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数学”

2012-04-29 04:24张迎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0期
关键词:小角篮球架影长

张迎春

数学课堂强调“体验—理解—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提倡学生在探索、操作与推理的活动中建构智能.“创造数学” 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自己体验,自己发现,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领悟,在研究中创造. 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数学”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创造数学”

小学数学应回归到儿童真正的生活中去,把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 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创造数学,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创造的无穷乐趣. 教学“比例”这部分新知后,我有意将学生带到篮球场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测量篮球架的高度吗?”同学们先是一愣,接着开始议论纷纷,过了一会儿,我班数学课代表大声喊起来:“我有办法. ”他往篮球架旁一站,大声地说:“大家看,我的身高和我的影长与篮球架的高度与篮球架的影长正好组成一组比例,设篮球架的高度为x,只要测量出我的身高、影长和篮球架的影长三个数据,就可以与x组成比例,然后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x的值,就得到篮球架的高度了. ”同学们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都兴高采烈地叫起来:“对啊对啊,课代表的影长是课代表身高的几倍,那么篮球架的影长也应该是篮球架高度的几倍,我们怎么没有想起来呢?”接着,同学们开始自行分组测量校园里各种高大物体的高度,有的小组测篮球架的高度,有的小组测教学楼的高度,有的小组测校园里大树的高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热情高涨.

二、提供实验条件,让学生动手实践 “创造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儿童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和直观形象的操作.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一文中指出:“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得出新结论. 教学“认识量角器”时,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出示两个角∠1和∠2,让学生比较哪个角大?大多少?学生借助小角(10°角的学具),动手操作,得出结论:∠1里面有3个小角,∠2里面有4个小角,∠2比∠1大一个小角. 这次操作,学生意识到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借助小角去度量结果比较精确,不仅能知道哪个角大,还能知道大多少,可是,一个一个小角比较零散,操作起来不方便. 同学们想到用胶带把一个个小角拼起来,既能保留小角比得精确的优点,又能改进操作麻烦的缺点,于是,学生齐动手,将18个10°的小角拼在一起,创造了量角器的雏形. 紧接着,教师出示一个55°的角让学生度量,学生用自己做的“量角器”度量发现:这个角比5个小角大一点,比6个小角小一点,不能用正好几个小角来表示,如果把每个小角再分一分,度量起来就更加精确了,在学生的强烈欲望之下,我借助多媒体演示把每一个10°的小角再平均分成10份,并顺势向学生介绍计量单位1°、量角器的由来及用法. 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通过实践创造了量角器.

三、营造活动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数学”

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创造数学”. 教学“找规律”时,以学生平时经常做的 “穿彩珠” 为活动主线展开探究,首先,出示第一种穿彩珠方案:两种颜色的珠子红色和蓝色,一颗一颗间隔着穿起来,第15颗是什么颜色?学生动手穿一穿,得出第15颗是红色的珠子,接着追问,第36颗是什么颜色的珠子呢?学生手中的珠子个数不够36颗,怎么办呢?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自发地三四人合作把珠子凑足36个排一排,有的利用手头的15个珠子开动脑筋探究其中的规律,寻找简洁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生1:“1是红色的珠子,2是蓝色的珠子,3是红色的珠子,4是蓝色的珠子,5是红色的珠子,6是蓝色的珠子……以此类推,奇数1,3,5,7,9,11,13,15,…对应的是红色的珠子,偶数2,4,6,8,10,12,14,…对应的是蓝色的珠子,15是奇数,所以第15颗是红色的珠子,36是偶数,第36颗是蓝色的珠子. ”生2:“我用计算的方法找,把红色的珠子和蓝色的珠子看成一组,每组中第一个珠子都是红的,第二个珠子都是蓝的,求第15颗是什么颜色的珠子就用15 ÷ 2 = 7(组)……1(颗),这里的余数1是指第八组的第一个珠子,是红色. 求第36颗是什么颜色的珠子就用36 ÷ 2 = 18(组),这里没有余数,第36颗就是指第十八组的最后一颗珠子,是蓝色.”借助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趁热打铁,出示第二种穿珠方案:三种颜色的珠子红色、蓝色和黄色,一颗一颗依次穿起来,第15颗是什么颜色的珠子?四种颜色红、黄、蓝、绿的珠子,一颗一颗依次穿起来结果又怎样?学生研究热情高涨,最后从众多的方法中筛选出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更简洁. 15 ÷ 3 = 5(组),这里没有余数,第13颗就是指第五组的最后一个珠子,是黄色;15 ÷ 4 = 3(组)……3(颗),这里的余数3是指第四组的第三颗珠子,是蓝色. 学生通过自发的思考、探究,创造了一个解决这一类问题计算方法的捷径. 提高了自身数学思维的品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应从数学的本质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而创造性地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小角篮球架影长
小一角鲸的成长路
Q500E钢的耐蚀性能研究
“拐弯”的影子
校园四面体篮球架设计与制作
人体篮球架
利用相似形解决影子问题
一道光学题的多种解法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蛋白质在球形聚电解质刷中的吸附
共有几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