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供求模式新探索——以深圳地区为例

2012-04-29 08:52袁广盛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21期
关键词:社工督导深圳

袁广盛

摘 要:政府购买服务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已经实施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有极少数城市作为试点。深圳是最早先行先试的社工事业发展试点城市之一,正在实践中前进着,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从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对本土社工市场供求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寻求一个更适合深圳社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社会工作政府高校受用者联动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c)-0225-02

1深圳社工发展现状

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就像经济建设需要经济人才一样,要进行社会建设,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同样需要一支宏大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6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将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推上了重要日程。2007年10月26日,深圳市提出“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以及七个配套试行文件正式发布(简称1+7文件),标志深圳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深圳注册社工机构45家,同比增长15.56%;在职注册社工仅1218人(政府资助社工岗位1881人,部分人尚未考取社工证),同比增长18.15%。而同期,香港的注册社工有16000多名,较之,深圳社工发展差距仍大。按照《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深圳社工人数将达到5000名。

深圳作为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城市,对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是秉承高起点、高要求的原则。数据表明,2011年,深圳市累计举办针对党政干部和用人单位的培训3期,共计225人次;针对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11期,培训681人次;针对本土督导的培训5期,培训366人次;针对一线社工的培训55期,培训6272人次;针对新上岗社工的培训2期,培训546人次;由各社工服务机构提交并通过“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培训共351期,参训人员达7163人次。

2007年,深圳民政局首次引进香港社工督导,成为民政局构建社工制度过程中的顾问,定期对深圳本土社工进行督导,有效加速了深圳社工事业的发展。市社协秘书长李光明介绍,截至2011年11月香港督导共为深圳社工提供了26563次个人督导、9693次小组督导、953次专业培训;组织社工前去香港参观学习达1274.5小时;开展各类社工交流活动162次,直接培养指导深圳的初级督导、见习督导、督导助理等各层级本土督导人才220余人。目前,深圳共有本土督导人才240多名,其中督导助理192人,初级督导48人。

政府购买服务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已经实施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有极少数城市作为试点。深圳是最早先行先试的城市之一。

目前,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在实践中前进着,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例如:一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二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发展缓慢,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发展相对缓慢,导致政府在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工服务时选择面有限;三民间组织发展还不成熟、组织力量薄弱,缺乏多部门合作,造成势单力薄;四还未达到真正的“政社分离”,不少社会组织由于自身成立时间较短、社会公信度不高、自行对外开展业务的能力较弱,造成了它们目前不可能通过服务收费、慈善捐赠等方式汲取到足够的运作资金,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费用成为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五相关宣传不够,公众对社工以及购买服务了解有限,导致社工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从而影响了社工工作效率及发展进程;第六由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而使许多专业社工人才流失等等。

2深圳社工供求模式新思路

在社工事业市场的发展过历程中,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三个阶段里,政府、高校、社工受用者所起的作用或所处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深圳社工事业市场发展至今,已经历经了萌芽期,正处于成长期,将来社工市场应该怎么发展,以哪种模式发展,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高校、社工受用者三者在的地位的变化而决定,社工事业发展是政府、高校、社工受用者三者联动。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它们的角色有所不同,具体是:萌芽期以政府和高校作主角;成长期政府、高校、社工受用者均为主角;成熟期高校、社工受用者为主角。

政府起主大作用,首先,是制度的设计者,我国缺乏西方社工制度从民间自发到制度确立的历史,要发展社会工作,政府必须先出台相关政策,设计社工制度,创造足够让民间公益慈善力量发育和成长条件和空间。其次,是制度运行的协调者,政府要从公共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公共产品的购买者,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引导社工制度顺利运作。

(1)社工事业萌芽期。过去的时间里,政府起主要作用,它承担了对社工事业的发起、宣传、指引的作用。加强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增进公众对社工的认识,引导社会各界接触社工,不断扩大社会工作的支持面。社工发展初期是由政府出资,使得社工从零到有的过程。在社工发展上,此时是实行了“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让社会、企业、各阶层人士对社工有认知和了解。为了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政府的利用是一定权力,向民间机构购买社工,强势安排其入驻有需要的团体中,并从香港聘请高级社工负责督导工作,使得深圳的社工制度在建立伊始,就同督导制度结合在一起,使社工的发展起点高,让社工受用者初尝社工带来的甜头。这阶段里高校充当的角色是加强本土社会问题的研究,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取证,确定社会问题,并分析问题原因、重要性,并排列出问题的轻重缓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这阶段里的社工受用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政府对社工服务的安排。所以,萌芽期是政府、高校唱主调,社工服务的受用者跟唱。

(2)社工事业成长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总结,发展到目前的成长期。为了加速和完善机构的发展,政府将民间社工机构的工资、经费、设施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法定化,保证民间社工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服务。社工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运作”的基本特点。是“大政府,小社会”发展到“小政府,大社会”过度阶段。政府的在萌芽期的前期工作及高校在研究过程中的初见成效,社工的介入使得社工受用者获益其中,社工受用者对社工的认识发生了改变,逐步主动地配合政府开展相关工作,甚至主动配合高校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因此,此时政府、高校和社工受用者已初步出现联动关系。三者联动为高校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了这一平台,社会工作才得以持续发展。在社工事业发展的成长期里,政府、高校、社工受用者均为主角。

(3)社工事业成熟期。社工事业市场的成熟期将是怎样的?根据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是更充分地体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高校和社工受用者渐渐成为社工事业的主角,由于高校有了社工受用者支持和配合,从而给研究带来了便利。同样,由于高校深入对社工受用者的社会需要的研究,帮助社工受用者挖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反馈到一线社工,以此为基础,社工再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工受用者提供针对性的社工服务,那么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切实地为社工受用者带来效益。从社工受用者将更信任及配合社工的工作,最终营造出一派良性循环的好景象。

3 实现政府、高校、社工受用者三者联动模式的景象

充分达到三者联系之后,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空间更大,条件更完善。

民间社工机构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积极稳妥、保质保量地发展民间专业社工机构,成为政府和社工受用者购买社工服务的主力。

目前由政府包办的社会工作模式将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大办培养和发展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和调节机制,真正实现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社会化。如香港那样,把大量的繁重的社区服务工作交给民间的社会福利团体,政府则对之实行严格的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力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某些事业单位将不复存在。凡是市场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将不再设立新的事业单位,对现有结构庞大、服务效率低下的事业单位要加速社会化。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社分离、政事分开和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有利于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步伐越快,社会工作的空间就越大。

公共服务投入更大,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发生了改变。政府从具体的公共服务领域退出,通过购买服务和资助服务等方式,实现从公共产品生产者向公共产品购买者、服务标准制定者和服务质量监督者转变。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越多,社会工作的发展越有后劲。

社会福利社会化更明显。政府将从更多的具体公共服务领域退出,为民间组织的发展腾出空间。需要强调的是,政府的退出不是简单地退而不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并没有变,进一步形成“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的社会工作运行格局。因此,政府会继续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从而给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撑。有了发展的空间和资金的支持,民间运作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将来,政府的自主作用应该逐步缩小,高校与社工受用者之间的联动应该达到最大,高校和社工受用者渐渐变身为社工事业的主角。相信再过十年,就如同现在有困难找警察一样,“有困难找社工”也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政府、高校、社工受用者三方联动将成为社会工作供求关系的新模式,这种全新的模式将把社会工作推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康普华,张树人.深圳社会发展回眸与发展.新华出版社,1997.

[2] 王思斌.体制转变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论文,2004,12.

[3] 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刘润华.论政府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2008深圳社会工作国际论坛论文集(一),2008,11.

[5] 殷晓,薛和.当代社会工作.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6] 李迎生.如何应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挑战.中国社会导刊,2008,2(186).

[7] 康普华.把握机遇,深圳社区服务改革/一往情深爱心路.长城出版社,2000,11.

[8] 陈涛.学者眼中的中国社工.中国社会导刊,2008,2(186).

猜你喜欢
社工督导深圳
青春社工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深圳
社工
深圳医改破与立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