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2-04-29 04:24晏晓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0期
关键词:间接经验数学过程

晏晓云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 如何构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新课标理念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既没有现成的方法,也没有现成的模式. 怎样才能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呢?

一、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随着工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岗位也会减少体力劳动者,而需要更多的脑力劳动者,这就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 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养、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另一方面,从学习的角度看,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 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他们的将来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些足以说明,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让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强学好数学的诱惑力,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才可能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认为数学抽象难懂,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 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就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多动脑筋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积极探讨,让他们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精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练习题的设计应注意梯度,由浅入深,兼顾优生和学困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的收获,让每个学生通过训练都能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要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因为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 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 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做题后,已经学会的知识和能力会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经过重新学习和思考,还要通过实践也就是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对已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 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 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式导学法”.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展标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达标应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时的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 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的. 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引路人. 为此,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 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你教的数学,“怕”能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间接经验数学过程
成功创业就业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权衡比较
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活动的经验本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哲学解读
数学教学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