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012-04-29 07:10陈雪
商场现代化 2012年22期
关键词:用电负荷管理

陈雪

[摘要]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保持适度的电力投资增长是必要的。但是,电力投资的绝对增长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把需求侧管理作为电力投资存量和增量管理的手段,自觉调整电力投资与电力需求关系,对促进电力投资增长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节能减排

一、我国电力投资的需求刚性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力投资的稳定增长和电力的供给的安全保障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多年的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每增长1%,电力产业发展增长约为1.13%时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足够的动力,这决定了我国的电力投资存在需求刚性。2010年,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电力规模继续增大,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923亿千瓦时,基建新增装机容量9127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051亿元,全年电力消费同比增长9%,达到3.97万亿千瓦时左右。201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继续增加,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9041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在“十二五”新的发展阶段,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供需的结构性变化特征也将逐步显现。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6.27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加2.08万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力需求将保持8.5%的年均增长速度,每年要增加5000亿度电。“十二五”末,我国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主要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阶段时期的人均装机1千瓦水平。有电力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力需求还将保持5.5%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全国电力需求将保持平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未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中国都将保持较高的电力需求增长,到2015年中国装机容量需要达到14.4亿千瓦左右,2020年需要达到18.9亿千瓦。

电力是资本密集型的基础产业,我国85%以上的电力用于生产,电力的过剩与短缺都会给经济带来巨大成本。短缺的成本远大于过剩的成本,同一百分比的电力短缺损失大大高于解决短缺所需投资。而且电力短缺成本还不包括对社会稳定和投资环境的不良影响,如果将其也纳入到电力短缺损失中,电力短缺成本更大。 不论是历史数据还是预测指标,都表明我国的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电力消费增长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增长的先决条件,我国电力投资增长既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又有未来经济增长目标的强力牵引。保证我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确立“电力先行”的电力投资发展战略。

二、我国电力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反思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可以发现诸多弊端。其中,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所占的比重高,我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许多资源的国际市场依存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所以,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电力投资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难以获得环境资源的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电力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力投资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对土地、煤炭以及水等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巨大,这都构成了我国电力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稳定提高,电力消费量增加、电力短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电力短缺、拉闸限电现象,凸显了我国电力供需不平衡、电力消费不均衡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用电。我国的资源分布区域不均衡,有煤炭的地区往往缺水,有水的地方往往又缺煤,而且,电力生产与电力需求逆向分布,必须大容量远距离传输,这对输电技术及系统运行控制提出了挑战。近几年来,煤电价格矛盾日益激化,电力企业的发电积极性降低,甚至屡次出现短期电力短缺。此外,火电投资积极性也相应减少。2005年以来,火电投资连续6年同比减少,2011年火电投资仅为2005年的46.4%,火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也下降至28.4%。2010年全国电厂发电、供热生产电煤消耗在16亿吨左右。煤炭需求总量增加和结构性、地区性矛盾将进一步推动煤价继续走高,增加电厂煤炭采购难度和采购成本。应该说,火电投资下降符合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发展。但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弥补火电投资下降带来的供电缺口,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所以电力投资实际上是一个上游建电站发电、中游输变电、下游买电的产业链,“电力先行”来保障电力供应无法解决由于电力产业链矛盾导致的“软短缺”(即装机充足而发电积极性不足的短缺)。

随着能源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城市大气污染,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我国大江大河的生态环境本已经十分脆弱,大规模的水电建设必然增加区域环境风险。中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

所以,考虑到环境资源的压力和电力产业链的共存共荣,我国的电力投资需要适度增长,但不是一定要与经济总量的同步增长,更不是脱离实际地盲目扩张,我国必须力争用较小的电力投资增量来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需求侧管理”是英文“demand-side management”的翻译,缩写为DSM,根据这个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这样可以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从而缓解缺电压力,降低供电成本和用电成本。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电力需求侧管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 电力投资的需求侧管理,不仅要考虑电力投资项目完成以后的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问题,而且要求把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电力投资的前置管理,使电力需求侧管理贯穿电力投资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我国电力投资的增量和总量控制,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现有的电力投资存量体量巨大,为了维持现在的电力资产运行,资源环境已经显得捉襟见肘。继续扩大电力投资,不论是水电还是火电,势必加大我国业已紧张的资源环境形势,即使是发展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由于资源分布与需求的逆向分布,仍然会增加环境负荷。因此,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做好全社会电力需求管理,做好高耗能行业的转型升级,迟滞我国电力需求高峰,有利于我国电力投资的增量和增量控制,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有利于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是主力,虽然煤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下降(从75%下降到60%),但总量仍会不断增加。煤用于发电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从目前的50%增加到70%以上。煤的开采和直接燃烧已引起严重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70%~80%以上的SO2、NOx、汞、颗粒物、CO2等都是由于煤炭直接燃烧所引起的。对我国来说,由于人均能源资源短缺(尤其是油、气、水),环境容量(亦是资源)有限,西部生态脆弱,这个问题尤为严重,它将极大的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为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生生息息留有生存空间。近年来,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电力和其他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所以,做好电力投资项目的需求侧管理,要避免重蹈先建设后规划、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有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有利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化解电力供需矛盾,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在控制电力投资规模的情况下,通过需求侧管理,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过去,解决电力供需平衡的主要手段是拉闸限电,对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成为电力企业长期被诟病的因素。在一定的电力资源环境下,通过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化解电力供需矛盾,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4.有利于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共赢和多赢的局面

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需求侧管理是指电力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及供需双方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控制和管理与远方抄表和计费自动化两方面;负荷控制和管理是根据用户的用电量、分时电价、天气预报以及建筑物里的供暖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优运行和负荷控制计划,对集中负荷及部分工厂用电负荷进行监视、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合理的电价结构引导用户转移负荷,平坦负荷曲线;远方抄表和计费自动化是指通过各种通信手段读取远方用户电表数据,并将其传至控制中心,自动生成电费报表和曲线等。

四、完善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对策建议

我国一方面电力投资存量巨大,另一方面对电力投资增量需求旺盛。所以,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要从电力投资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力争使需求侧管理产生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此,笔者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1.加大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促进观念转变

作为当今国际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和管理技术,也是我国电力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需要对实施的所有主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对节能政策、节能知识、负荷管理知识、科学用电方法和在我国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广泛宣传,并结合开展节能技术咨询和培训,举办节能产品展示、节能竞赛等手段,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使其有助于合理消费和调整负荷,达到让电力客户科学用电, 提高用电效率、节约能源和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从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它着重于电力投资存量的管理。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需求侧管理贯穿到电力投资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特别是作为电力投资项目的前置管理手段,在电力投资项目论证、建设过程中就贯彻需求侧管理的理念。

2.做好电力投资增量的需求侧管理

(1)在电力投资项目论证决策阶段,要在需求侧管理的基础上确定电力投资项目投资时间和投资规模,避免投产以后负荷不足,造成电力资产的闲置浪费;(2)在电力投资项目建设阶段,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节能技术装备,避免项目投产以后再行进行技术改造和节能设备安装;(3)在电力投资项目运营管理阶段,要设置需求侧管理专门机构,做好项目本身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侧管理协调工作。

3.做好电力投资存量的需求侧管理

我国终端节电潜力巨大,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有预测表明,如果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到2020年,我国可减少电力装机1亿千瓦左右,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同时还可以节约8000亿~10000亿元的电力投资,不仅能大大化解资源、环境和投资压力,而且还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电力投资存量的需求侧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确保行政措施实施到位, 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 建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常态机制;(2)改革和完善电价制度。价格手段是需求侧管理最主要的经济杠杆,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赋予电价必要的弹性,积极推行上网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的应用范围,拉大峰谷、季节电价差距,提高电网负荷率;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引导以及价格、经济等方面的手段来调动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建议在电价中计列电力需求侧管理基金, 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提供补贴, 由电力监管委员会管理并使用。明确供电企业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而支付的投资费用和造成的损失并给予补偿, 以消除供电企业的后顾之忧, 提高供电企业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3)加大力度培育DSM中介组织,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节能运作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已经发展成为市场机制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力量。培养、扶持一批商业化运营的能源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分析、咨询、设计、培训、设备维护及节能效果监测服务,并与用户分享节能收益。(4)进一步做好需求侧管理相关的技术开发和相关设备的研制工作, 提高电力输送效率,减少线路损耗,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对节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出台相应的税收鼓励政策。

参考文献:

[1]张晓毅,王志强.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节能项目投资评价,中国电力教育,2008.

[2]国家发改委.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10.

猜你喜欢
用电负荷管理
用电安全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用电安全要注意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