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霜梅
本人长期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经历了“课改”前后的变化,自己觉得与那些新上岗的年轻教师相比,对“课改”的感触更多一些. 笔者将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拿出来与同行探讨.
1. 情景创设与目标设定的矛盾
应该说,“创设情境”是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它不仅使数学更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听过这样一节课,八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探索用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的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学习,会使用计算器开方就可以了.上这节课并不难,教师甚至可以不讲,完全让学生发言,最多总结一下注意事项. 可是这位上课的教师却在一开始就创设了许多情景性问题,其中一道是这样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少2 cm后,面积是8 cm2,求原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 显然,此题要先设出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再列出方程(x - 2)2 = 8,然后求解. 先不要说对于刚升入八年级的学生来讲,解这样一个要把 (x - 2)看成一个整体的方程是多么的困难,更何况在此之前,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求像“8”这样的非平方数的平方根,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有用估算的方法计算. 然而,前一课时的估算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不少学生也没有掌握好. 于是学生在解这道题时困难重重,极其不顺利. 这位教师一共准备了五道这样的情景问题,等到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完成这些引例时,离下课还有5分钟,结果这堂课变成了“用估算解实际问题”,完全背离了原有的教学目标. 当然,这位教师这样出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体会一下“估算”与“计算器计算”的差别,从而引入新课. 然而,如此设置问题情景,或是一堂课设置这么多的问题情景是否有必要?值得探究.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认为,“创设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情境”不能凌驾于“目标”之上. 特别是新课中作为引例的情境问题,更不宜过难,除了贴近生活外,更应该简洁易懂,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否则,只能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2. 培养能力与夯实基础的矛盾
一次数学课上,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列出了方程. 接下来我一连请了四名同学上黑板解这个方程,结果都做错了. 不是错在去括号就是错在移项的符号上,更让我吃惊的是,这四名学生竟然没有一名为自己的错误感到什么不安,笑容依旧地坐回位置. 课后我才知道,这个班级原来的数学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只要求学生列出方程,解方程这种“小事”一般都放到课后自己完成. 当然,是否是自己完成的就不得而知了. 形如“4x = 2,则x = 2”之类的错误在学生中及其普遍,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这种矛盾在几何课的教学中反映得更加明显.
新课程突出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觉,而降低了对证明的要求. 一般在七、八年级只要求学生会说理,而不要求学生去证明,甚至有些教师回避“证明”两个字. 然而,“说理”谈何容易?很多学生由于不会说,在几何的学习中,就只剩下感觉了. 再加上教师的要求不明确,这些“感觉”也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学生往往根据图形能够说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或是哪两条直线平行,但说不出为什么,如果题目没有图形学生就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久而久之,几何就变成一门很“随便”的学科,这将给九年级的教学带来难以纠正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十分重视对数学基础的训练,即便课堂上不能训练到位,课后也会想办法补上. 我认为,基础是能力的一部分,有了基础,数学能力才不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3. 激发兴趣与提高效率的矛盾
新课程理念给了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强调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课堂上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九年级上册概率一章中有一节课是“生日相同的概率”,主要是借助于“50个人中有2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有多大”这一生活实际背景,告诉学生区别“简单事件”和“复杂事件”. 首先,教材在这一课中的设计是相当巧妙的,因为按照生活常理,“50个人中2个人生日相同”好像并不是复杂事件,概率也应该是非常小的,其实不然. 这也正是这节课吸引人之处. 我听过这样一节校内公开课,上课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参与活动. 因为每名学生的生日都是固定的,于是教师请每一名学生拿出一张纸片,在1到365之间任意写出你喜欢的数字用以代替生日,统计观察班里是否会出现重复数字. 这样“生日”就有了更大的随机性,而且可以重复操作. 为了调动情绪,这位教师还自己买了许多糖果,数字重复的同学就给予奖励. 结果学生果然积极参与. 在热烈的氛围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下课后学生依然兴奋不已. 此时我叫住两名学生,问他们:“你们认为50个人中有2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呢?”他们起先一愣,然后互相看看,说:“可能很小吧. ”我又问:“那你们觉得这件事是简单事件还是复杂事件呢?”两名学生都不知所云……我想,学生们一定是把这节课当成游戏课了.学生情绪和课堂气氛活跃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如果不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不对学生“建章立制”,那么“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就成为了降低教学效果的原因.
我们面对的是在各个方面都未成熟且自制力有限的孩子,在教学之初,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格式作出明确严格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激发兴趣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矛盾,才能使活跃的课堂气氛真正起到作用.
总之,新教材不论是时间还是内容上都给予我们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教学中,教师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只要我们精心钻研教材,事事做个有心人,那么我想,上述几种矛盾是不难克服与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