初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或职业学校发展而来,而此类学校过去很少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其次,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领域的细分,很多新的行业和职业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许多新兴专业,而这些专业不可能有现成的专业英语教材可用。面对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要解决适合的专业英语教材匮乏的问题,各高职院校可以联合相关企业,结合学校开设专业和学生的特点,依靠本校的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及企业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力量来共同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专业英语教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系统性。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是英语技能在某些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因此,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不仅要体现专业特点,还要注意其在词汇、句法、语用等知识点上与大学英语教材的衔接,尽量在难度上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二是实用性。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且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英语的时间有限。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材不能像本科院校的专业英语教材那样高深,只要能满足学生对涉及其专业领域一般难度英语材料的翻译和理解就可以了;三是前瞻性。教材的编写是一项费时费力、点多面广的系统工程,其中凝聚着众多教师的努力。一套教材出版后,应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年限。要做到这一点,编写者就应该考虑把本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一些前瞻性的信息收纳进教材之中;四是通用性。众所周知,一套教材能否顺利出版除了教材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外,每版的印数也是出版社必定考虑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就必须考虑通用性的问题。

2.3教学法问题

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侧重点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授专业英语时就不能照搬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首先,专业英语的教学不能仅仅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应结合具体的专业情境展开教学。其次,要鼓励师生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在用英语交流中培养起交际技能和合作意识。再次,强化专业翻译和阅读技能训练。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需要处理最多的往往就是外文资料的翻译和阅读。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专业翻译和阅读能力,注意技术资料中常见句式和常用翻译方法的介绍。最后,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训代教”,“以练代教”,鼓励学生利用英语在实践中拓展专业知识,训练英语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结语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的衔接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衔接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虽然我们已经明确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两者是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关系。但不可否认,两者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要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自然过渡,高职院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之后更有效地结合自身专业学好专业英语。其次,广大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使自己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确保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毅,李红英 “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外语界》[J] 北京2008,第1期:7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专业英语大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留白”是个大学问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文教资料(2022年1期)2022-04-08 22:18:22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