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综述

2012-04-29 06:20史晓晨李尧
商场现代化 2012年22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民农村

史晓晨 李尧

[摘要]近年来,学者们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并结合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本文将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综述

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异常薄弱,这不仅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所以从战略上讲,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农村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等形式而在农村劳动力身上凝结的体能、知识、技能和所有能够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能力的资本量。关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与问题,绝大数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主要从教育、职业培训、医疗健康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

1.政府对农村教育投资偏少,城乡差距明显

从总量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很大;从素质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8年我国农村就业人员达4.7亿之多,其中有64.8%从事的是第一产业。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3.48%,处于世界较低的国家水平,农村普通小学基础建设支出生均仅1.32元。另外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城乡差距明显,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城市优先政策造成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在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方面,预算内财政资源投向城市高于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2.农村医疗硬件设备较差,保障制度不健全

最近十年,随着农民健康意识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有了很大的发展,投资金额增长四倍之多,但在硬件设置方面,农村卫生室只有61.3万个,占行政村数的比例为89.4%,平均每千人农业人口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为1.00人,这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合作医疗制度的滑坡,90%左右的农民成为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民较低的收入水平,无法跟上医疗费用的急剧上涨。相当数量农民的健康状况出现了恶化趋势,大量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以从整体而言我国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并不容乐观,投入水平较低、农民健康水平不高、“小病拖大病扛”、“致富三五年,一病回从前”等现象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存在。

3.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较大,但转移速度缓慢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已经历了30多年。据有关资料统计由农村流向城市,目前离家外出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1.4亿人,其规模比日本总人口还多一千万。从2000年到2009年,农民工数量从7850万人增加到14533万人,农民工占城镇就业比重从33.9%增加到46.7%。虽然转移规模较大,但是其转移速度却在放缓。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受人力资本的制约:难以接受科技知识使得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仍存在许多困难。

4.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效率较低,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

资料表明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受过职业教育的比例都是在70%以上,而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我国对是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农民技术培训学校13.8万所,约占我国行政村数的21%,农村劳动者的培训率极低。对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也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只能选择到非正规部门就业,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不稳定,企业投资人力资本的预期收益较低。

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原因分析

目前,国内文献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原因分析较多,在视角和侧重点上有所差别,但都主要涉及到政府与农民个体层面。

1.政府政策失灵

我国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政策失灵:在教育方面,国家的投入不足以及以县乡为主体的投入体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在健康和医疗卫生方面,政府卫生经费投入增长缓慢,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的分配不公平,农村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在劳动力转移方面,户籍制度、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另外政府也很少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必要的培训、服务、信息及有力的保护。

2.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有限

虽然我国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总量在逐年增长,但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支出还远远低于各国平均数,与物质资本投资相比较,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实行二元经济结构,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一直向城市倾斜,使得城市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资本投资和教育投资,进入了良性的持续发展的轨道。总得看来,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以及在投资过程中的城市化倾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人力资本流动造成的风险使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比较低。

3.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能力不足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农民自身,投资受到了农民纯收入的限制,又由于相关保障机制滞后,农民不得不分散在投资上的分配,再加之农民沉重的家庭负担,许多农民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的教育投资,而是产生了对子女教育的强烈需求,他们用微薄的收入尽力供养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诸如此类的原因使得他们无法有效地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农村家族势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资金外溢、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不对称等也是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政策选择

1.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倾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降低农民对教育投入的成本,大力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坚持基础教育面向所有农村学生。医疗方面:实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建立医疗救助制度,把卫生扶贫和经济扶贫结合起来,使穷人和低收入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医疗救助;制定农村公共卫生计划,传播医疗卫生信息,普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劳动力迁移方面:加大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并且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使劳动力市场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择业机制和信息机制,这样才能使劳动力更加合理、有序地流动。职业培训方面:应探索多样化的农村职业教育投资方式。如与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积极合作,积极有效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拓宽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渠道,逐步健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水平。

2.降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外溢”,实现劳动力的“二次转移”

针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向转移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外溢”问题,政府及其部门可以通过鼓励农民向城市或城镇流动,引导外出创业成功的农民向家乡回流的措施确保农村人力资本的“双向流动”。在实施具体的“双向流动”措施方面,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农民、用人单位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农民自身的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务输出和城市流动就业的配套管理、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尽量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把创业成功的农民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尊重其劳动和改造,激励他们施展才华,多做贡献。

3.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机制

首先,应明确政府、农民和社会投资主体的地位,形成各有重点、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投资主体系统。其次,要改革农村教育体制,由国家统一管理农村教育,包括教育财政投入、人事管理和工资待遇,废除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二元教育管理模式。再次,应转变职业培训方式,实行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相结合,通用技能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定向与不定向同步。另外,可引入第三方(如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农村居民游离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几乎没有享受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成果。因此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将农村纳入其中。并且要抛弃社会保障的传统思维模式,改变农民有其田无需社会保障的旧观点[23]。再者需要精简机构人员,同时理顺社会保障机构的职能,全面推行税费改革,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五、问题与展望

以上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从现状、原因和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成果较为丰硕但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一,学者们在实证分析阶段,对于所获得的数据往往只是做了简单的线性回归,没有对时间序列进行稳定性分析,有可能产生伪回归;二,没有过多地关注农村劳动者自身的心理状况;三,缺乏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状况进行评估与预测。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该问题还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芳.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5.

[2]徐丽杰.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5.

[3]郭志仪,常晔.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4]杨松.加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选择[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2).

[5]陈光荣.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6]张文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综述[J].理论学刊,2007,(9).

[7]梁贤艳,吴淑娴.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8]刘健,杨德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经济问题,2012,(7).

[9]李德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剩余劳动力转移[J].安徽农业科学,2007,(3).

[10]徐小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农民培育[J].求实,2007,(4).

[11]杨松.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分析及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2011,(5).

[12]王永莲,杨卫军.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政府失灵[J].贵州社会科学,2007,(7).

[13]潘泰萍.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及其政策选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

[14]张艳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6).

[15]张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体制困境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6]刘中文,李录堂.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解决“三农”问题[J].生产力研究,2010,(4).

[17]侯风云,张凤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外溢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8).

[18]杜萍.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8,(7).

[19]王迅.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J].农业经济问题,2008,(4).

[20]邓桂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着力提升人力资本[J].企业家天地,2006,(3).

[21]张亿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7,(8).

[22]闫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

[23]赵国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和谐社会的相关性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11).

[24]陈兴述,杨琴.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2,(11).

[25]刘中文,江盈.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展望[J].财经论丛,2010,(4).

[26]陈正.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社会保障研究[J].经济纵横,2007,(8).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饸饹面“贷”富农民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