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玲
摘 要 “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和评价机制,重组课程体系,通过实施“3+3+3”人才培养模式、“两园区三阶段”教学组织模式,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等措施,构建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电子商务;双证融通;人才能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20—02
一、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组织
长春市电子商务协会协调各主管部门,组建“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办公室”,由校企互派人员开展校企合作管理、服务和考核工作。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行业、企业专家与师生互动。校企携手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管理等方面进行准确评价和科学调整。
二、实施“3+3+3”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双主体携手创新“三段衔接、三证递进、三能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促进了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3+3+3”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在开发双证课程过程中,按照职业证书的能力要求,确定本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及素养,把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
三、构建“两园区三阶段”教学组织模式
“两园区”,即“校内电子商务实践园区”和“校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学校与长春市电子商务协会紧密合作,引进电子商务企业及电子商务平台进驻实践园。在校园内建设小型的“电子商务实践园”,包括校内的电子商务模拟系统、校园网上商城、连锁超市网上交易、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实习平台等。学生在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虚拟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在不同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真实业务操作和网上创业实践。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学生在第5学期被安排到电子商务行业学校产业园参加2个月的岗前培训,由订单企业培训师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培训,然后将学生分派到园区电子商务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三阶段”中的第1阶段主要在校内多媒体教室等场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第2阶段主要依托校内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第3阶段主要在校外电子商务实习基地实习,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四、加强“双证书”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行业资格证书。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认证,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教学团队。二是打破常规的培训方式,让教师到工厂、企业兼职锻炼,熟悉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管理流程,了解企业工作岗位职责和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掌握最新的职业技术信息,提高实践能力及指导教学水平。三是借助校企合作,多渠道聘请兼职教师。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淘宝大学”卖家讲师、优秀毕业生等,组建一支稳定、专业的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杨劲松.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3):26—27.
[2]李锋,陈洪霞.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5):80—81.
[3]林平.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双证书”制度改革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