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云
古今中外许多令人折服的说理性文章往往辞采飞扬,意象优美。尤其是生动形象的说理语言,更使文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通篇几乎是比喻,把“学不可以已”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抽象的道理多方设喻论证,画面感强,赏心悦目。
贾谊《过秦论》表达秦孝公一统中国的勃勃雄心:“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描述战争的残酷“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介绍陈涉之穷:“瓮牖绳枢之子”,起义一呼百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苏洵《六国论》写六国祖先创业艰难:“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子孙割地求和的后果:“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不仅是古文,哲理性的诗句也一样。《长歌行》为了引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慨叹,作者用了园中翠绿的葵叶中的朝露易被太阳晒干作比喻;春在万物竞荣,唯恐秋日花叶枯萎;江河浩荡,一刻不停,可见青春易逝,岁月不再,定要珍惜大好的春光。舒婷的《致橡树》通篇都是用橡树木棉的意象来透露现代人平等独立的爱情观。
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中有大量精彩优美的语句:“美国富裕的天堂与贫穷的孤岛”写出了美国贫富对立。
寓言,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几乎都是设计一个优美生动的故事,从中蕴含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为了批评讳疾忌医,不愿接受他人的忠告,韩非子编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为了阐述应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的道理,庄子讲述了一个一把刀用了19年,解牛数千,而刀刃依然锋利无比的庖丁的故事;叶圣陶通过《古代英雄的石像》形象地阐明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汉语中的大量成语,如井底之蛙、缘木求鱼、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龙点睛、雨后春笋、水中捞月、螳臂挡车等,都是一个个优美生动的意象。
可见,不管是精彩生动的部分说理语段,还是整个寓言故事,比喻性成语;不管是哲理诗,还是神话故事,都明显凸现出:生动形象中蕴含着一个抽象的道理。
这些生动形象的说理语言往往用比喻、拟人、夸张、故事等形式,常出现在议论文体里,也常常光顾叙事成分较大的寓言、童话、哲理诗、游记。
文章有了这些精彩生动的描述,就如同一望无际的水面飘扬的风帆,辽阔天空掠过的鸿雁,茫茫沙漠行进的骆驼,妙趣横生,光华灿烂,千姿竞秀;没有它,即使美文也必然黯然失色,面容枯槁。
学生的作文往往是说理苍白无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并自觉地运用,是一条有效途径。运用形象性语言,我认为,观察是前提,深思是核心,训练是手段。
用心感受生活,随时留意捕捉各种信息,并作出独特的有别于他人的个性反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形成一个生动、活跃、鲜明的形象境界,透过这些形象,认识其中蕴含的生活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会感知,善于透视,从平谈中洞出深邃,偶然中发现必然,细小中体悟人生,正如王安石说的:“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然后在我们头脑中天地万物、花鸟虫鱼,都与人生息息相关,“物事”即“人事”,“物理”即“人理”。自然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万事万物,勾连串通,关联统一。毛主席阐明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时,用了“地是要经常扫的,脸是要经常洗的”类比;他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对子来讥讽不脚踏实地的轻浮自吹者。
可从学写寓言、童话、哲理诗、游记等文体入手,提升学生的形象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从学写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入手。而从同一抽象的理念出发,用不同的生动语言描述,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如要表达珍惜青春年华,奋发向上这个抽象理念,可全方位、多角度,借用一系列意象。
“假如生命是花。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假如生命是草。要联合起所有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呵!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还可设想成云、原木、枯枝等。借用“自然他物的形象,虽异彩比纷呈,却其理类似”。
如能常常体悟生活,感知事物,加强引导训练,我们学生的作文必能意象纷呈,妙笔生花。
(责任编辑 刘 红)