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珏
相比那些略显前沿和艰深的国学大作,南怀瑾深入浅出、与时代契合的解读方式,更加适合大众的启蒙需求。
书店里的热销榜上又来“新人”了,这回换上了莫言和南怀瑾,前者是上榜了诺贝尔文学奖,后者则是以民间大师的身份驾鹤西去了。
费孝通说,“‘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 于是,在数千年的乡土社会中流行着“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生存规则。不过,经过近百年的都市化演变,至少在文学圈子里,很多人是愿意有点新闻的,因为新闻代表着关注度,而关注度则会带来好处,或名望或利益,而名望最终也会落实为利益。从事文化经营的商家自然熟稔其中的运作法则。但像莫言那样人到中年便得了诺贝尔奖的作家几十年也才一位,所以像推销其他先贤一样,将南怀瑾去世作为书籍存货大卖的促销时机,成为很多出版商的惯常做法。
不过,南怀瑾的名望本不需要一时的炒作。从台湾到大陆,乃至整个全球华人界,南怀瑾的弟子下至凡夫俗子,上至达官贵人,追随者众。其著作《论语别裁》、《老子他说》、《金刚经说什么》等被奉为弟子国学的释义经典,却也被一些同行前辈嗤之以鼻,指责其纰漏百出。南怀瑾名望日盛,却又饱受争议。他的经历也似这评论游走两端,跌宕起伏,一生漂泊。
1918年,南怀瑾生于浙江乐清的小康之家,7岁还在吃奶,11岁才开蒙读书。人说贵人话语迟,这倒像是在说南怀瑾。不料,13岁那年,小学毕业考试得了倒数第一,在家自修3年。期间,他在表哥家得以受教于浙江青田名儒朱味渊、叶公恕。
1935年,17岁的南怀瑾虽然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但没有放弃修学之路。他到杭州浙江国术馆学习两年,其间,研习儒释道诸子百家古籍经典,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到《金刚经》,乃至文渊阁的《四库全书》。
1937年,他从浙江国术馆毕业,获得令人欣羡的武术教官资格。不料,中日战争爆发,世事变迁,南怀瑾西至成都,生活窘迫。无奈之下,他到川康边境办了“大小凉山垦殖公司”,但不得不草草歇业。
不久,经人介绍,他在成都中央军校任校教育队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并在青城山灵岩寺认识了袁焕仙。1942年,袁焕仙到成都创办维摩精舍(禅宗道场),南怀瑾追随而去。
1949年2月他只身跑到台湾,迫于生计,同温州老乡一起做船运生意。不料,内战中船被征用,损失惨重。1955年,他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此后,他又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人问津。
此时的台湾已经在蒋经国的经济改革政策的刺激下,开始腾飞,而南怀瑾蜷缩于台北市街的菜市场旁静静等候属于他的时机。
世人成就多少总有贵人相助的前因。南怀瑾的贵人则是曾经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1960年,胡适读《楞严大义今释》后,表示赞许。南怀瑾因此逐渐被人知晓,并声名鹊起。
1966年,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此后,不断有台湾政要拜在他门下。
《论语别裁》1976年出版,到1988年,印行了18版,香港、新加坡也争相翻印。80年代末,南怀瑾逐渐将关怀的触角伸及家乡,筹资兴建了中国国内第一条合资的铁路金温铁路。2006年,他在江苏太湖边修建太湖大学堂,讲授国学。一时间,高官政要、各界名流将太湖大学堂挤得满满当当。
南怀瑾的声名鹊起与时代的需求密不可分。经济的繁荣之后,便是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对民族文化定位的寻求,这样的需求大抵也只有从国学中领悟方能得以释放。南先生的“别裁”、“他说”自然不是什么传统的严谨的治学理路。但相比那些略显前沿和艰深的国学大作,南怀瑾深入浅出、与时代契合的解读方式,更加适合大众的胃口。
虽不受同行认可,但民间弟子众,从达官贵人到凡夫俗子,却也能侧观南先生的人格与学识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